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心理咨询师自测考试题.docx
2022年心理咨询师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共用题干A.被动求医B.主动求医C.家人强迫D.转介而来【答案】 A2. 【问题】 求助者,女性,36岁,已婚,音乐教师。A.鼓励技术B.具体化技术C.面质技术D.指导性技术【答案】 C3. 【问题】 共用题干A.同学议论他是小偷B.学校通过广播说他是小偷C.多次逃课逃离学校D.本学期学习成绩下降明显【答案】 B4. 【问题】 共用题干A.现实冲突B.常形冲突C.道德冲突D.变形冲突【答案】 D5. 【问题】 求助者,女性,36岁,已婚,音乐教师。A.困惑B.情绪C.思考D.阻抗【答案】 C6. 【问题】 共用题干A.没有受损B.轻中度受损C.轻度受损D.中重度受损【答案】 D7. 【问题】 共用题干A.没有受损B.轻中度受损C.轻度受损D.中重度受损【答案】 D8. 【问题】 案例五:A.一共有12项分测验B.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C.适用于416岁的少年儿童D.实足年龄的计算精确到月【答案】 A9. 【问题】 李某,女,26岁,已婚,中学教师。A.目前无法判断真伪B.真性幻听C.可能存在他人评价D.假性幻听【答案】 B10. 【问题】 共用题干A.1B.2C.3D.4【答案】 A11. 【问题】 共用题干A.合理情绪疗法B.冲击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D.行为疗法【答案】 A12. 【问题】 共用题干A.神经症B.一般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严重心理问题【答案】 B13. 【问题】 共用题干A.意志消沉B.意志增强C.意志缺乏D.意志减退【答案】 D14. 【问题】 共用题干A.强迫B.抑郁C.焦虑D.恐惧【答案】 C15. 【问题】 共用题干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C.非此即彼D.夸大与缩小【答案】 A16.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A.分析者B.说服者C.监督者D.辩论者【答案】 C17. 【问题】 求助者,女性,37岁,会计。A.社会功能完好B.轻度一中度受损C.社会功能丧失D.中度一重度受损【答案】 B18. 【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A.神经症模式B.精神病模式C.装好模式D.假阴性模式【答案】 B19. 【问题】 求助者,女性,40岁,外企公司职员。A.恐怖性神经症B.惊恐障碍C.焦虑性神经症D.混合型焦虑抑郁障碍【答案】 D20. 【问题】 共用题干A.幻觉B.妄想C.错觉D.压抑【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共用题干A.马某本人B.马某的邻居C.马某家属D.马某的同行【答案】 BD2. 【问题】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括()A.上升率B.先内后外律C.下降律D.几何级数律【答案】 BCD3. 【问题】 由于SCL-90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使其在( )中的应 用受到了一定限制。A.躁狂症患者B.抑郁症患者C.精神分裂症患者D.正常人【答案】 AC4. 【问题】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 )的特征。A.泛灵论B.自我中心C.思维的可逆性D.掌握守恒【答案】 AB5. 【问题】 生物性压力源包括()。多选A.疾病B.睡眠剥夺C.饥饿D.气温变化【答案】 ABCD6. 【问题】 共用题干A.疑虑害怕B.焦虑C.悲观失望D.幻觉【答案】 ABC7. 【问题】 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 )上。A.情绪对活动的影响B.能否坚持不懈地追求目的的实现C.对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D.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答案】 AD8. 【问题】 模仿的意义包括()多选A.是学习的基础B.适应作用C.促进群体形成D.促进身体发育【答案】 ABC9. 【问题】 MMPI-2量表的类别包括()。多选A.特殊量表B.内容量表C.附加量表D.基础量表【答案】 BCD10. 【问题】 常模团体的选择步骤一般包括( )。A.确定测验目标B.确定一般总体C.确定目标总体D.确定样本【答案】 BCD11. 【问题】 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后果包括( )。多选A.求助者感到失望B.求助者停止自我探索C.求助者逐渐减轻压力D.咨询时停止主动探索【答案】 AB12. 【问题】 痴呆是一种( )。A.智能障碍B.后天获得的损害C.意识障碍D.先天获得的损害【答案】 AB13. 【问题】 在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领导者承担的职责有( )。A.营造成员彼此接纳的团体气氛B.激发成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C.根据成员谈话的中心及方向适当地加以引导D.创造快乐的团体氛围【答案】 ABC14. 【问题】 SAS的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包括( )。