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届辽宁省六校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试卷含答案(九科).pdf

    • 资源ID:46237123       资源大小:3.35MB        全文页数:1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届辽宁省六校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试卷含答案(九科).pdf

    (北京)股份有限2022202220232023 学年度(学年度(上上)六校高)六校高三期初三期初考试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16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B 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焰火中紫色来源于钠盐灼烧C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D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乙醛的结构简式:3CH COHB2丁烯的键线式:C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g CH4含有中子数为 3NAB0.1mol/L HClO4溶液中含有的 H+数为 0.1NAC1.2g NaHSO4中含有 0.02NA个阳离子D0.1mol H2和 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 分子总数为 0.2NA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乙烯和乙酸都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B苯乙烯()易溶于水及苯C的一氯代物有四种DCH2=CHCH=CH2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5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 X+Y=W+Z;化合物 XW3与 WZ 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电负性:WXYB原子半径:ZYXW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北京)股份有限DY 和 W、X、Z 均可形成离子化合物6关于反应223242422Na S OH SO=Na SOS+SO+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4是还原剂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C0.5mol Na2S2O3发生反应,转移 1mol 电子DNa2S2O3与稀硝酸也能发生类似反应7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Na 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 和 H2,则 Al 与 H2O 反应生成 Al(OH)3和 H2BNa3N 与盐酸反应生成 NaCl 和 NH4Cl,则 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 MgCl2和 NH4ClCNaClO 溶液与 CO2反应生成 NaHCO3和 HClO,则 NaClO 溶液与 SO2反应生成 NaHSO3和 HClODNaOH 溶液与少量 AgNO3溶液反应生成 Ag2O 和 NaNO3,则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 Ag2O 和 NH4NO38C2O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结构式如图,可溶于水生成草酸:C2O3+H2O=HOOC 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O3是非极性分子B甲酸与草酸互为同系物C晶体熔点:草酸 三氧化二碳 干冰DCO2、C2O3和HOOC 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相同9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10分子结构修饰在药物设计与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口服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该分子进行如图所示的分子修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北京)股份有限A甲的分子式为 C13H18O2B甲分子中最多有 8 个碳原子共平面C甲和乙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甲修饰成乙可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11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a 与浓硝酸不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运输浓硝酸Bb、e 为盐酸盐时,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可将 e 加入浓碱液中制得 d 的胶体D可存在 bcdeb 的循环转化关系12向体积均为 1L 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X 和 1mol Y 发生反应:2X(g)+Y(g)Z(g)H,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0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ncCa 点:Y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D反应速率:abvv正正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钾盐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该钾盐为 K2SO3或KHSO3或二者的混合物B将足量的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C分别测定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 0.1mol/L 的 CH3COONa 和NaHCO3溶液的 pH后者大于前者Kh(CH3COO)Kh(HCO3)D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14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 Zn-CO2电池,将两组阴离子、阳离子复合(北京)股份有限膜反向放置分隔两室电解液,充电、放电时,复合膜层间的 H2O 解离成 H+和 OH,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膜是阳离子膜,b 膜是阴离子膜B充电时 CO2在多孔 Pd 纳米片表面转化为甲酸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4OH2e=Zn(OH)42D外电路中每通过 1mol 电子,复合膜层间有 1mol H2O 解离15 常温下,用 0.1000 mol/L 的盐酸滴定 20.00 mL 未知浓度的一元碱 BOH 溶液。溶液中,pH、B+的分布系数 随滴加盐酸体积 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B+的分布系数:()()()()c BBc Bc B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滴定时,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BBOH 的电离常数 Kb=1.0106C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nm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第 15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题图分析,实验中的清水组为对照组,即图中的 4,根据图中的平均生根数看出,1、2 两组生根数均高于清水组 4,即图中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的是 1 组和 2 组对应的 2,4-D 浓度,而 3 组的生根数小于清水组 4,因此该浓度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结果说明了 2,4-D 既能促进插条生根,也能抑制插条生根,即具有两重性,A 正确;B、由于 2,4-D 促进生根作用 表现为两重性,因此可确定 3 组的 2,4-D 浓度最大,而 1 组与 2 组的 2,4-D 浓度大小无法判断,B 正确;C、2 组的 2,4-D 浓度能促进插条生根,但未必是最适浓度,最适浓度可能高于 2 组对于的浓度,也可能低于 2 组对于的浓度,C 错误;D、由于 1 组和 2 组对应的 2,4-D 浓度大小无法判断,因此进行一定的稀释后促进插条生根的效果可能大于 2 组的,也可能小于 2 组的,D 正确。故选 C。9.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组成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性别比例。【详解】年龄结构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故选 B。10.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群落中生物数量越多,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就越高B.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C.森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D.