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中国的洪涝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doc
-
资源ID:46142953
资源大小:20.0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中国的洪涝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doc
中国的洪涝灾害答题时间:30分钟我国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中分别发生大洪水8次和11次;6070年代大洪水相对较少,20年中只有4次;到90年代,大洪水的次数明显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 材料说明洪水灾害具有A. 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B. 周期性C. 更替性 D. 成因机制的规律性2. 影响我国洪水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 植被覆盖率低B. 地形的多样性C. 夏季风的进退及强弱的变化D. 大量水库的建设以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答复34题。*3. 关于锋面雨带的表达,正确的有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北风,南侧盛行偏南风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A. B. C. D. *4. 关于锋面雨带的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表达,正确的有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雨带位于b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雨带位于c时,东南沿海台风活泼雨带位于e时,长江中下游干旱少雨A. B. C. D. 读上海地区的天气系统图,答复56题。*5. 当出现图中的天气系统时,上海地区可能A. 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B. 阴雨连绵C. 出现伏旱天气 D. 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6. 当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A. 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B. 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C. 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D. 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使北方发生干旱灾害2008年2月16日,国务院分别批复海河、太湖、辽河、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原那么同意水利部关于审批海河、太湖、辽河、松花江流域的防洪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大江大河防洪标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对保障流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答复78题。7. 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冲毁房屋、淹没农田B. 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C. 水电供给中断,生活秩序紊乱D. 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8. 目前,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A. B. C. D. 9. 读图及相关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说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2 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3 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3 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1 290平方千米,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1 090 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沉重。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主要是因为_。2造成1998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3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开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在山区应以治理_为重点;实施_工程;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在湖区实施_工程。4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些?请各举4例。10. 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和我国洪水灾害的关系。读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移动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_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泼,冷暖空气多交绥于_地区,暴雨时常发生。26、7月份,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空气多交绥于_地区,锋面雨带在此徘徊,形成_。37、8月份,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锋面雨带移到_和_地区,出现北方盛夏暴雨季节;此时西南地区受_的影响,也时降暴雨。4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松嫩平原洪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 B 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我国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 .C 解析:引发洪水灾害的诱因是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或冰积雪融水,因河道不能容纳,导致河水溢出河道,夏季风的进退及强弱的变化导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不规律。3. C 解析:在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因此正确;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4. D 解析:锋面雨带是由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南方暖空气北上相遇而形成的,当锋面雨带位于b位置时,黄河流域还处在单一冷空气控制下,雨季尚未来临,黄河流域仍在枯水期;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当雨带位于c位置时,大约在5月份,台风对东南沿海的影响较小。5. C 解析:根据等压线判断该天气系统属于高气压,它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因而多晴朗天气,该高压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就形成伏旱天气。6. D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明显,当它势力偏弱时,降水会在南方停留较长时间,从而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降水偏少,形成南涝北旱;反之,当它势力偏强时,就会很容易到达北方地区,从而带来南旱北涝。7. D 解析: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洪水发生,可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给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8. B 解析: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属于非工程措施。9.1亚热带季风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长江干流水入湖2流域内毁林开荒,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抬高河湖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3水土流失封山育林梯级开发退耕还湖4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非工程措施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方案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解析:1图为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因为有长江干流水入湖,导致湖面面积继续扩大。2洪水产生的人为原因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两方面分析。3山区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可缓解该问题;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梯级开发,在湖区实施退耕还湖工程。4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方案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10.1华南华南2江淮梅雨3华北东北西南夏季风 4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发生主要受准静止锋的影响;松嫩平原洪水爆发主要是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暖湿气流上升,降暴雨,形成洪灾。解析: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是我国水旱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掌握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洪水灾害有多种原因,但题目只要求从气象原因来分析,分析思路可以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与从蒙古吹来的偏北风切入,两种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势均力敌,长期停留,形成大面积降雨。松嫩平原洪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每年7、8月份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带来暖湿气流,同时,西伯利亚冷空气急剧南下,与北上松嫩平原的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