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语文论文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共4页DOC).doc
-
资源ID:46212322
资源大小:16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 语文论文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共4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一、走向目中有人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人有了生命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生命的质量。譬如,白痴与植物人。在我看来,人的生命意义在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人类发展史已经表明,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优质教育成正比。优质教育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走向目中有人的语文课,意味着老师的眼里有学生。老师的眼里有学生就会既教书又教人。比如,学了狐狸和乌鸦,兴趣盎然的孩子,一放学就在操场上、墙壁上随手“涂鸦”,老师就建议校长开辟了学校的一面墙,当作学生的“自留地”,让学生任意“耕种”。学生不仅在那里放飞了想象,张扬了个性,而且解放了身心,收获了自由。既教书又教人的本意在于直面功利而又超功利地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打底子,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走向目中有人的语文课,同时还意味着老师的眼里有自己。孰不知老师和学生都是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在“新课程”的这面镜子里,教师和学生一样可以“影镜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自我。 走向目中有人的语文课,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和谐、融洽,鱼水亲和”;教学场景:“身心解放,思维开放,个性奔放”。置身此情此景,如沐春风,学习自主,“嫁于春风不用媒”。二、走向心中有本 小语姓“小”,语文姓“语”。小学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念好“识、写、读、背、说、作、习”的七字歌。 “七字歌”按“课标”的具体要求为: 识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写书写一手正确规范的汉字; 读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量达145万字; 背背诵积累优秀诗文160篇; 说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作能写文从字顺、具体明白的文章; 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譬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在我看来,阅读能力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形态。就教学实践形态而言,它包括“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对话在于尊重“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个性化阅读差异。这种形式上的差异,蕴涵着精神实质的一致学生真正具有了“独立的阅读能力。” 当然,语文课要因课因生而异,明确教学重点,营根固本,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设若如此,语文这棵树,必将根深叶茂、挺秀参天。三、走向教中有情 1、课始激情情即生 请欣赏教例悲壮的一幕 “轰轰震耳欲聋,火光四溅,科马洛夫和他驾驶的前苏联宇宙联盟一号飞船永远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中了让我们再次聆听那悲壮的一幕,请打开课本,轻声朗读课文” 课伊始,执教者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情”,再造“船毁人亡”的场景,渲染悲壮的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得学生“不觉转入此中来”。 2、课中悟情情更浓 课行中,教师倾情投入,热情引领学生与课文情感对话。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更浓。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悲壮凄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课文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语句,请写一写你的感受,然后交流。” 生1:“科马洛夫看见了老母亲,看见了妻子、儿女。他很激动,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说: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汇报,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事业重于亲人,事业高于生命。 生2:“满头白发的老人心如刀绞,儿子,我的儿子,你科马洛夫露出了笑容,亲爱的妈妈,您的图象在我这里看得非常清楚,每一根白发都能看清”从“满头白发的老人”那里我读出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恸;从黑发人那里我读出了尽忠难以尽孝的残酷。 生3:“妻子抱着话筒只说了一句:亲爱的,我好想你!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虽然只一句话,却包含了妻子对丈夫全部的爱。 生4:“指挥中心的首长把科马洛夫的亲人请到指挥台,让他们在最后的两小时里和屏幕上的科马洛夫在一起。”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亲骨肉间的最后诀别,什么叫给予最大的安慰,什么叫有人情味儿! 3、课终谙情情未了 读文谙情情未了,余音绕梁、绵延不绝。一如上文教例,情感的冲击波激荡着学生又创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课后他们查阅资料、上网搜索。悟出了更多的情理: 造成这次船毁人亡的悲剧是由于地面程序设计时点错了一个小数点。一“点”差错,船毁人亡。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前苏联敢于直播这场“悲剧”,说明他们有直面失败的勇气。 悲壮的一幕在于警醒后人不再重演悲剧。 四、走向课中有智 语文课程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课程。如果说知识是豆浆,那么智慧便是卤水。知识很多,智慧很少的人,总是一盆豆浆,点不成思想的豆腐。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 1、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走向智慧 教材是专家依据“课标”要求精心编写的经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教学范本,首先要用好教材。“用好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凭借教材,传承文化,启迪心智;另一方面意味着超越教材而不囿于教材。 譬如,学了童话丑小鸭之后,一名小学生课后读了安徒生的原著,然后来问老师:“原作写鸭妈妈孵丑小鸭都孵得不耐烦了,她看着这个丑陋的大个子,觉得他不正常,当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对他喊让猫抓你吧,你这个丑八怪的时候,鸭妈妈终于下决心驱逐他了,她说:你最好走得远远的吧!我们的课本为什么一厢情愿地改写成了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这位同学又说:“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妈妈都爱丑小鸭的。养母跟我说,我就是一个因为豁嘴刚出生不久就被妈妈遗弃了的丑小鸭。” 这位同学超越教材,挑战课本,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改写者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不愿让涉世未深的孩童看到人世的种种苦难,但是,苦难是这样如影随形追击着我们,我们不直面它,又怎能迎击它? 2、师从教师,超越教师,走向智慧 一般说来,“闻道有先后”,学生应该向老师学习,但“弟子不必不如师”,有时,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因此,通过平等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与“学生式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亮丽风景。请走进白鹭的对话教学片段: 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则嫌黑。” 郭沫若把白鹭写得出神入化、美仑美奂,真可谓神来之笔、匠心独运啊! 生:这儿的描写算不上“独运”,因为它是模仿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我想谈谈对“模仿”的个人看法。“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吟诵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句时,有谁会想到它是“模仿”五代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拜读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时,又有谁会想到那是出自意大利钦蒂欧的夫与妻之不忠实?艺术不是无源之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继承,有创新,成功的“模仿”应该在原句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得其神韵而自有境界。 生:老师,听您一席话,我佩服江为胜过林逋,佩服钦蒂欧胜过莎士比亚,佩服宋玉胜过郭沫若,因为前者是首创,后者是革新! 师:我佩服你,因为你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让我们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明言共勉吧“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说完,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学生真诚地拥抱!)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