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世界当代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4B1029课程名称(COURSETITLE)世界当代史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专业必修课学分(CREDIT)4.5学时(CONTACT HOURS)64先修课程(PRE-COURSE)世界现代史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适用专业历史学课程简介:世界当代史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二战以来的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 区域、不同阵营的开展情况的探讨分析,形成具有规律性的认识,该课题是历史学(师范)专业 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二战后新国际格局的建立、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开展、二战 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展、两级格局的瓦解、多元化国际格局开展趋向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世界当代历史的开展特征有基本的了解,对各个时期 不同制度的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规律性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 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中国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 完整地世界通史系统性知识体系,为中学历史教学及其他文化事业开展提供知识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掌握世界当代历史的基础知识、文献资料、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其基本脉络 和线索、特点;熟悉当代世界开展进程中各国的重要人物、事件、制度变迁、国际关系及政治、 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常识。2 .进一步提升客观、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当代世界历史开展进 程中各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制度建设问题、社会政治问题以及国际秩序建设问题、国际格局 走向问题、南北问题、南南问题等,能够根据文献资料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3 .具有自我学习和持续开展的能力,能够关注国内外世界当代史学科的研究动态, 不断更新学科知识,适应社会开展需求。4 .进一步提升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能够通过分组研讨活动中的学科文献资料阅读、报告 撰写、汇报交流等环节,提升团队合作意识,胜任团队角色。5 .具有为崛起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够全面 、客观的了解当代世界历史的开展,珍惜当下,面向未来。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的课程 丽2课程 邱示3课程 甑4课程 甑5毕业 要求3毕业要求指标点3.1H毕业要求指标点3.2H毕业要求指标点3.3HL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指标点7.1M毕业要求指标点7.2M毕业要求 指标点8毕业要求指标点8.1M毕业要求指标点8.2M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同依罗马条约、布鲁塞尔条约、三弟恢、戴高乐知识单元对应课 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战后初期世 界新格局的 确立与国际 关系世界两 极格局的形 成课程目 标 1、2、 41 .世界经济经统一性的加强: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2 .世界政治新格局:雅尔塔体系、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联 合国3 .战后国际关系:五国和约、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4 ,两极格局的形成:遏制政策、冷战、巅枇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学生抓住战后初期也 局的三条主线,掌握各条 要知识点,并归纳其特征 讨论过程中,分析形成这 后的深层次原因,加深对 局的全面认识。战后初期世 界各主要国 家的开展课程目 标 1、2、 3、51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苏共二十大 、1956年波兰事件、1956年匈牙利事件2 .资本主义国家的开展:农地改革、呼械I气/喻撕坦主义”、 社会市场经济、1946年国民保险法、1946年同限薪除为、 “莫内诩'公平觎'、魁脱哈特莱法劫、麦铮易主义、中间道路、 “布朗案,、抵抗公共汽车运动、小石城事件3 .民族独立国家的开展:蒙巴顿方案、圆桌会议协/、巴糖坦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非洲年”、猪湾事件、“加勒比学生通过学习战后也 各主要国家开展过推 要知识点,能够比拟各匡 重点,比照社会主义国家 义国家以及被殖民匡 展的异同,讨论并分析造 同的原因,能够深刻体会 进造成的后果,明白中国 图治的根本原因,激发学 国的远大目标。两极格局向 多极化的发 展课程目 标 1、2、 3、51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苏联1956年10月宣言、“三和嫌、觉白 营闹才嗷烈日涅夫主理、“新思维”2 东西方关系的变动:“艾森豪威尔主义”、“约翰逊主义,、,喻嘶西 义'、第二波林危机戴维营会谈J楠增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核不扩 散条约、葛拉斯堡罗会谈、美苏关系基本原贝5、尼克松主义、”加 交'、“卡特主义,、“星球大战1戕、篌苏关系基本原那么、欧洲平安与合 作会议、里根主义、3 .多极化格局的出现:欧共体、舒曼计划、欧洲煤钢共这一局部的内容主空 界格局的变化,因此学a 的知识是社会主义径 的变化,资本主义阵营斗 的调整,以及亚非拉国多 展与团结奋斗,在此过程 应该通过大量的课后 堂讨论,分析东西方阵1 生变化的历史原因,第三 崛起的力量源泉以及向多极化的根本所在等主义、新东方政策、新日美平安条约、亚非会议、“万隆精神”、不结盟运动、三足鼎立的美、日、欧、七十七 国集团而明白中国革命曾在全 大背景下求生存、谋发 之处。20 世纪 60-90年代 世界各主 要国家的开展课程目 标 1、2、 3、51 .资本主义国家的开展:“新边疆”政策、“伟大社 会”纲领、黑人民权运动、黑人“占座”运动、马丁路 德金,瓣初策、'畸住把咪尊牛、“里 才醉次'第m蟒丁铮耨状舞戏、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变动:“玉米运动”、新经济体 制及通妙/聊组八一九”事变、“七七宪章、德国统一条约、俄骊休耕法总鳍权制”、波兰“休克疗法”、3 .亚非拉开展中国家:丝舱朝沪、东南亚国家联盟、曼 用铮'、'蝌日战争、,幼皤协说、咱色革命石端出融织、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全球 国家谋求本国开展的政 路展开,要求学生在纵 国开展特征的同时,又 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横向H 而对这种不同的开展:科学地分析,讨论国情 间的关系,理解中国发 中本土因素的重要意义战后科技文 化的开展目 、-4 程L 课标51 .当代科学技术开展的特征:学科林立、相互交叉、高 新技术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大科学时代、科技与生产转 化的加速、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 术、生物技术、激光纳米技术、农业新技术、自动化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医疗新技术、产业革命、科技与社会生活 的改变、科技与环境2 .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主义、萨特、结构主义、“巴黎五巨头”、科学哲学、现代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全球观、计量史学、人口史 学、年鉴派史学、“哲学文学二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愤怒的青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战后科技文化的开展体 个领域,涉及社会生活 落,对全球人民的生存 生了极大的影响,学生 些科技文化的内容与 同时,还要对人文社会科 进行了解,并且通过讨论 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 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 的影响,进而理解全球 开展的关系。U!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战后世界新 格局确实立 与国际关系 世界两极格 局的形成课程目标1、2、4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期中考查、 期末考试总体描述具体分为:平时成绩40%战后初期世 界各主要国 家的开展课程目标1、2、3、5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期中考查、(包含课堂 提问5%、课堂讨 论期末考试5%、课后作业、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两极格局向 多极化的发 展课程目标1、2、3、5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期中考查、 期末考试20%、期中考查10% 等)期末考试:60%20世纪 60-90年代 世界各主要 国家的开展课程目标1、2、3、5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期中考查、 期末考试注意:评价标准战后科技文 化的开展课程目标1、4、5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建议教材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 版社,2013.(-)主要参考书.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6.1 .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13分册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996、 1996.2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1945-2000(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710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1995、1995、1996.4 .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6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开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8 .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