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初中心理健康作业设计的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46215317
资源大小:19.39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心得体会】初中心理健康作业设计的心得体会.docx
初中心理健康作业设计的心得体会 从心理学角度看,作业是教师指派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上课以外的时间完成的任务。由于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差异性,我认为心理课课后作业的设计应与其他科目不同。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符合心理健康的学科特点。一、以学生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等都可能成为心理作业,让学生对作业保持一种新鲜感。二、设计趣味性作业。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如:在上新生活、新挑战(新生适应课)时,便可将绘制学校地图作为课后作业,在镜子里的我这一课中,可将自我介绍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可用文字,画画,录音等方式介绍自己。也可根据所学内容在班内开展一次辩论比赛.这样的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作业。三、创设作业交流平台。学生花了大量心血完成作业,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就会感到失落,以后会丧失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如果教师只布置作业而不看重效果,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应付。因此,通常在完成作业后,会在下一次的心理课堂上,邀请学生汇报自己的作业成果,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正受到别人的关注,从而提高日后学生的参与度和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