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模考卷二含解析.doc

    • 资源ID:46158683       资源大小:654.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模考卷二含解析.doc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模考卷(二)(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医”这一名称是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后才产生的。中国古代对医学和医生有自己的称谓,如岐黄、杏林、青囊、郎中等。19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中医”概念的最早使用者。作为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知识体系,中医学绵延发展已逾两千年。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诊病治病养生的理论基础。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浓缩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认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道家思想精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粹之一。可见,中医既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也具有治病救人的重要功能,这并无任何争议。只是到了近代,西方科学传入中国,西方医学开始为人所知并广为流传,而中医的治病救人的理论基础与西医存在重大不同,由此引发了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而这就涉及科学的标准和边界问题。知识社会学主张将科学放在历史背景下、置于文化情境中去解释和理解,而事实上科学哲学对于科学的划界标准也一直随着历史变迁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范式”理论,认为科学就是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拥有的共同信念,包括概念、理论、方法、话语体系。中医很早就已发展成为一套拥有自身概念范畴且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并为“中医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与库恩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包括“硬核”“保护带”“反面启发法”和“正面启发法”四个部分。从中医发展历程看,“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构成其自古至今一以贯之的“内核”;经络穴位、五脏六腑、阴阳平衡等学说形成“辅助假设保护带”。在此意义上,中医学理论体系完全够得上是“进步的研究纲领”。科学哲学实际上未能回答中医作为文化和科学的矛盾问题。文化,人文教化,狭义上主要指文学艺术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广义的文化,泛指一切人类创造物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在此意义上,科学也属于文化范畴。从漫长的人类社会演进史看,“科学”是直到晚近几百年才出现的文化现象,人文主义思潮孕育了近代自然科学。科学产生于文化,尔后又逐步从文化中独立出来。一般而言,狭义的文化具有地域属性;而“科学无国界”,指的是追求客观真理和普遍性规律的科学知识须超越地域属性,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医学从起源上属于地方性知识。从中医典籍可以看到,中医发展之初,就尽量自觉地与巫术划清界限。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古代科学划入“前科学”范畴。西医在早期也是源自欧洲的地方性知识,由于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紧密渊源,很快发展扩张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早期的中医当然只限于中国甚至只限于汉族范围,但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了藏医、苗医、波斯医等民族传统医学的有益成分,近代以来中医已大踏步走出了国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在我国国内抗疫以及外派医疗队参与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均担当了重要角色,这表明中医药对于整个人类具有普遍意义。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科学”条目的解释,“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应用”。千百年来中医治病救人战胜瘟疫保障种族延续的有效性,表明其理论能够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摘编自石英文化与科学:中医的知识社会学解读)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中医学在中华大地上已绵延发展两千多年,“中医”这个概念却是19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首先使用。B. 中医的治病救人功能本无争议,但由于其治病救人的理论基础与西医截然相反,因而有人怀疑它不是科学。C. 文化即人文教化,不仅主要指文学艺术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还泛指包括科学在内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D. 从人类历史看,文化与人类社会同步诞生,而科学出现才几百年;科学源于文化,尔后又逐步独立于文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中医”名称来源人手,引出“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医进行解读。B. 文章通过引述科学哲学家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理论与观点,以此来证明中医符合两人对于“科学”的界定。C. 文章不但阐释了文化的内涵,而且揭示了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D. 文章以中西医学在起源和发展上的对比和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有力证明了中医具有科学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精粹,中医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例如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学典籍,也蕴含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B. 美国的库恩认为科学就是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拥有的共同信念,而英国的拉卡托斯则认为科学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两人看法并不相同。C. 虽然中医在早期只限于中国甚至汉族范围,但后来不断汲取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的有益成分,近代以来已迅速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D.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科学”条目的解释,联系千百年来中医有效地治病救人战胜瘟疫保障种族延续的实际,可以认定中医也是科学。【答案】1. A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B项,“与西医截然相反”不正确。原文为“与西医存在重大不同”。C项,“还泛指包括科学在内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不正确。原文为“泛指一切人类创造物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且科学不属于物质层面的内容。D项,“文化与人类社会同步诞生”于文无据。原文表述为“从漫长的人类社会演进史看,科学是直到晚近几百年才出现的文化现象,人文主义思潮孕育了近代自然科学。科学产生于文化,尔后又逐步从文化中独立出来。”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不正确。文章并非为了解决文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而是回答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C项,“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中医很早就已发展成为一套拥有自身概念范畴且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并为中医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在我国国内抗疫以及外派医疗队参与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均担当了重要角色,这表明中医药对于整个人类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原文说“西医在早期也是源自欧洲的地方性知识,由于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紧密渊源,很快发展扩张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可见,是西医“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今年的“618”大促销中,直播带货势不可当,仅6月16日一天,就有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创新直播应声亮相。而赶来某宝直播间的,不仅有300名明星、600名总裁,还有千名网红和不计其数的素男素女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地方对直播经济寄予厚望,纷纷站在风口前端,着手推动电商平台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进而卷起了直播带货风潮。广州、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已经释放“打造直播电商之都”信号弹,明确要在这一领域抢滩登陆。(摘编自郑旭当直播帶货开启全民模式,民生周刊2020年第13期)材料二:于消费者而言,直播购物更直观、更真切、更立体的商品展示能有效降低试错率,专业人士线上讲解,引导力更强且有效减少时间成本,通过红包雨、购物券、秒杀满减等活动能获得更多价格优惠,直播购物富于强烈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能让人产生信任和购买欲。就政府服务群众的功能而言,直播能将电子商务的使用和推介模式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来,能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脱离贫困就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直播既能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又能扩大地域知晓度,增强当地文旅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随着网络直播卖货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如何使这一新的宣传媒介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化,需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要健全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体系,从基层干部兼职主播转向培养优质全职网红主播,将本土特产、特色旅游、民俗文化等进行一揽子打包推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支持直播运作;要把当地资源禀赋用好、盘活,在保障质量、体现特色、推陈出新、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十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同时统筹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要强化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监管,推进社会共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明确直播电商经营者、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主播的责任义务,杜绝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质量“翻车”、售后维权难等众多乱象,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摘编自谢宇直播带货需立足长远,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材料三:北京市消协6月16日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在3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9个样本存在问题,占比30%,主要是直播带货商家证照信息公示不充分,部分主播宣传不规范。