A.10个正向评分题B.15个正向评分题C.5个反向评分题D.10个反向评分题【答案】 BC15. 【问题】 根据案例材料,回答题A.舒适的座椅B.面积过大C.比较专业D.有横幅【答案】 BD16. 【问题】 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纪律”的基本要求是( )。 A.学习岗位规则B.创新操作规程C.遵守行业规范D.严守法律法规【答案】 ACD17. 【问题】 思维奔逸的临床表现包括()。多选A.联想增快B.细节过多C.随境转移D.音联意联【答案】 ACD18. 【问题】 相关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根 据变量的不同,可选用的计算方法有( )。A.积差相关法B.点二列相关公式C.二列相关公式D.贾斯朋(Juspen)多系列相关公式【答案】 ABCD19. 【问题】 2007年11月 多项选择题A.考虑与处置方案和治疗有密切关联的资料B.强调心理诊断及咨询的独特风格和理论基础C.找出偏离正常标准的行为表现再考虑问题D.先对突出事件进行解释再去归纳其他事件【答案】 ACD20. 【问题】 测题的编写时,题目的来源包括()。A.临床观察和记录B.理论和专家的经验C.已出版的标准测验D.社会性的调查研究【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一般情况:求助者,某女,26岁,离异,某机关公务员。求助者自述:我出生于干部家庭,家教一直很严,父母一直要求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因此我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我从小学到大学,从读书到工作一直是比较顺利的。可在婚姻上却很不顺,我与前夫是大学同班同学,他人比较英俊,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虽然性格内向,但我还是非常喜欢他,大学快毕业时我们俩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遭到我的家庭的反对,父母认为我们两人性格相差很大,不容易相处,但我一直坚持,后来我父母也只得同意了。但婚后的朝夕相处使我发觉我与前夫在性格、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确有较大差距,可能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两人经常因一些小事发生争吵,前夫还经常无故猜疑与我交往的男性,有时还跟踪我上下班,检查我的手机。我曾经多次与他沟通,但是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我终因无法忍受他的种种无端猜忌,以夫妻感情不和为由提出离婚。离婚后,我曾有一段时间十分忧郁,悔恨没有听从家人的劝告,后来由于朋友、父母的关心,我逐渐好转,恢复了原来开朗的性格。但是不幸婚姻经历的阴影总是涌上心头,挥之不去。3个月前,我在工作中接触的一位男性向我表达了爱慕之情,我对他也有好感。我还年轻,按理说应该再婚,我也有再婚的想法,可万一失败怎么办?我前夫那样优秀的一个人,我们都失败了,万一和这个人也是这种结果,我可怎么活呢?我一想起这件事就烦得要命,心里很紧张,担心重蹈覆辙,害怕婚姻再一次的失败。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觉得特别累,饭也不想吃,班也懒得上,大部分应酬都推掉了。我哪有心情啊,最近一段时间还爱发脾气,真不知该怎么办好!我感到十分苦恼,心情也很不好,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被领导批评了好几次。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相貌一般,衣着整洁,神情紧张,身体不放松咨询过程比较配合。父母亲均是国家干部,母亲要求很严,自幼性格活泼、外向、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大学期间与同班同学确立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结婚,婚后一年离异,无生育史,现与父母同住。求助者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自尊心很强;人际关系良好,能胜任工作,工作成绩优秀。3个月前一位男士向求助者示爱,她不知道如何对待,一想起这个事情就紧张、心烦、对婚姻担心、畏惧,不想吃东西,精力减退、工作中也出现了差错,被领导批评,求助者感到痛苦。曾和家人及朋友诉说自己的苦闷,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希望心理咨询师能给予帮助。求助者家族无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答案】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2.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设计师。案例介绍:求助者1岁时父母离异,随祖父母长大。从高中起偏爱语文,不爱学英语数学。高考时,自己本想报文科,但因母亲坚持报了工科。为不让母亲生气,也没明确反对。大学期间,多门功课不及格,只得肄业。半年前,来到母亲所在城市,现在的工作是母亲帮助找的,虽不喜欢,怕母亲生气,也将就着干了。另外,母亲还一再帮着张罗找女朋友,求助者根本没兴趣。他觉得事事都受母亲控制,但知道母亲也不容易,用心良苦,又怕违背她,伤了她的心口可总觉得别扭,长此下去,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了。心情不好,做事更没兴趣,苦闷,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哪些认知上的错误?