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A第 16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解析】【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呈分层现象,充分利用阳光、空间等资源,动物依据植物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也有分层现象。【详解】A、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即有多少种物种,不是指生物数量的多少,A 错误;B、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比如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都很高,但两者的物种组成明显不一样,B 正确;C、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度下生长,森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C 正确;D、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故选 A。11.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办奥”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B.垃圾回收举措遵循了“循环”生态学原理C.低碳交通可防止北京地区的碳循环平衡遭到破坏D.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详解】A、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可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生态足迹,A 正确;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遵循了“循环”生态学原理,B 正确;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因此低碳交通不是防止北京地区的碳循环平衡遭到破坏、C 错误;D、间接价值是生态系统方面的价值,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因此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D 正确。第 17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故选 C。12.很多生活实例中蕴含着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自制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葡萄汁应装满发酵瓶并加盖以确保无氧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是由于空气中的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而后变为乙酸C.用巴氏消毒法能对牛奶消毒杀死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D.用白萝卜制作泡菜时为缩短腌制时间,可向新坛中添加老坛内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答案】A【解析】【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A、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不能装满,要留约 1/3 的空间,A 错误;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在有氧的条件下,空气中的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而后变为乙酸,导致红酒变酸,B 正确;C、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低温消毒法,用巴氏消毒法对牛奶消毒既能杀死牛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又不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C 正确;D、泡菜汁中含有一定量的发酵菌种,所以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泡菜汁可缩短腌制时间,D正确。故选 A。13.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B.过程紫外线照射使得愈伤组织细胞发生基因重组C.过程表示原生质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D.过程中根、芽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其中表示采用酶解第 18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表示人工诱变过程;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表示去壁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利用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B、表示人工诱变过程,用紫外线照射使得愈伤组织细胞发生基因突变,B 错误;C、表示脱分化,原生质体在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C 正确;D、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其中根、芽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正确。故选 B。14.如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 DNA 分子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是质粒,步骤常需用到限制酶和 DNA 聚合酶B.图中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 T 质粒,步骤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细胞C.用氯化钙处理棉花受体细胞,有利于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D.若将目的基因导入四倍体棉花的花粉,通过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抗虫棉一定能稳定遗传【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步骤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细胞,步骤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详解】A、题图中为质粒,步骤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常需用到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A 错误;B、图中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 Ti 质粒,步骤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细胞,B 正确;C、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用氯化钙处理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前的操作手段,C 错误;D、若将目的基因导入四倍体棉花(设为 AAaa)的花粉,通过花粉(类型有 AA、Aa、aa)离体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抗虫棉不一定能稳定遗传,如 Aa,D 错误。故选 B。15.人类的活动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要善待环境,否则生态环境问题第 19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为了尽快恢复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及其生态,从 2020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长江、流域采取“十年禁渔”的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等B.“十年禁渔”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C.缓解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D.“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5)海洋污染;(6)生物多样性锐减。【详解】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等,A 正确;B、十年禁渔”对于长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而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 正确;C、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都可以直接和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属于缓解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C 正确;D、“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但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减弱,D 错误。