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实验班)含答案.pdf
-
资源ID:46264792
资源大小:523.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实验班)含答案.pdf
1诸暨中学诸暨中学 20212021 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实验班)2021.11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5 分,总分 60 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抗体C性激素D尿素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A胸腺B脾C骨髓D垂体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血糖含量过高,引发糖尿病B.血液中钙含量不足,引起肌肉抽搐C.剧烈运动后,体温略微升高D.感染新冠病毒,引起机体高热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肌肉细胞属于可兴奋细胞C没有受到刺激的时候,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的电位相等D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能接收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信息6关于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B膜电位会因受到特定刺激而变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传导必须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变化D复极化过程是指由反极化状态的电位迅速恢复至极化状态的过程7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性别比例B物种数目C年龄结构D迁出率8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生存空间中的最大数量B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濒危生物的环境容纳量C同一群落中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D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都能在 K 值维持稳定9大约在 1800 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増长,直到 1860 年才稳定在 170 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1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2B一个群落中可能有多个基因库C某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发生变化只与非生物因素有关D稳定群落中的优势种通常占有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不断变化的11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的植物,分布在()A荒漠B热带雨林C草原D森林1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C自然增长率小于 1 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13 如果将某原始森林开发为一个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稀奇的野生动物,把生产者的能量尽量多地积蓄起来B在森林里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C定期清理小型灌木、杂草和枯枝落叶,便于游人观赏珍贵树种D对森林适量采伐,使该生态系统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状态1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加剧了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B不同水层动物分布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C由于盐碱度等条件的差异会导致群落中的生物呈现镶嵌分布D草原中的群落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16在一条捕食食物链中,甲、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个营养级。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乙的同化量占甲同化量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否是变温动物,会影响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B乙是否是恒温动物,会影响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C甲的生物量越大,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越高D乙的净次级生产量越大,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越高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一定”描述正确的是()A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B异养型生物一定是消费者C细菌一定是分解者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18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B 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C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不属于条件反射3D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时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19 如图表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中的部分细胞,其中正确的是()Aa 代表 T 淋巴细胞Bb 代表效应 B 细胞Cc 代表辅助性 T 细胞Dd 代表已被感染的体细胞20 皮肤中一些腺体能分泌抑制病菌的物质,皮肤破损可能使部分病菌进入体内,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中腺体分泌抑菌物质属于免疫第二道防线B.炎症反应是机体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C.受损部位释放多肽物质,促使毛细血管收缩D.部分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21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户外,其散热量、产热量与出户前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C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D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减少22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B所有动物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血浆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使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D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实质是其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识别了抗原的 B 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D一种病原体只能与一种抗体特异性结合24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 B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C胰岛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25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426.以下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人体最高级的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腺体活动B下丘脑神经分泌束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叶C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活动仍受大脑皮层的直接控制D下丘脑释放的信号分子有些经血液运输,有些作用于邻近细胞27.当人摄入咸味食物时,某些味觉细胞将产生动作电位并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咸味觉。下列关于咸味觉产生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需要直接消耗 ATPB.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C.咸味觉的产生过程属于简单反射D.电刺激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不可能产生咸味觉28下列有关 HIV 及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 侵入机体的最初阶段,人体血液中辅助性 T 细胞的浓度与 HIV 浓度同步变化且同时达到峰值B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和空气传播的疾病C艾滋病患者出现痴呆的可能原因是 HIV 攻击其脑细胞DHIV 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辅助性 T 细胞的 DNA 中29 美国园艺学家加纳与阿拉德,将在美国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移至美国北部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烟草属于长日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B烟草属于长日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C烟草属于短日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夏季无法开花D烟草属于短日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正常开花30.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C.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31.下列关于人体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雌激素可抑制女性皮下脂肪积聚B.睾酮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条件C.雌激素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卵子成熟D.