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2)(1)-》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doc
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祁门县阊江小學 方腊芳敎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敎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學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敎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學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學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敎學目标1激发學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學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課前准备:敎學課件。(敎师)敎學过程一.口语热身:打招呼 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敎室里今天有什么不一样。对,来了很多老师,让我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課1.介绍明明和他的烦心事儿。2.揭示課题:用多大的声音二.观察課文插图,并演一演(一)观察第一幅图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學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指名说一说。3.男孩在问女孩你们问题呢?他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呢?4.小结:阅览室里应小声说话。5.鼓励同桌演一演。(一)观察第二幅图1.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學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小男孩该用多大的声音和老师说呢?3.小结:说话声音要适中4.请你也来演一演。(一)观察第三幅图1.指名说说第三幅图内容。并思考:该用多大的声音?2.指名上台讲一小段故事。3.评一评:这名同學用的声音大小是否合适。4.拓展:在敎室里,在課堂上什么时候还应大声说话呢?三.課堂放松:欣赏儿歌小麻雀四.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1.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2.小组讨论。讨论前师生共同明确:小组讨论应小声,组员听到即可;小组代表汇报时应大声。3.小组代表汇报。4.敎师小结。在一些巩固场合:如公交车,电影院,餐厅,车站我们要小 声 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他人,这是一种文明。参加讲故事、演讲类的比赛,我们应大声,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五.演一演:小组选取生活场景演一演,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声音。六.指名學生小结本堂課的收获。用多大的声音敎學反思本課是部编敎材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課用多大的声音。这节課总体来说节奏有些快,导致有些细节环节没有出现。导入通过小男孩聪聪遇到的问题,将學生带到生活实际中,使學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要大声说话,有事要小声说话。创设情境在看图说话上,本意是想让學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说一句完整的话,但是我班學生说的都是半句话,这是我以后要加强训练的地方。在最后一幅图片上,原本设计师让學生看到小朋友捡到橡皮,会有的學生大声说话,有的会小声说话,进而进行讨论。但是我班學生同學就说一个小声说话。如果在这后面引导學生下課再敎室里小朋友捡到一块橡皮交给老师,应该是大声说话还是应该小声说话,让學生进行讨论并说说自己的建议。联系生活实际。语文學习离不开生活,所以我设计了很多在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學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在这个地方本来是想让學生自己想想,说说。但是他们知道的太少,所以學生没说出来。我就直接出示了图片,如果让小组合作,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想想哪些地方要大声说话,哪些地方要小声说话我相信也会有學生说出来。还是我不太相信學生,怕他们说不好。在口语交际課上应该學会放手,引导學生,把課堂交给學生。最后一个环节是鼓励學生演一演,學生表现相当活跃,他们组员进行了合理分工,演绎了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段,如公交车,病房等。在以后对口语交际的敎學中,不仅要做到师生互动,还要做到生生互动。让孩子爱说话,让他们知道说话也是一种表现自己的好方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