故选 D。二、不定项选择题二、不定项选择题16.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机体不能及时将环境温度变化信号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不能快速进行体温调节,容易出现“低体温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都只分布于皮肤中B.老年人机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慢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衰老有关C.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使血管收缩D.由于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老年人对高温、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答案】BC【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第 20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2、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因此,人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而维持体温,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散热减少。【详解】A、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都分布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A 错误;B、老年人的机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变慢,可能是因为神经细胞衰老,传导(递)兴奋的速度降低,B 正确;C、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将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相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C 正确;D、老年人的机体不能及时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体温,与年轻人相比,对高温、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弱,D 错误。故选 BC。17.豌豆具有多对相对性状,控制部分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 LE 与基因 E 互为等位基因B.除图中所示基因外,其余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C.1 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移接到 4 号染色体上,会导致基因重组D.减数分裂 I 后期,基因 R 和基因 FA 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ABC【解析】【分析】不考虑变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互补;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相同。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基因。【详解】A、基因 LE 与基因 E 互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B 错误;C、1 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移接到 4 号染色体上,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 错误;第 21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D、减数分裂后期,通过自由组合,基因 R 和基因 FA 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 正确。故选 ABC。18.某科学家对一个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196105J/(cm2a)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不存在种间信息传递C.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085%D.枯枝落叶层中的无机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答案】CD【解析】【分析】输入每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该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生物体含有的能量(未被利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生物除外)。【详解】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散失的能量才是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 错误;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存在种间信息传递,如青草的绿色可以为食草动物提供可食信息,B 错误;C、生产者的同化量为 2.31107J/(cm2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 1.96105J/(cm2a),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96105(2.31107)=0.85%,C 正确;D、枯枝落叶层中的无机物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D 正确。故选 CD。第 22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点睛】19.单克隆抗体在多种疾病的诊新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图为利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脾 B 淋巴细胞有多种,是因为一种抗原可诱导产生多种 B 细胞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C.在具有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板上滴加相应抗体,出现阳性反应的即为目标细胞D.筛选出的目标杂交瘤细胞可在体外条件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一步增殖培养【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 淋巴细胞;诱导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一种抗原只能诱导 B 细胞产生一种抗体,提取脾 B 淋巴细胞有多种,是因为小鼠曾经接触过其他多种抗原,A 错误;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不完全相同,如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特有方法是灭活的病毒,B 错误;C、单抗检测时可用抗原抗体实验鉴定要取培养液滴加相应抗原,出现阳性反应为目标细胞,C 错误;D、筛选出的目标杂交瘤细胞可在体外条件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一步增殖培养,D 正确。故选 D。20.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 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 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第 23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A.果皮的色泽受 3 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实验甲中亲代和子代的红色植株基因型相同C.实验乙橙色亲本有 4 种可能的基因型D.实验乙的子代中,橙色个体有 9 种基因型【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的定律,即 ABC 基因同时存在时为红色,没有 ABC 基因就为黄色,其余基因型就为橙色。因此,其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乙组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后代出现黄色 1/16aabbcc,亲本中红色基因型是 AaBbCc,所以橙色为 Aabbcc 或 aaBbcc 或 aabbCc【详解】A、根据分析,测交后代黄色占 1/8=1/21/21/2,故果皮色泽受 3 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 正确;B、实验甲亲代、子代中红色植株基因型相同,都是 AaBbCc,B 正确;C、实验乙中,红色亲本的基因型是 AaBbCc,所以橙色亲本有 3 种可能的基因型,为 Aabbcc 或 aaBbcc 或aabbCc,C 错误;D、实验乙中亲本红色基因型是 AaBbCc,橙色基因型为 Aabbcc 或 aaBbcc 或 Aabbcc,红色子代有 AABbCc或 AaBbCc(AaBBCc 或 AaBbCc,AaBbCC 或 AaBbCc)2 种基因型,黄色子代有 aabbcc1 种基因型,子代中共有 322=12 种基因型,所以橙色基因型是 12-2-1=9 种,D 正确。故选 ABD。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21.