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语文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鼓励他们多读,引导他们主动地读、自觉地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关键词:阅读教学;自读;自悟;兴趣;生活体验;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识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应通过对阅读技巧的指点,阅读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语文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鼓励他们多读,引导他们主动地读、自觉地读。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让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只有让学生自己阅读,才能消除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像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让他们慢慢体悟到阅读趣味,收获阅读的果实。教师要善于精讲,善于点拨,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具体感知学法。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运用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肯定学生,让学生品尝到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录音、多媒体等)。总之,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死抠术语,不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尽可能接近生活,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要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与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知到学习方法是什么,一篇课文的学习是通过运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的。三、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只有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与文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首先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其次是注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因为生活经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要通过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示范和示例的教学去“示法”。四、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为此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确立学习目标1-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1-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教师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要在启发诱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蕴含着理解时所遵循的认知程序和采取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自己尝试学习,从而逐步明确究竟如何做才合适。五、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闪烁着人文光芒。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对话、与智者谈心,和先驱者交流、与跋涉者共勉,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过程中,既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要重视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