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46177763
资源大小:221.9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A、B、C、D分别代表四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若某同学平时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ABCD2、生物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A、C试管中放有抗凝剂,B、D试管中没有放,下图是静置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BCD3、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表示的是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4、下列做法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的是(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B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倡导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饭盒D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5、以下列举的科学家中首先运用实验法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是( )A林奈B达尔文C哈维D拉马克6、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牛肉汁,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毫升,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牛肉汁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胃液、胰液7、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开始分裂的场所是( )A输卵管B子宫C卵巢D胎盘8、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血浆B全血、血浆C全血、血小板D红细胞、血小板9、血液与组织器官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毛细血管B动脉血管C静脉血管D肺动脉10、在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及其要进入肺泡中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A肺泡;一层B组织细胞;二层C组织细胞;三层D肺泡;四层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人体通过_和_来协调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2、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_,常常被称为“_”。3、图所示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卵细胞的结构是_。(填结构名称)(2)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_。(填结构名称)(3)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填结构名称)4、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 ,最大的内分泌腺是_。5、如图是某人被玫瑰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_,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2)b主要是由_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3)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了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_)2、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_)3、唾液中有溶菌酶,被小刀割伤可以用唾液消毒。(_)4、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活动,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一直进行反射活动。(_)5、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想,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还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A、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B、取2支洁净且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做如下处理:在号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在号试管中_ C、将2支试管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改进 D、在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E、观察并记录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2)请将实验的B步骤补充完整。(3)该实验的C步骤有待改进,请将改进的方法记载本步骤的横线上。(4)该探究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_;本实验中设置号试管的目的是_。(5)在、号试管中,会出现蓝色的试管是_,出现蓝色的原因是_。2、实验探究题。依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时应用_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2)观察前要将小鱼平放在_中,等小鱼安定后,将_(“载玻片”或“盖玻片”)盖在尾鳍上。并用_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在观察过程中,应不断用滴管往棉絮上滴_。(3)通过观察,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_和毛细血管。(4)在实验前,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下列是有关这一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小鱼呼吸B使小鱼减少跳动便于观察C使鱼体保持湿润,减少伤害D使小鱼不会产生离开水的恐惧感(5)在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 )A放回鱼缸B拿出实验室玩C拿回家观赏D扔进垃圾桶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每组实验均用一只玻璃缸饲养蝌蚪10只,具体做法如下:甲组:饲养过程中,每天向玻璃缸中加入5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破坏乙组蝌蚪的甲状腺,并每天向缸中加入5甲状腺激素制剂;丙组:丙组玻璃缸中不加任何物质,不做处理;丁组:破坏丁组蝌蚪的甲状腺,并每天向缸中加入5生长激素制剂;戊组:破坏戊组蝌蚪的甲状腺,并每天向缸中加入5清水;请分析以上各组实验,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为得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你认为还应为蝌蚪提供的适宜生活条件有_(填序号)适宜的温度;低温;玻璃缸密封;玻璃缸敞口,并放入水草;洁净的河水;自来水(2)本实验设计中的变量为_,作出的假设是_。(3)分析题中五组实验设计,你认为应选择_组和_组作为对照实验最为合理。(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_。在某个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不多,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病的可能性较大。4、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脱中的変化”,设置了如下实验。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头碎屑放入号试管,滴人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头碎屑放入号试管中,滴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号试管中,滴入2亳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1)该实验尽管用了3支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_。(2)将号试管与号试管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_。(3)10分钟后,滴加碘液,_号试管不变蓝。-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坏血病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坏血病患者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详解】A食物A中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B食物B中含钙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B不符合题意。C食物C中含钙和维生素D的含量较多,不会导致患佝偻病,C不符合题意。D食物D中钙和维生素D的含量均较低,易引起人类患佝偻病,D符合题意。故选D。2、C【分析】将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最上面的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详解】AA中加入抗凝剂,A分层,上面的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A不符合题意。BB中没有加入抗凝剂,B不分层,上面析出的是血清,下面的是血块,B不符合题意。CC中加入抗凝剂,C分层,上面的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C符合题意。DD中没有加入抗凝剂,D不分层,上面析出的是血清,下面的是血块,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详解】A胰液和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B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错误。C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错误。D是肝脏,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D错误。故选A。4、C【分析】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详解】选项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都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饭盒,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C符合题意。故选C。