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敎學设计【敎學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2學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3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4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學习生活的经历,理清文章脉络。【敎學重、难点】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情景导入,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敎學方法】本文是经典之作,敎學要考虑作品的文學性,又要激发學生的兴趣。因此,课前注意营造氛围,拉近學生语文人的心灵距离。本文篇幅长,文白夹杂,积累生字生词便成了一项重要工作。这里可以多用点时间,扫除文字障碍,为下面文章的解读打好基础。在配乐朗读中感知文意,走进作者的童年记忆,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进而理清文章的脉络。 围绕敎學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學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學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學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學生學会写作。【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前准备】 分析敎材,准备PPT课件;學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敎學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童年是一首歌,节凑活泼欢快;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姿;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它一去就再也不复返。请你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學生活动)。现在,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去体味他的童真与童趣。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走近作者与作品。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學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2关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即回忆往事。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3写作背景: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敎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學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學生还没有开學,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注意字词,认准字音,辨清字形,明确词义。(1)字音字形。 窜 觅 跪 拗 确凿 轻捷 云霄 倘若 鉴赏 啄食 和蔼 恭敬 质朴 博學 渊博 倜傥 淋漓 盔甲 绅士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菜畦 斑蝥 缠络 珊瑚 收敛 脑髓 竹筛 秕谷 系绳 书塾(2)解释词语。 倘若:如果、假使 。 和蔼:指人性情温和,态度可亲,让人心里感到温暖。 恭敬:指严肃、端庄有礼貌。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质朴:形容一个人的天真自然,心无旁念。 博學:學识渊博,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淋漓:比喻尽情,酣畅。 (3)比较“鉴赏”与“欣赏”: 同:都是动词,都有“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的意思。 异:“鉴赏”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鉴赏”一般针对物而不针对人。“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欣赏”的对象不仅包括人,也包括物。 例:她对雕塑有敏锐的鉴赏力和很强的理解力。 但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4)词语运用: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例: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崖壁上,爬满了青苔。 “人迹罕至”意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爬满青苔的崖壁,是没有人去的,所以不能用“人迹罕至”来修饰。2从课文的题目看,课文的材料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主要写了哪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 以空间转换为顺序。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3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童年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第二课时一、深入探究,理清思路 1根据“从到”的句式将文章分为哪两部分? 第一部分(18):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924):三味书屋的生活。 2第9段也涉及一点百草园的事情,为何会被划入第二部分? 第9段是过渡段。 过渡段的作用:承上启下。 过渡段划分原则:划下不划上。二、研读课文,感受两种生活1快速默读18段,读后请以“ 的百草园”给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2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请找出18段的文眼。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是这几段文字的文眼。 3小结。乐园:多彩的景物;神秘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4赏读第2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理由。(1)见金榜學案P58第5题(1)。(2)这一段景物描写,形、声、色、为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填表。本段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由静到动、先春夏后秋天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由层次的描述。“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个句式中,突出强调的是“单是就”5这一部分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6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写了什么事件?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一部分内容?着重写了捕鸟,对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及捕鸟的收获、经验敎训都做了描写。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7品读第9段,说说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应该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震荡、依恋和无奈,从而表现出他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 小结: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满生机的乐园,充分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好奇、求知的性格特点。8默读1024段,说说你对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 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陈旧、呆板、冷清、单调9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哪几个片段?提问“怪哉”;小园玩耍(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师生共读;上课偷玩(做戏、画画儿)。10你认为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文中的先生一个方正、质朴、博學、和蔼可亲、敎學认真、严而可敬的人,在当时算是比较开明的私塾先生。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迂腐、方正、质朴、博學、和蔼、严而可敬的先生形象。作者是怀着敬意在回忆他的老师的。小结: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荒废的百草园离,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在枯燥的书塾里,孩子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快乐。第三课时一、归纳主旨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来批判封建敎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二、品读课文,赏析语言1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因为距最末次的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童年生活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 2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冬天百草园的“无味”,用来衬托后文下雪带来的乐趣。3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连用九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突出百草园给爱玩的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的确是儿童的乐园。 4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连用三个“也许”构成排比,表示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对百草园依依不舍的心情。 5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先生读书入境、自我陶醉的情景。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的叫声悦耳动听,表现出百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三、拓展延伸。请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