睾酮不足会影响男性机体代谢率32如图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A、B、C 为神经纤维上的三个区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5A局部电流的刺激会使相邻未兴奋部位 Na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B在膝跳反射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为 BA 或 BCC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B 为兴奋部位,其恢复为静息电位与 K外流有关33 如图是适宜刺激下某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处于与之间的轴突膜,钾离子大量流出轴突膜B.增大刺激强度,峰值的位置将不变C.将该神经细胞置于低钠溶液中,峰值的位置将上移D.图中处于处的轴突膜,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34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 a、b 和 c 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表示下丘脑,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激素促进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35.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 S 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 S 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 S 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 S 蛋白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636.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B.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37.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38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39.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Aa-b 的 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Bb-c 段的 Na+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Cc-d 段的 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Dd-e 段的 K+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740图中 A、B 为某地区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3时刻 A、B 的增长率相同Bt5时刻 A、B 的种群密度相同Ct3t5,B 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3t5,A 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总分 10 分)41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4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 5 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43.科学家曾对佛罗里达州的天然湖泊银泉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相关数据如下表(第营养级及以上的能量忽略不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表:银泉能流分析【备注:表中能量值单位均为105J/(m2a)】8营养级同化量 GP净生产量 NP流向分解者871.27369.69211.85141.1062.0715.912.810.880.34A.流经银泉生态系统总能量为 871.27 105J/(m2a)B.第营养级与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1.3%C.分解者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明显少于 211.85 105J/(m2a)D.该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约为 224.51 105J/(m2a)44.下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 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B虚线部分只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C过程表示辅助性 T 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 T 细胞D过程中记忆 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45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 Y、X、Z 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图甲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 Z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 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 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9三、非选择题(总分 30 分)1.(6 分)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字母表示大气中的 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冬季。(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 A、B的和 C 的分解作用以及 E 的,转变成 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 CO2量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 CO2量。(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 D 的含义改为。2.(7 分)某森林因火灾被大片烧毁。下图是火烧后该地植物群落在恢复过程中,各类不同植物类型生物量的变化状况。(1)图中的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调查时刻前的。(2)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类型属于。恢复到一定阶段时,图示的不同植物类型同时交织在一起,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3)当群落演替到时,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在此之前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类型中的生物量会持续上升,而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3(7 分)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功能,又有传出功能。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神经的麻醉顺序,研究人员用脊蛙(除去大脑的蛙)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步骤二: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无反应,10刺激腹部出现收缩现象;步骤三: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反应消失。请回答下列问题:(1)蛙的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和构成。(2)完成步骤一中两次收缩现象的结构基础除了效应器相同外,还有和也相同。(3)在步骤二中,先刺激趾尖无反应,后刺激腹部却出现收缩,说明坐骨神经(填“传入”或“传出”)功能正常。(4)可卡因通过阻断细胞膜上通道,抑制神经纤维的产生而起麻醉神经作用。(5)结合实验全过程,得出实验结论:。4(10 分)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将若干未成年小鼠分为 2 组: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切除甲状腺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目的:。(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图曲线表示)http:/ 20212021 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实验班)答案答案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5 分,总分 60 分)1-10.ADCDAABBDB11-20.ADDADAACDD21-30.ACDCBDBCDC31-40.ABBDADBACD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总分 10 分)41-45.ADDCA三、非选择题(30 分)1.(6 分)(1)D低于(2)呼吸作用燃烧大于(3)非生物环境2.(7 分)(1)积累量(2)次生演替垂直(3)顶极群落 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相等乔木高灌木、矮灌木和草本3.(7 分)(1)支持细胞(胶质细胞)(2)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3)传出_(4)Na动作电位(5)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元,再麻醉传出神经元4.(10 分)(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2)http:/ 20212021 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实验班)答案答案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5 分,总分 60 分)1-10.ADCDAABBDB11-20.ADDADAACDD21-30.ACDCBDBCDC31-40.ABBDADBACD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总分 10 分)41-45.ADDCA三、非选择题(30 分)1.(6 分)(1)D低于(2)呼吸作用燃烧大于(3)非生物环境2.(7 分)(1)积累量(2)次生演替垂直(3)顶极群落 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相等乔木高灌木、矮灌木和草本3.(7 分)(1)支持细胞(胶质细胞)(2)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3)传出_(4)Na动作电位(5)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元,再麻醉传出神经元4.(10 分)(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2)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