5、C【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血液循环是英国科学家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详解】在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法的科学家是英国人哈维,他发现了血液循环,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6、D【分析】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这是与不同的消化液含有的消化酶不同有关;例如唾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而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据此解答。【详解】牛肉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胰液,肠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牛肉汁,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毫升,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牛肉汁消失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胃液,肠液和胰液。故选D。7、A【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详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故选A。8、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切入。【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创伤性出血失去的是全血,是血的总量减少,因此应该输入全血,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故选B。9、A【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详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故选A。10、C【分析】呼吸的环节如图所示:【详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均要穿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细胞,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故选C。二、填空题1、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 【详解】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2、纤维素 第七类营养物质 【分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类: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详解】人类膳食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纤维素的物质,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因而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3、(1)卵巢(2)输卵管(3)子宫【分析】图中受精卵,卵细胞,卵巢,子宫内膜,阴道,子宫,输卵管。(1)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输送卵细胞和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3)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4、肝脏 甲状腺 【详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按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5、(1) 反射弧 21345 (2)神经元的细胞体(3)条件反射【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抠、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2)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3)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视网膜属于视觉感受器。故本题描述正确。2、正确【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中细菌真菌数量大量增加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详解】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说法正确。3、错误【分析】唾液溶菌酶作为一种具有酶特性的阳离子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它广泛分。具有抗茵抗炎作用,同时也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详解】唾液中溶菌酶浓度是不变的,但是唾液中细菌数量更多,繁殖的更快,所以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出现反射还需要有特定的刺激,该表述错误。5、正确【详解】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故答案为正确。四、实验探究1、(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2)在号试管中放入另一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3)将2支试管一起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5-10分钟(4) 唾液 对照作用 (5) 馒头屑中有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变蓝 【分析】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1)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食物在口腔中进行的物理性消化,因此在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2)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号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那么号试管中除唾液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和号试管相同,即号试管里放入另一份馒头碎屑,注入2mL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3)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因此将实验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不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应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5-10分钟。(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号试管和号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本实验中设置号试管的目的是对照作用。(5)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号试管中的馒头经过切碎、搅拌后与唾液混合充分,在适宜的温度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号试管中加入清水,没有对淀粉进行消化,滴加碘液变成蓝色。2、(1)湿棉絮 (2) 培养皿 载玻片 低倍显微镜 水 (3)静脉(4)D(5)A【分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装置图:(1)结合分析可知:实验时应用湿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因要“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所以要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上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并不断地向棉絮上滴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3)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见三种血管:一种是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一种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叫静脉,第三种是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4)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还能使鱼感觉生活在水中,减少跳动的次数而便于观察,又能减少对鱼的伤害。故选D。(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故选A。3、(1)(2)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 乙#戊 戊 (4) 生物能适应环境 呆小症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1)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过低其生命活动会变得非常缓慢,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水温,同时要将玻璃缸敞口,以保证氧气的供应,要用洁净无污染的河水,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对蝌蚪有害。因此,为蝌蚪提供的适宜生活条件有:适宜的温度、玻璃缸敞口,并放入水草、洁净的河水。(2)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该实验小组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应针对要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故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3)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乙组和戊组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符合实验要求。(4)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减少,根据题文可以推测这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应该是缺碘,此地区的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就少,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导致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4、(1)对照(2)唾液(3)【分析】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1)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故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该实验尽管用了3支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保证变量唯一,形成对照实验。(2)要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将号试管(有唾液)与号试管(无唾液)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 (3)实验中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所以,10分钟后,滴加碘液,号试管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