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跟踪练习苏教版必修.doc
-
资源ID:46150250
资源大小:25.5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跟踪练习苏教版必修.doc
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三峡工程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 820万千瓦,这将给中国电网带来历史性变革,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和西电东输工程。目前在我国发电总量比例最大的是()A水电(水力发电) B火电(火力发电)C核电(核能发电) D风电(风力发电)解析:由题意可知一些新型发电的利用比例逐渐增多,火电的利用相比照例会有所下降,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火电仍将居于首位,B正确。答案:B2由A、B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A是正极,那么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A的金属性强于BB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响是复原反响C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DA在金属性活动顺序表中一定排在氢前面解析:A、B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A是正极,金属性B>A,A项错误;A为原电池正极,该极发生复原反响,B为原电池负极,该极发生氧化反响,电子由B极经外电路流向A极,B项正确,C项错误;A、B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A作正极,不能判断A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是否排在H之前,D项错误。答案:B3(2022年湖南株州十八中期中)以下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外表出现气泡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外表出现一层铁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参加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解析: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作负极,金属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极流向铜极,故A正确;B.把铜片和锌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铜、锌、稀硫酸原电池,正极是金属铜,该极上产生气体,故B正确;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铜和氯化铁反响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故C错误;D.把锌片放入盛盐酸的试管中,参加几滴氯化铜溶液,形成了铜、锌、稀盐酸原电池,原电池反响可以加速反响的速率,故D正确。答案:C4(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期中)如图,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铜片为电池的负极BSO42向负极移动C电子从铜片流向锌片D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响为Cu2e=Cu2解析:此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A.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A错误;B.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SO42移向负极,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C错误;D.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响为2H2e=H2,故D错误;应选B。答案:B5(1)把一块纯洁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可观察到铜片上_(填“有或“无)气泡产生,再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原电池,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正极的电极反响式为_。(2)某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500 mL 2 mol/L的稀H2SO4,构成铜锌原电池(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5.6 L氢气,那么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解析:(1)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时,二者不反响,没有气泡产生,但当把铜片和锌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中时,会构成原电池,铜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响为:2H2e=H2,锌作负极,电极反响为:Zn2e=Zn2,故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产生气泡,电池总反响为Zn2H=Zn2H2。(2)当收集到5.6 L H2(标准状况),即0.25 mol H2时,消耗的H2SO4为0.25 mol,生成ZnSO4为0.25 mol,c(ZnSO4)0.5 mol/L,c(H2SO4)1.5 mol/L。答案:(1)无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产生气泡2H2e=H2(2) c(ZnSO4)0.5 mol/L,c(H2SO4)1.5 mol/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