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三峡》-名师教学设计.doc
三峡教学设计课题三峡教材、学情分析三峡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先写了山,再写四季的水。学生文言词汇的积累较少,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些困难,不能熟练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在学习本文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时,有时不能探究出答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背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2感知文章思路,把握景色特点。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2.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与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投影三峡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 诵读法: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学法:利用课文注解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反复诵读课文,品系文中的语言,感受三峡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创设情境,导入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1, 欣赏一些关于三峡的图片,感受三峡影。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山峡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作者、作品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本文选自水经注。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景录。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学生介绍作者郦道元。投影作者郦道元的简介,补充说明。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背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朗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本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二)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节奏、语速、语调和停顿。自 非/ 亭 午 夜 分,不 见/ 曦 月。其 间/ 千 二 百 里,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沿/ 溯 /阻 绝 清 荣/ 峻 茂 2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qu zhàng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x 月夏水襄xing陵 沿溯Sù阻绝飞漱shù 其间林寒涧jiàn肃属zh引凄异 绝巘yn3.朗读课文,点评朗读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结合课文注解,试译课文,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语速、语调和停顿,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1)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2)通假字。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哀转久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素湍绿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王命急宣飞漱其间绝巘多生怪柏(3)词类活用。 虽乘奔不以疾也 回清倒影晴初霜旦 (4)古今异义词。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 至于夏水襄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虽乘奔御风绝巘多生怪柏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落实文言字词的翻译,积累文言字词遇到不懂的字词对策:查阅课下注解、工具书,请教老师、同学了解文章脉络三、跳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学生思考,同桌或前后桌交换意见回答。理清文章行文思路,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体会总分结合的层次美课文小结总结全文本文整体上是按照 的顺序,先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再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接着写三峡春冬的秀丽景色,最后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抒发了作者 之情。第二课时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三峡,领略了三峡的壮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将具体分析三峡景物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写作思路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精读课文,领略美景二、精读课文,领略美景文中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山:“七百里”(长)“相连无缺”“略”(多)“重”、“叠”“隐蔽”(陡,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夏水的迅猛)夏水:“襄陵,阻绝”(凶险)“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对比春冬景色:俯视:“素湍绿毯,回清倒影” 仰视:“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秋:三峡秋景 “晴初霜旦之时”林、涧、猿啸、回声。 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情境:悲寂,凄凉(与前面对比) 联想:当地渔歌引导学生进入文中领略三峡的美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但不懂作答对策:教师指导作答方法三、理清思路,感受美景三、理清思路,感受美景1作者在描绘三峡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要从山写起?从“峡”字来看,是指两山夹水的地方,有了山才可能有“峡”,因而就从山写起。也为下文写水蓄势。2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水的水大流急,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三峡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将其合为一体进行描绘,与冬春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这样安排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培养学生自护探究的能力品味语言四、品味语言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并用“三峡写得好,好在 (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比如 (举例分析)”的句式简要说明理由。教师小结:1.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3.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品味句子,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语言赏析能力主题归纳五、主题归纳本文通过三峡地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长卷。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比较阅读训练六、比较阅读训练: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三峡之秋片段)思考:(1)本文段写三峡的秋天,主要着眼于 ; 课文中写三峡的秋天,主要着眼于 。 (2)本文段突出三峡秋天 的特点,课文则突出三峡秋天 的 特点。 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文笔模仿本文写法去描绘家乡美丽的景色。课后小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通过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播,学生基本能够熟练翻译课文,感受到三峡的美,学习到课文的一些写法,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板书设计: 山 连绵、高耸 高峻美 三峡 夏: 水涨流急 奔放美郦道元 水 春冬:水退潭清 清幽美秋: 水枯气寒 凄婉美写法:1.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3.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