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半年工作报告 (2) .doc

    • 资源ID:46379467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半年工作报告 (2) .doc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半年工作报告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动力,大力实施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人才聚集、公务员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六项工程,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两项改革,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的稳定。今年1-6月份,预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实现5.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54%;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2.0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5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7%,控制在省下达的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71.9%。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制定了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推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提质量、求创新、上台阶。二是进一步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开展了创业服务进高校、进社区、进高墙(监狱)、进军营和乡下行等“四进一下乡”专项活动,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全市创业培训完成7000人,帮助成功创业1000人。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放贷力度,上半年,全市共发放贷款3.8亿元,直接扶持8588人创业,间接带动了1.8万人实现就业。向省厅推荐上报了河北科技大学等23家创业帮扶定点服务机构,全市定点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467户,提供就业岗位1401个。三是强化就业服务。1-6月份,全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共举办招聘会240场,累计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7.8万个。四是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进社区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163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845个,省级达标社区40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1个。为1.7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发放“双节”救助资金666.68万元。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166.89万元。五是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了“春风行动”,共举办招聘会109场,提供就业岗位12.9万个。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和返乡农民工提供“一对一”创业指导和分类创业服务,开办创业专题讲座23场,受益群众达8000多人。 (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力促登记失业率为零。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上半年全市无一名择业期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为年底实现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毕业生实名制信息管理。依托高校毕业生三级实名制信息数据库和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每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监测,实时跟踪就业状态。二是努力拓展就业空间。充分发挥千名岗位信息员队伍作用,上半年共征集岗位7.5万个。鼓励大型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上半年大型企业接收毕业生1246人。征集“三支一扶”计划岗位100个,“大学生村医”计划岗位94个,开发社区(乡镇)基层管理岗位安置毕业生126人。三是狠抓政策落实。上半年,共兑付中小企业社保补贴资金26万元,兑付大型企业一次性就业补助资金3.2万元,受惠企业29余家。四是强化服务举措。开展了以岗位招聘进校园、创业扶持进校园、政策宣传进校园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进校园”活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攻坚行动”。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3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9.2万个。对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零就业家庭和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截至6月30日,全市各公共就业服务人才机构受理求职登记1285人,推荐就业1277人。 (三)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为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努力减轻城镇居民大病负担,在充分调研、科学测算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xx市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7月1日我市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二是做好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通过落实政策,切实做好城中村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通过加强协调督导,重点抓好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通过开展“春雨行动”,推进中小微企业参加工伤保险;通过开展“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促进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预计到6月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0万人,当年累计净增参保人数达到4.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9.3万人的5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万人,当年累计净增达到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6.9万人的8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0.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271.5万人的99.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9.9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0.3万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达到3.5亿元。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连续第九年调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为1723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启动实施后,居民大病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8万元,加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12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0万元。四是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对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专项检查,保证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平稳运行。五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制发卡工作。截至6月底,我市已采集信息375万条,完成制卡156万张,发卡122万张。 (四)实施人才聚集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xx市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6月15日,在正定XX县区举办了xx市技能振兴活动开幕式,我市技能振兴专项活动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完成4.5万人。新培养高级工8900人,技师、高级技师75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万人的64%。“燕赵金蓝领培训计划”培训1425人。职业技能鉴定完成5.5万人。二是不断加大专家队伍建设力度。为加强基层建设年建设,印发了2013年xx市基层建设年百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市397个帮扶村技术需求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组织我市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开展了“围绕打好四大攻坚战献良策、做贡献”活动,提出了一大批质量高、针对性强的建议和对策。上半年,共向省厅推荐“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XX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2名,优秀专家出国培训人选14名,省人才培养经费人选8人,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资助人选3人。推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2家。三是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今年1-6月,共引进人才1.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43人,博士22人,硕士321人。四是人事考试工作进一步规范。上半年共组织了10项各类职称考试,涉及考生8.9万人。五是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完成22个外国专家项目,共计聘请专家21名。 (五)实施公务员队伍建设工程,着力改善发展环境。一是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试点单位市水务局、市城乡规划局沟通,做好了公务员登记管理软件的调试工作,为今后大规模推广使用做好前期准备。办理公务员正常登记手续200人,办理公务员任职备案手续282人。二是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圆满完成2013年省市县乡四级联考工作,共计2.06万人参加考试,679人进入考察、录用阶段。