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全国通用.doc

    • 资源ID:46348450       资源大小:4.32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全国通用.doc

    【大高考】(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物理 专题十二 实验与探究(全国通用)考点一基本仪器的使用1(2015·海南单科,11,6分)(难度)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cm,高度为_mm.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为d12 mm4× mm12.20 mm1.220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h6.5 mm36.1×0.01 mm6.861 mm答案(1)1.2206.86122014·福建理综,19(1),6分(难度)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cm和_mm.解析毫米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一位,其读数为60.10 cm;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要估读,读数为4 mm10×0.02 mm4.20 mm.答案60.104.2032014·重庆理综,6(1)(难度)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 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 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2所示,读数为_V,说明_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_(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解析由题图2可知,直流50 V挡的最小分度为1 V,故按“十分之一”估读法可知读数应为11.5 V左右由于测得的电压基本等于蓄电池电动势的标称值,说明a、c两点与电源之间是通路,只能是此电池之外的保险丝、开关、小灯中出现了断路故障,但故障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同理可知,两表笔接c、b时测得结果仍等于电源电动势,说明多用表、开关、保险丝、蓄电池形成了一闭合回路,故只能是与多用表并联的小灯发生了断路故障答案11.5(11.211.8之间的值均可)蓄电池小灯42014·广东理综,34(1),8分(难度)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R0为保护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用电压表测量A、B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 V挡,示数如图(b),电压值为_V.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应先置于_端要使输出电压U变大,滑片P应向_端滑动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_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解析由图(b)知电压表03 V挡的最小分度为0.1 V,故由“十分之一”估读法可得读数为1.30 V.因外电路并联在AP间,要使外电路接通时获得的电压最小以保证电路安全,应使滑片P先置于A端输出电压U等于A、P间的电压,故P向B端滑动时A、P间分得的电压增大,输出电压增大当P滑到B端时,若输出电路所接负载的阻值极小,则电源就有可能被短路答案1.30AB短路5(2013·新课标全国,23,8分)(难度)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 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 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调零点(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k和_ 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 k.(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电阻“×1 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 k.解析(1)多用电表欧姆挡调零的方法是先把红、黑表笔短接,再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满偏(2)多用电表内部电池的正极与黑表笔相连,要保证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故红表笔和“1”端相连(3)多用电表指针指向“15”,挡位“1 k”,故多用电表的读数为15.0 k;电压表读数时要估读,读数为3.60 V.(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故多用电表的读数即为电压表内阻(5)由题图(b)知,此时多用电表指针指向中值,故此时内、外电阻均为15 k,此时的电压表示数为3.60 V360 VEE解得E9.00 V答案(1)短接(2)1(3)15.03.60(4)12.0(5)9.0015.06(2012·课标,22,5分)(难度)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mm,图(b)所示读数为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mm.解析依据螺旋测微器读数的基本原理,0.5毫米以上的值在主尺上读出,而在螺旋尺上要估读到千分之一毫米,则图(a)读数为0.010 mm,图(b)读数为6.870 mm.答案0.010(0.009或0.011也对)6.870(6.869或6.871也对)6.860(6.8586.862)考点二力学实验1(2015·新课标全国,22,6分)(难度)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 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 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 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序号12345m(kg)1.801.751.851.751.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 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 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2)由图(b)可知托盘称量程为10 kg,指针所指的示数为1.40 kg(4)由多次测出的m值,利用平均值可求m1.81 kg.而模拟器的重力为Gm0g9.8 N,所以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FNmgm0g7.94 N;根据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即7.94 N(1.401.00)×9.8 N,解得v1.4 m/s.答案(2)1.40(4)7.91.42(2015·新课标全国,22,6分)(难度)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 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解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a3.25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C1.79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 gcos ,所以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答案(1)3.251.79(2)C3(2015·浙江理综,21,10分)(难度)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图1(1)图1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用字母表示)图2(2)某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2所示的两条纸带和.纸带_的加速度大(填“”或“”),其加速度大小为_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般采用重锤自由落体运动,使用纸带法测速度,所以要用到重锤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即A、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一般以小车为研究对象,需改变小车质量,要用到纸带法测加速度,所以需要电火花计时器、小车、钩码,即B、D、E.(2)纸带相邻相等时间位移之差x10.1 cm,而纸带的x20.05 cm,由a可知纸带加速度大,且可算得a m/s22.5 m/s2.