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单链 RNA 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该病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疫苗是彻底终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有利武器。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肺炎患者发热持续在 38.5时其产热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分别位于_。(2)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_识别,进而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被_产生的抗体消灭。(3)以腺病毒(双链 DNA 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步骤是:先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 S蛋白抗原的 RNA 经_过程形成 DNA,再连接到腺病毒的 DNA 上,从而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需要经过_(填两个生理过程)表达出我们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毒刺的那一段(即 S 蛋白抗原),才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的_细胞会对这种毒刺产生免疫记忆,一旦有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该细胞会迅速_,从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病毒。第 24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答案】(1).等于.下丘脑、脑干(2).细胞毒性 T 细胞.浆细胞(3).逆转录#反转录.转录和翻译.记忆(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解析】【分析】1、细胞免疫过程为: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 T细胞。同时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2、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脑干是呼吸中枢。【小问 1 详解】体温维持在 38.5稳定不变,达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状态,则此时产热等于散热;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小问 2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进而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被抗体消灭,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小问 3 详解】先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 S 蛋白抗原基因经逆转录过程形成 DNA;再连接到腺病毒的 DNA 上,从而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表达出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毒刺的那一段(即 S 蛋白抗原),才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对这种毒刺产生免疫记忆,一旦有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该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病毒。22.在 CO2浓度为 0.03%的适宜温度下,测得某绿色植物 CO2的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白光照射)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净光合作用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 CO2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假设实验过程中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25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1)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分布在_(填细胞器的名称),其中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光。(2)在 P 点,产生 ATP 的场所有_;在 Q 点,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 CO2和 O2的交换情况如图乙中的_所示。(3)若其它条件不变,换用光照强度与白光对应相同的绿光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则图甲中的 Q 点和 P点的位置分别如何变化?_。(4)在光照强度为 3 klx 时,光合作用固定 CO2的速率是_molh-1,请简要说明该数值是如何测得的?_。【答案】(1).叶绿体、液泡.蓝紫光、红光(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I(3)右移,不动(4).1.在 CO2浓度为 0.03%的适宜温度下,先在黑暗条件,测得该植物每小时细胞呼吸向外界释放 CO2速率为 0.4molh-1,然后在光照强度为 3KlX 条件,测得每小时净光合从外界吸收 CO2速率为0.6molh-1,将二者数值相加【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P 点时光照强度为 0,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Q 点时植物的呼吸速率=光合速率,L 点为植物的光饱和点,此后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加。2、图乙中表现为细胞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此时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中细胞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中细胞不释放、也不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中只有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小问 1 详解】一般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液泡,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小问 2 详解】当光照强度为 0 时(P 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 Q 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而由于植物中存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叶肉细第 26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胞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需要从外界吸收 CO2,并向外界释放 O2,对应图 I。【小问 3 详解】光合色素对于绿光的吸收最少,所以绿光照射相当于降低光照强度,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不变,所以只有增强光照才能与呼吸作用相等,所以 Q 点右移,P 点为呼吸强度,一般不会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小问 4 详解】在光照强度为 3Klx 时,光合作用固定 CO2的速率=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0.6+0.4=1molh-1,首先要测定呼吸作用,在 CO2浓度为 0.03%的适宜温度下,在黑暗条件,测得该植物每小时细胞呼吸向外界释放 CO2速率为 0.4molh-1,再测净光合作用,在光照强度为 3Klx 条件,测得每小时净光合从外界吸收 CO2速率为0.6molh-1,将二者数值相加。23.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 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 2),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 1 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该生态系统中有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营养级。(2)图 2 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3)图 2 中甲乙过程中碳主要以_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_的形式进行循环。【答案】(1).黑鱼.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三、四(2).无机环境丁.甲丙(3).含碳有机物.CO2【解析】【分析】分析图 1:小球藻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均属于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图 2:甲和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生产者。