中消协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目前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主要有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体验不均衡,退货率高,已成为当下直播带货的一个副产品。下单时风风火火,退货时同样急急忙忙,这显然是有问题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同步实施监管,避免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形。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与直播相关的监管办法,比如,可以尝试采取试购取样等方式,对产品进行检验,以作为惩戒依据;又如,消保机构主动介入直播经济,通过对个案的处理规范行业秩序等。此外,也应加强媒体监督。6月17日,人民日报全国直播电商投诉平台正式上线,接受网民的投诉举报。这样,打通直播带货的监督渠道,必然会对行业形成某种约束与规范。(摘编自胡印斌直播带货,有规矩方能行稳致远,民生周刊2020年第13期)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618”大促销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直播带货形式,如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B. 随着新冠疫情暴发,许多地方着手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振经济,卷起了直播带货风潮。C. 直播带货强化了政府服务功能,如增强群众的消费欲望、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当地影响力等。D. 北京市消协调查发现,不少直播带货商家存在证照信息公布不充分、主播宜传不规范等现象。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介绍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的新的直播形式和发展模式及在全国多地形成的新风潮。B. 材料二在充分肯定直播带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今后如何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C. 材料三为讲清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列举了详细的数字,引用了具体的例子。D.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建议要加大对电商的监管力度,同时也都明确具体地指出了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6. 要使网上直播带货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将来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 分)【答案】4. C 5. D 6. 健全电商人才支撑体系,做好整合统筹,重视引导和扶持。盘活当地资源,优化产销模式,建设畅通的产销渠道。强化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的监管,明确各方的职责义务,严惩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媒体监督,打通监督渠道。【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增强群众的消费欲望”是从消费者角度谈的,不属于“政府服务功能”。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的能力。D.“同时也都明确具体地指出了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错误,材料二并未明确具体指出。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随着网络直播卖货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如何使这一新的宣传媒介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化,需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可知,答题范围在下文。由“要健全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体系,从基层干部兼职主播转向培养优质全职网红主播,将本土特产、特色旅游、民俗文化等进行一揽子打包推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支持直播运作”可知,健全电商人才支撑体系,做好整合统筹,重视引导和扶持。由“要把当地资源禀赋用好、盘活,在保障质量、体现特色、推陈出新、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十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同时统筹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可知,盘活当地资源,优化产销模式,建设畅通的产销渠道。由“要强化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监管,推进社会共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明确直播电商经营者、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主播责任义务,杜绝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质量翻车、售后维权难等众多乱象,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可知,强化对互联网电商行业的监管,明确各方的职责义务,严惩违规违法行为。由“人民日报全国直播电商投诉平台正式上线,接受网民的投诉举报。这样,打通直播带货的监督渠道,必然会对行业形成某种约束与规范”可知,加强媒体监督,打通监督渠道。(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杨遥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 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B. “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C. “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D. 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8. 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C 8. 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既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展开“卖小米”的故事做好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父亲种谷子时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 9. “父亲”具有新时代农民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父亲”种“羊粪小米”,卖各种地方农产品,特色鲜明。“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展示小米的种植和优点,让“我”帮忙宣传,这都是积极学习的成果。“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父亲”用三瓶矿泉水解决了西藏朋友的“米不好喝”的问题,售后服务到位。【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C.“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表述不正确,根据“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邋里邋遢不顾形象的不满。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情节段落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人物、主旨等角度分析。结构上,第十段在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第十段写详细写父亲记录种植稻谷、除草施肥的过程,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为下文写“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做铺垫。人物上,“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等句子详细描写了父亲认真细致种植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可知,父亲玩微信,种植羊粪小米,具有新时代农民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并且让“我”转发朋友圈帮忙宣传,可见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可知,“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节选自元史)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B.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C.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D.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B. “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C. “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D. “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B. 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C. 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D. 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答案】10. D 11. D 12. A 13. (1)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2)(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句子意思是“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A项,“三次”是“书往复者”的次数,意思是“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BC项,“曾”为“梁曾”,作“复执不可”的主语,意思是“梁曾又坚持不进”,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在“曾”前断开。排除BC两项。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能力。D项,“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说法错误,“丁内艰”指母亲去世。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说法错误,原文“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1)句中,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2)句中,“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省略“他”,翻译时补出主语;莫:通“暮”,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B. 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C.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15. 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答案】14. D 15. 颈联是心理描写,具体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多病的身躯让诗人想归隐田园,但想到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又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触动了他匡世济民之心,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颈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尾联直抒胸臆”错误,尾联以景结情,“西楼望月”,借月光来传递互相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故选D。【15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翻译: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畅叙。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从思想性着眼,赞美的韦应物的思想品格。诗人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模考卷二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