(20分)2.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什么?(30分)3.该求助者比较内向,若在咨询中出现内向型沉默应如何处理?(25分)4.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25分)【答案】1.求助者主要存在以下认知错误:(1)绝对化要求;(2)以偏概全;(3)糟糕至极。2.在和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时,应该注意咨询目标必须具有以下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认知偏差导致无法与母亲进行有效的沟通,近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活,因而情绪低落、苦闷。所以,在本案例最恰当的近期目标是: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纠正错误认知,学会主动和母亲进行沟通交流。3.内向型沉默源于求助者的个性原因,比如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谈,沉默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常性方式,尤其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就更是如此。这样的人,在咨询中容易表现出沉默,即使他有话也是三言两语。或许在他来访之前,已经反复考虑过应该怎么讲,但是一到询问现场,很可能就讲不出来,他会显得欲言又止,颇为不安。在处理内向型沉默时,咨询师应该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作鼓励性反应,善于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切不可急躁、不耐烦,否则,求助者可能会更退缩、更沉默。4.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和“真诚的我”的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之下,不带着专家的假面具,真实可信地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中。咨询师在向求助者表达真诚时,主要注意以下四点:(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3. 案例四一、一般情况求助者:李某,女,汉族,l9岁,高中三年级学生。二、求助者自述主诉:别人看到自己洗澡,害怕别人说,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等半年。个人陈述:我是一名高中生,学习应该说还是挺好的,我的性格内向一些,在父母、老师、同学的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可自从那件事发生后就全变了。我是住校生,在一个特别闷热的下午,我不知为什么那么热,就到女厕所去冲澡,刚进去时也没有什么,后来我听到楼下有很多人讲话,就趴在窗口往下看,看到几个人正往楼上看呐,我听到他们在大声地说我:“某某真不正经,窗帘都不拉就洗澡,明明是想让别人看,真不要脸!”我当时害怕极了,赶紧穿上衣服跑回了宿舍,越想越害怕,我洗澡被他们看见了,这可怎么办啊!过了一会儿,宿舍的同学回来了,她们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她们一定是看到我洗澡,也听到其他同学的议论。我跟她们解释,她们却说根本不知道别人议论什么,我才不信呢,要不然她们怎么会那样看我?我难受死了,就知道哭,饭也没吃,晚自习也没上。最让我受不了的是第二天,无论我走到哪,他们都在议论我,我是一个好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唯恐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可还是没有躲过去,就因为洗澡没拉窗帘让别人说我不要脸,可女厕所根本就没有窗帘啊!后来老师、同学都说我变了,我知道不是我变了,是他们都讨厌我,说我不要脸。我多次和父母、同学解释,可他们就是不听,还让我好好学习,我还能好好学习吗?成绩一直在往下降。父母说不能正常学习就休学吧,我也知道只能这样躲了,现在是休学在家。我真是痛苦死了,觉得活着没一点意思,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一天到晚都在想这件事,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不是很整洁,头发比较零乱,紧张不安,面带愁容;说话遮掩,低头不语或少语,声音低沉、不敢正视咨询师;身体紧缩,双手紧握;言语表达尚得体。求助者由父母亲陪同前来。从母亲处了解到,其家教严格,从小较内向、听话,不爱与人交往,但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高二时喜欢上一个男同学,但该男生并不喜欢她,也就没什么结果。后来说自己洗澡被别人看见了,别人都在说她,怎样解释都没用。多次想带她看病,就是不听,认为自己没病,只同意休学但不能缓解,好不容易才同意来心理科看病。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答案】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如下: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咨询内容合适。3人格基本健全。4动机合理。5有交流能力。