答案(1)ABBDE(2)(2.5±0.2) m/s242015·重庆理综,6(1),6分(难度)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 0.4 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cm(g取10 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 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解析(1)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则xgt2,解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t.当t0.4 s时,xgt2×10×0.42 m0.8 m80 cm,即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80 cm;由于t,故每个时间间隔内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不相等(2)因电流表的内阻与Rx相当,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c点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知UI图象的斜率代表电阻,求得Rx4.1 .由题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Rx会减小为保持Rx两端的电压为10 V,由串并联电路的知识知,RW的滑片应向M端调节当风速为零时,b、d两点为等电势点,即Ubd0;当风速逐渐增大时,气流中的Rx逐渐减小,Rx中的电流增大,d点的电势降低,要满足题目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要,求“”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b点和d点答案(1)80不相等(2)c4.1(4.04.2)减小Mbd52015·福建理综,19(1),6分(难度)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_cm;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由乙图知,读数为14.66 cm,所以弹簧伸长(14.667.73)cm6.93 cm;若随意增减砝码,会作图不方便,有可能会超出弹簧形变范围,所以应逐一增挂钩码,选项A正确.由图知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是因为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答案6.93A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62015·四川理综,8(1),6分(难度)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解析刻度尺示数为25.85 cm,注意估读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等于此时钩码的重力,即F2mg0.98 N由于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因此要得到伸长量,还需要测量弹簧原长答案25.850.98弹簧原长7(2015·安徽理综,21,6分)(难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_;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比较_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解析此步骤中应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结合的操作,中横线应填写: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比较F与F3的大小,方向是否一致,故中横线应填写F和F3答案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F和F382015·广东理综,34(1),8分(难度)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_(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_,_,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_(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_解析为了使纸带打下的点多一些,竖直提起悬吊重物的纸带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下端,且应先接通电流,再释放纸带,使重物自由下落重物下落是匀加速运动,故应选“b”来计算重力加速度;重物下落过程中系统受重力,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力等答案靠近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纸带b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9(2015·山东理综,21,10分)(难度)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N)00.501.001.502.002.50l(cm)l010.9712.0213.0013.9815.05找出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 O.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cm.(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OA的大小为_N.(3)根据给出的标度,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4)通过比较F与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解析(1)做出Fl图象,如图甲所示,求得直线的截距即为l0,可得l010.0 cm(2)可计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 N/m50 N/m若OA6.00 cm,OB7.60 cm,则橡皮筋的弹力为Fkx50×(6.007.6010.00)×102 N1.80 N则此时FOAF1.80 N(3)FOBFOA1.80 N,两力的合力F如图乙所示(4)通过比较F和FO O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1)10.0(9.8、9.9、10.1均正确)(2)1.80(1.701.90均正确)(3)如图乙所示(4)FO O10(2015·江苏单科,11,10分)(难度)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图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2所示图2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位置12345678v(cm/s)24.533.837.8_39.539.839.839.8(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和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_解析(1)在实验时,应用手捏住纸带上端,保持静止,再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然后迅速释放纸带,故做法不对的是C、D,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C、D.(2)由v可求v4 m/s39.0 cm/s.(3)由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可知,磁铁下落的速度逐渐增大,最后匀速下落,所受阻力逐渐增大到大小等于重力(4)实验结果表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而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答案(1)CD(2)39.0(3)逐渐增大到39.8 cm/s且增加的越来越慢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11(2014·大纲全国,22,6分)(难度)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 m/s2.单位:cmx1x2x3x4hs10.7615.0519.3423.6548.0080.00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物块的加速度a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2)因为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解析(1)根据“逐差法”可得物块的加速度为am/s24.30 m/s2.(2)假设斜面光滑,对物块受力分析可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gsin g9.80×m/s25.88 m/s2.