三是完善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结合我市实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的方案(石人社字201247号)。完成了全市49个行政机关、24个县(市)区政府机关及226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年度考核工作。圆满完成了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推荐工作。开展了第十三届“xx市青年五四奖章”评选表彰活动,确定了23名候选人。四是加强公务员培训。举办了四期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培训学员405人。举办了一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专题研讨班,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经济管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共计67人参加了培训。 (六)实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全面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开展了“企事业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规范年”活动和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加快建立统一完整的劳动用工备案信息数据库,在全市推行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和联网核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174户企业纳入到我市劳动用工备案系统,备案职工49万人。二是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加强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在全市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就业准入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三项专项监察活动。主动检查用人单位3891家,涉及劳动者15万人,补签劳动合同2万份,为1万人补缴社会保险费321万元,为3万名劳动者追讨工资2.9亿元。4月22日人社部在我市劳动监察大队召开了全国劳动监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座谈会,对我市两网化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52件,涉及劳动者人数2033人,结案1541件。接待群众来访1247批次,处理群众来信121件,受理和承办各类信访事项78件,均做到了及时反馈、妥善处理,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七)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一是加强事业单位人事计划管理。将有空编或新成立单位全部纳入公开招聘范围,加大了县(市)区公开招聘力度,全市共申报事业单位招聘计划1681人。按照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石教2012120号),批准了2013年度市直属中小学代课教师选聘计划,目前选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二是完成了全市31个事业单位98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双肩挑”审批工作。对全市事业单位17.7万人进行了年度考核。三是进一步规范职称管理。对外地调入我市119名专业技术人员认定了高、中级任职资格。为5000余名2011年度高、中级职称评审合格人员办理发放了资格证书。共发放各类考试资格证书1.2万多册。四是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了2012年度160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的安置培训任务。为全市1400多名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发放退役金6000多万元。为4500余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身体健康体检,发放生活补贴和养老金补贴3270万元。 (八)深化工资收入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一是进一步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召开了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部署暨“百日行动”启动仪式,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截止到6月份,全市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1.3万家,建制率达到98%;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7%。二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完善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绩效工资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控机制,适当提高了8所收入水平较高医院的绩效总量水平,解决了市属22所重点中学和中高等院校实际收入下降的问题。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达到年人均29800元,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水平达到年人均32000元。三是继续深化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成了全市机关公务员津补贴水平调查摸底工作。进行了第三次企业薪酬和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工作,完成了各项数据收集、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完成了公安、森林公安、劳动教养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工资套改的相关准备工作。 (九)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一是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周本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的重要讲话。开展了“我为石家庄人社工作发展献良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02条。分别到湖南长沙、成都对当地人社局的先进做法进行了对标调研和学习,形成了11个专题调研报告。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关于落实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人社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形成了“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三是狠抓作风建设。召开了全局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会,提出了“牢固树立六种意识,努力提升六种能力”的目标,在全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作风纪律整顿,全局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团结干事、齐心创业的良好氛围。召开了局民主评议整改工作专题会议,对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树立了人社部门的良好形象。四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去年优化的基础上,对行政审批和监管事项进行了再次清理,拟将1项非行政许可转为监管事项,保留1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和70项行政监管事项。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市城乡每年新成长劳动力中在我市就业约15万人,而城镇每年新增岗位约12万个,就业缺口在3万个左右。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全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二)中小微企业工伤保险参保率低。部分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餐饮服务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缺乏参保的主动性,整体参保率较低。 (三)引智资金不足。目前,市政府每年拨付20万元引智配套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聘请外国专家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但随着引智项目的增加和引智需求的增大,现有引智配套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引智工作的需要。目前配套经费在农业等投入较低的行业发挥作用较明显,对于工业制造业等投资大的企业作用较小。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继续深化创业就业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创业帮扶工程。通过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创业专家指导、资金支持、创业实训等多种途径,帮助创业者增强创业信心,提升创业能力。二是抓好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建设。积极协调和借助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创立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实训基地实训培训1200人,创业孵化园入驻400人。三是修改完善我市全民创业工作目标考核奖励办法,督导各县(市)区全面落实全民创业考核工作目标。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针对重点群体扎实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管理和及时帮扶工作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按照省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六是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2013届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率为零。一是狠抓政策落实。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年来本市制定出台的中小企业社保补贴、大型企业一次性就业补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次性创业补助等政策措施。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二是强化实名制管理。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动态数据库作用,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时跟踪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及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培训、“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等服务。三是拓展就业空间。