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4. 案例八一、一般情况求助者:某女,汉族,23岁,未婚,大专学历,某公司职员,经济状况良好。二、求助者自述近半年来感觉心烦意乱、头痛,因为总有人在说我的闲话,尤其是在上班时,只要一走进办公室,同事们就不说话了,我知道他们在背后讲我的坏话。即使我不在办公室,甚至在家的时候,我也能听到他们议论我,说我这个人脚踩两条船,不正经,不道德,等等。有时听到窗外救护车的声音时,就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你完了、你完了”,感觉很不舒服,随着救护车的远去,这种声音随之消失。有时感觉自己的脑子很乱,总是突然出现一些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念头,有时又突然消失了,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最初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我明白了,是有人用电磁波控制我,指挥我的大脑,使我失去了自由。你说,我还能去上班吗?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母亲说,这孩子从小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很顺利,只是性格内向,我们管教也比较严厉。两年前曾谈过一个男朋友,起初瞒着我们,后来知道后,我们坚决不同意。为了把他们分开,我们给她介绍了另一个男朋友,她虽然不愿意,但又不好违背我们的意愿,只能勉强去谈。最后她与两个男朋友都分手了,心里很难过,经常暗自流泪,情绪较为低落,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半年前开始变得敏感多疑,总是说有人跟她过不去,说她的闲话,败坏她的名声,甚至窗外有人咳嗽,也认为是冲着她的。生活变得懒散,与朋友的交往明显减少,偶尔一起外出时,拒绝乘坐地铁,问其原因,她说在站台上时,总是控制不住产生想跳下去的念头,为此感到很害怕。同事反映,工作时总是发呆,做事丢三落四,很少与人交流。现在基本上不去上班了,整天呆在家里。原来母女感情很深,可现在当母亲生病或不舒服时,关心体贴的话越来越少,变得疏远和冷淡。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却总说自己肚子不舒服,也说不清具体地方和怎么不舒服。做事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也变得懒散,对梳妆、打扮也不像过去那样认真,但对家中的门窗是否关好特别关注,尤其在晚上总是要检查多遍才行。劝其来心理咨询,说自己又没精神病,干吗去看心理咨询。这次是说来进行健康咨询,才勉强前来。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1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2自知力障碍。3社会功能严重受损。4病程持续时间为半年。5能够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5.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唯一的10岁儿子和班里多名学生,我不敢相信,几分钟的时间我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地震后这些天,我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丈夫、家人、同事,不知哪来的力量,在几乎不吃、不喝、不睡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失去爱子,心如刀绞,儿子的样子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儿子很可爱,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儿子亲手绘制了贺卡,放在了我的桌上。那天中午儿子在睡觉,是我把他喊醒的,催他去上学,如果让儿子晚点去学校,儿子就不会死,如果我送儿子去上学,儿子也不一定死,如果让儿子留下来陪自己,儿子根本就不会死。想到这些我更痛苦。我已经决定今后不再当老师了,我不知道怎样面对剩下的学生,现在看到房子就想到地震,看到孩子就想到儿子,晚上无法入睡。内心极度恐惧,有车经过都以为发生余震了,总感觉地在晃动,不敢到墙边去,非常强的无助感。现在情绪非常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有什么兴趣,每天就是机械地执行校长和家人的指示,记忆很差,很多事都需要别人多次提醒,这学期开学后已不能授课。自己知道地震过去了,应该早点摆脱地震的影响,但是摆脱不了。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勤劳,有10年教龄,目前为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与儿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丈夫的关系良好,性格内向,为人做事谨小慎微,地震中失去儿子和多名学生。求助者身体健康,地震后坚持住在帐篷中,不愿意住活动板房。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恐惧使用了冲击疗法,请简述其基本过程。【答案】(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2)签订治疗协议。(3)治疗工作准备。(4)实施冲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