根据aa可知斜面是粗糙的答案(1)4.30(填“4.29”或“4.31”同样给分)(2)物块加速度小于g5.88 m/s2(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12(2014·新课标全国,23,9分)(难度)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起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起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 60, 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56.043.633.828.8(m/N)0.006 10.01790.022 90.029 60.034 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2)以n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n图象(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N/m.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有:Fk(xx0),得k81.7 N/m,则0.012 2 m/N.(2)-n图象如图所示(3)由-n图象可得图线的斜率为5.72×104 m/N,则有5.72×104n,整理得k;由题中给的数据可得圈数n与弹簧自由长度间的关系为n4.97×102l0,代入k得kN/m.答案(1)81.70.012 2(2)见解析图(3)(在之间均同样给分)(在之间均同样给分)13(2014·浙江理综,21,10分)(难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cm.(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表1数据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表1解析(1)考查读数问题,精确度为0.1 cm,还需估读一位;(2)由Fkx可得k;弹簧串联时两弹簧上的力都与外力相等,k1 N/m12.5 N/m.同样应用胡克定律可求出k2.答案(1)16.00(2)12.50能14(2014·新课标全国,22,6分)(难度)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解析(1)由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质量的关系图可知,描的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者为非线性关系(2)由关系图可知,当钩码质量不为零,即小车受到一定的拉力时,其加速度为零,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使得小车受的合力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分别对小车和钩码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和mgFma,解得F,可知当Mm时,Fmg.因此,平衡摩擦力后,再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就可以直接以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答案(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152014·天津理综,9(2),14分(难度)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填字母代号)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更清晰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填字母代号)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解析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用天平测量钩码质量;需要刻度尺测量小车位移细线必须与木板平行,才能使小车受到绳的拉力即为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选项D正确小车运动加速度与合外力大小有关,即a.当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小车的合外力较大,其加速度也较大,所以可用增加小车质量M的方法来减小小车的加速度,故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砝码(或钩码)本小题A、B选项不是造成题述误差的原因;如果平衡摩擦力不够,会损失一部分机械能,从而使小车的动能值变小由于钩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所以钩码也有一定加速度,因此钩码的重力大于细绳拉力答案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D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CD162014·广东理综,34(2),10分(难度)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N/m(g取9.80 m/s2).砝码质量(g)50100150弹簧长度(cm)8.627.636.66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重复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c)由图可知,v与x成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成正比解析根据题表中数据和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50 N/m;为了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应保证导轨光滑,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相等;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滑块的动能增加,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由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可知,v与x成正比关系;根据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得:Epmv2,又v与x成正比,则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压缩量x的二次方成正比答案49.550.5相等滑动的动能正比x2172014·安徽理综,21(),8分(难度)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 cm,y2为45.0 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 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 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为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解析(1)安装斜槽轨道时,必须使其末端保持水平,保证小球离开轨道后水平飞出为了描下轨迹上的多个点,实验须重复多次,但每次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必须相同,所以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描绘轨迹时,应该用平滑的曲线把描的点连接起来选项a、c正确(2)若轨迹为抛物线,则轨迹方程为ykx2,即y与x2成正比,选项c正确(3)设从O运动到A、B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A、tB,由ygt2得tA0.1 s,tB0.3 sv0 m/s2.0 m/s由机械能守恒得:mvmgy3mv得vC4.0 m/s答案(1)ac(2)c(3)2.04.0182014·重庆理综,6(2),10分(难度)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 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的拉力大小FTP和F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加10 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FTP、F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实验可知:曲线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_cm,该曲线为_(选填:FTP或FTQ)的曲线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在曲线、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FT0_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FT0_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全国通用.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