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试题(无超纲).docx
第四章 光现象章节综合测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B、古诗“池水映明月”;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观赏水中的金鱼.2、关于光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金黄色的B.光的三原色叠加的区域一定产生白光C.红色玻璃纸能透过红光D.在任两种色光重叠的区域,出现的都是白光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卓玛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C.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A.太阳光穿过篱笆墙留下的小光点; B.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似弯折;C.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D.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5、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6、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7、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走近穿衣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变大C.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10、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所示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 (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2、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测量 _ ( 选填 “ 时间 ” 或 “ 长度 ”) 的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光沿 _ 传播使晷针留下影子,通过影子的长短指向来测定的 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玻璃在(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4、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5、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二个红色亮点A 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0 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 绕着点0沿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0 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 绕着点0沿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6、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夹角放置7、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8、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m. 9、写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路灯下影子;(2)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3)人站在河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4)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5)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里观察外面的景物;(6)小孔能成像;(7)海市蜃楼;(8)立竿见影的“影”; (9)夏天天晴时,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以上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填序号),其余可以用光的_原理来解释。10、小明假期到天山镜湖游玩,他站在湖边看水面,发现一种奇特的景象:小鸟站在树上唱歌,鱼儿在树枝和云中间尽情地游动。其中是由于光的反射看到的现象是_(选填:小鸟、树、鱼、云这些字词)。在欣赏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自己被太阳晒得很热,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形式传送给小明的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即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学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亿千米,那么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长时间才能看到?2、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离地面高度是3580 km.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约是多少秒?(无线电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 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说明 等于 。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 _ _ 。 进一步研究,当把光由BO射入,发现反射光恰好由OA射出此事实说明 。2、给你一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一桶水、一枝笔、一张纸、不小勺奶粉、一把激光手电筒。请你选择以上器材设计二个不同的光学实验,并说明是光的什么现象(反射、直线传播或折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C【解析】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距等于物距,所以镜中的像与镜子相距也为2m,所以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4、答案:D5、答案:C6、答案:D7、答案:C8、答案:D9、答案:C10、答案: B解析: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答:虚 6 漫 2、答案: 时间 直线 【详解】 12“ 日晷 ” 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由于是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故 “ 日晷 ” 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3、答案: EO60AB面的左方解析:由题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CD为法线,AB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90°-30°=60°。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射入空气,玻璃在AB面的左方。4、答案:平面镜 小孔 光的直线传播 月亮 【详解】(1)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2)手指间的缝隙形成小孔,太阳经小孔在白纸上成像,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3)(4)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便发生了日食现象。5、答:顺时针 逆时针6、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30°或150° 【详解】(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溪水中的“蓝天白云”,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反射角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者为180°30°=150°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或者150°夹角放置【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很多,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最后一问要牢记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题7、答案:OG;60°【解析】由图可知,BOF30°,所以DOF90°30°60°,已知DOE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则反射角为DOF60°。8、答: 8 9、答:(3)(5) (2)(4)(7) 直线传播 10、答:鸟、树、云,红外线三、计算题1、答:思路解析:本题涉及天体间距问题,要用到天体间距常用的物理量光年。1光年3.0×105 kms×(365×24×3 600) s9.46×1012 km。已知:s1=160万亿千米=1.6×1014 km,s2=9.46×1012 km/年。求:t。解:t=17。答案:17年2、答:0.0239 s四、实验探究1、答案:反射角;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光路是可逆的2、答案:一张纸,激光手电筒:- 光的反射 玻璃杯 不小勺奶粉,水 激光手电筒 -光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