【小问 1 详解】第 27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黑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该生态系统中有 3条食物链(即小球藻摇蚊幼虫银鱼黑鱼。小球藻水蚤银鱼黑鱼。小球藻水蚤双翅目幼虫银鱼黑鱼),银鱼处于第三、四 营养级。【小问 2 详解】图 2 是碳循环途径,丁指向甲、丙和无机环境,故丁为生产者。丁和乙均指向丙,丙为分解者,甲为初级消费者,乙为次级消费者。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消费者的尸体和残骸等能被分解者利用,故图中应该还要补上无机环境丁和甲丙两个过程。【小问 3 详解】图 2 中甲乙过程是在生物之间进行碳的传递,在生物群落中碳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24.W 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人体蛋白质。某研究小组拟仿照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思路,制备一种膀胱生物反应器来获得 W,基本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_。通常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而不是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2)步骤中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_、_,步骤所代表的操作是_。过程的早期胚胎能成功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中的免疫学基础是_。(3)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具有哪些优点_(答出 1 点即可)。(4)从上述流程可知,制备膀胱生物反应器涉及胚胎工程,在胚胎工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技术有_(答出 2 点即可)。【答案】(1).W 基因.结合后的目的基因才能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2).DNA 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显微注射.代孕母体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动物一出生就可收集到产物;从雌雄个体的尿液中均可收集到产物(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解析】第 28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为受精卵培养成早期胚胎,为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中。【小问 1 详解】该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能控制合成蛋白质 W 的 W 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后再导入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才能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故通常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而不是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小问 2 详解】步骤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 DNA 连接酶(基因的针线)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基因的剪刀),步骤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中。为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中,其免疫学基础是代孕母体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否则移植的胚胎不能存活。【小问 3 详解】“乳腺细胞生物反应器”只能从哺乳期雌性奶牛的乳汁中获取产物,与“乳腺细胞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雌性和雄性奶牛的尿液中都可提取到产物,动物一出生就可收集到产物,不受性别、年龄和时间的限制。【小问 4 详解】从上述流程可知,制备膀胱生物反应器涉及胚胎工程,在胚胎工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技术有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等。25.果蝇是遗传学的好材料,现有若干所需的纯系果蝇,分析下列实验(1)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确定灰身基因是在 X 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问题),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_,若_,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种。(2)若已知灰身是显性(基因用 A 表示),可通过一代杂交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杂交组合是_,若_,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图为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野生型、翅外展突变型、白眼突变型和黑檀体突变型雌雄果蝇(各种突变均只有一种突变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1)为了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同学甲利用白眼突变型雄果蝇与_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红眼,第 29页/共 30页(北京)股份有限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应为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翅外展红眼:翅外展白眼=_。(2)同学丙欲用各种突变型果蝇培育翅外展黑檀体双突变型个体,请写出杂交实验方案_。【答案】.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5.雌性黄身纯合子雄性灰身纯合子.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黄身.翅外展突变型.9:3:3:1.取翅外展突变型果蝇与黑檀体突变型果蝇为亲本杂交得 F1,让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 F2,从 F2中选取翅外展黑檀体果蝇即为双突变型个体【解析】【分析】正交和反交可用于检测伴性遗传还是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如果是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会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详解】(1)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相同;如果是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会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所以根据题意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正交和反交,若交和反交结果不同,则可确定灰身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假设用 A、a 一对基因表示这对相对性状,则雌性基因型有:XAXA、XAXa、XaXa,则雄性的基因型有 XAY,XaY,所以基因型有 5 种。(2)若已知灰身是显性(基因用 A 表示),若通过一代杂交就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应选用具有隐性性状的雌性与具有显性性状的雄性(纯合子)进行杂交,即雌性黄身纯合子雄性灰身纯合子,若控制灰身和黄身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XaXa和 XAY,子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雌性都是灰身,雄性都是黄身。(1)根据 F1全为正常翅红眼,可知学生选取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为眼色和翅型,故选择白眼突变型雄果蝇与翅外展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因 F1全为正常翅红眼,说明红眼和正常翅是显性性状,F1基因型为DdXWXw、DdXWY;据题图可知控制二者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样得到的 F2表型及比例应为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翅外展红眼:翅外展白眼=9:3:3:1。(2)同学丙欲用各种突变型果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届辽宁省六校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试卷含答案(九科).pdf)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