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初三上册-概率-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概率【敎學目标】1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概率的值的关系。(2)理解概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明确概率的取值范围,能求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让学生经历概率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事件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2)经历用试验的方法获得概率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3情感态度:在合作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价值。结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敎學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定义及计算公式。【敎學难点】了解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计算的两个前提条件。【敎學过程】一、创设情境。1事件可以分为哪几类;什么是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2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能否用数值进行刻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问题活动。问题1:在上节课的问题1中,从分别写有数字1、2、3、4、5的五个纸团中随机抽取一个,这个纸团里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认为每个数字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如果相等,你认为它们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问题2:在上节课的问题2中,掷一枚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的骰子,向上一面上出现的点数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认为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如果相等,你认为它们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三、引出概率。1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记为P(A)。2概率计算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条件:(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4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P(A)1,如果事件A时必然事件,那么P(A)=1,如果事件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么P(A)=0。四、精讲例题。例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点数为2;(2)点数为奇数;(3)点数大于2且小于5。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因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时,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所以可用P(A)来求解。例2: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分成7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的转盘停止后,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针指向红色;(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指针不指向红色。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7种,即指针可能指向7个扇形中的任意一个。因为扇形的大小相等,所以指向每个扇形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根据概率公式,可以把符合条件的情况确定。例3:如图是计算机中“扫雷”游戏的画面。在一个有9×9个方格的正方形雷区中,随机埋藏着10颗地雷,每个方格内最多只能埋藏1颗地雷。小王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点击一个方格,点击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与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区域(画线部分),A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区域。数字3表示在A区域埋藏有3颗地雷。下一步应该点击A区域还是B区域?五、巩固练习。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向上一面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由此能得到“证明向上”的概率吗?2把一副普通扑克牌中的13张黑桃牌洗匀后正面向下发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抽出的牌是黑桃6;(2)抽出的牌是黑桃10;(3)抽出的牌带有人像;(4)抽出的牌上的数小于5;(5)抽出的牌的花色是黑桃。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5个红球、3个绿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和“摸出绿球”的可能性相等吗?它们的概率分别为多少?为什么?六、课时小结。1什么是概率?2如何求事件的概率?求概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