与大型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深度合作,将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在市区全面推广楼宇就业模式,实现楼宇岗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需求有效对接。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医”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大力开发社区(乡镇)基层管理岗位。四是强化服务举措。大力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及时为求职登记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对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确保48小时实现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力度,下半年全市举办不少于300场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大力优化毕业生创业政策环境,发挥好省会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孵化园的作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三)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继续认真做好我市城中村居民参保工作和社会保险法实施前企业职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市级统筹和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加强纳入市级统筹后就医和基金管理,提升运行质量,防范基金风险。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基础上,年底前按计划将第二批县(市)纳入市级统筹范围。三是协调推进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工作。积极做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的各项准备工作,实施工伤保险全覆盖工程,全面推进扩面工作,全面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落实好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工作,确保失业保险金足额发放。四是强化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继续做好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项检查工作。对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运行情况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做好9月份审计署对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迎审工作。 (四)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我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急需高层次人才的行业或部门,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引进政策。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搞好2013年度XX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的选拔工作。会同基层建设年活动办公室,配合省厅全面搞好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三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燕赵金蓝领培训计划”,力争完成省厅下达任务目标。以全市开展技能振兴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着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全年鉴定人数力争达到6.5万人。四是加快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认真做好职称评审工作,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能评价制度。积极审慎地做好各项人事考试工作,确保人事考试安全。五是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计划完成8个引智项目,同时,做好2013年引智项目的申报工作。 (五)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人事计划的审批原则和程序,加强政府机关增人管理。配合市委组织部积极稳妥推进市直部门科级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做好2013年度公务员录用省市县乡四级联考工作的考察录用工作。进一步加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下半年计划组织两期面试考官培训班。继续把优化发展环境情况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平时考核工作。认真做好政府系统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符合条件人员的登记工作。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系统公务员表彰奖励和培训工作。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加强对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计划的管理。继续做好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分级及“双肩挑”人员审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和完善事业单位科学设岗和全员聘用工作。做好2013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继续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安置政策,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完成安置任务。认真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六)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推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与完善。积极推动建立企业薪酬和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制度。推动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加强调研,待国家政策出台后,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开展公安、森林公安、劳教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工资套改工作。二是深入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进一步加大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的督导,对违反绩效工资政策行为进行坚决查处。适当时机召开绩效工资考核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指导与调控。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加强对企业落实工资增长政策的监督检查,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力争实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持续快速增长。 (七)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继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小微企业用工行为规范管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做好并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劳动用工备案工作。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人社部、省人社厅关于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相关规定,制定我市劳务派遣管理具体办法。三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按照国家人社部和省厅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两网化”管理,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效能,推动乡镇两网化管理工作进程。年底前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集中治理工资拖欠行为。四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重点围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特殊群体问题开展工作,下大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对重点人员稳控。深入开展矛盾排查纠纷摸排活动,落实领导包案、重大问题挂牌督办机制。认真办理省、市交办的信访案件,做到不积压、不拖延,按时办结。 (八)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性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大力加强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全市社会保险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推广使用。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信息查询功能。适时启动企业工伤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县(市)、区推广。三是加快社保卡制发卡进度。加快推进各类参保人群的信息采集,按照“急用为先”的原则,有序开展制卡发卡工作,优先启动医保市级统筹县参保人群的制发卡工作。继续加强社保卡应用平台和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各系统功能。 (九)进一步深化政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重点部位、重点监控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以促进效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和查纠突出问题为重点,抓好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勤政廉政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内容总结(1)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放贷力度,上半年,全市共发放贷款3.8亿元,直接扶持8588人创业,间接带动了1.8万人实现就业(2)截至6月底,我市已采集信息375万条,完成制卡156万张,发卡122万张(3)继续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安置政策,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完成安置任务(4)推动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加强调研,待国家政策出台后,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半年工作报告 (2) .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