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工艺流程解题策略 课件.pptx
工艺流程解题策略,方法的传授不可以一次完成,需要有心人不断去揣摩内化,年年题相似 岁岁坑不同 跳出题海 构建思维模型 以不变应万变,一、工艺流程必备知识,工艺流程题分为三大部分,原料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分离提纯,(一)原料预处理,1、研磨、粉碎、喷洒、雾化: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 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增大接触面积:固体粉碎、研磨; 液体喷洒; 气体用多孔分散器等2、浸出(即浸取/溶解):向固体中加入适量溶剂,使可溶性的物质溶解或反应进入溶液。 (1) 水浸:用水溶解,使原料变成离子进入溶液。(2) 酸浸:用酸溶解使固体变成可溶性的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3) 碱浸:用碱溶解除去杂质或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或油污(酯)。例如: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 铝、二氧化硅等。(4) 醇浸:提取有机物。3、浸出率(浸取率):实际浸取量与理论浸取量的比值 。 提高浸出率的方法:适当升温(加热)、搅拌、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酸、碱)的浓度。4、灼烧(焙烧、煅烧):改变固体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使其可溶于酸碱或水,或使固体物质在 高 温下氧化、分解。 如:金属硫化物,使S元素SO2 ,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灼烧就目的是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盐。,(二)核心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的控制,1、控制体系的温度(1) 加热或高温:加速溶解、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移动。(2) 保持低温:防止某物质在某温度时挥发、分解。(3) 控范围: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 温度过高:a、会分解 (如:NaHCO3、NH4HCO3、H2O2、HNO3(浓)等) b、会挥发 (如:醋酸、HCl、液溴、乙醇等) c、 浸出率(产率)会降低 d、I2 会升华 e、催化剂逐渐失活2、控体系的环境氛围(1) 干燥的酸性气流氛围:制备无水晶体时抑制水解并带走因分解产生的水汽。如:在 干燥的HCl 气流中制备无水FeCl3晶体。(2) 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Fe 粉防止 Fe2+被氧化。3、加过量试剂:使反应进行完全(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1、调pH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过滤除去; 调节 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 H反应,使溶液 pH 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如:Cu2溶液中混有Fe3,可加入 CuO、Cu(OH)2、CuCO3、Cu2(OH)2CO3 来调节溶液 的 pH 值,使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转化为 Fe(OH)3沉淀而除去。,(三)产品分离提纯,2、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适用于只有一种溶质)3、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易水解的物质或含结晶水的化合物(适用于只有一种溶质)。如:KNO3、FeCl3、CuSO45H2O。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主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是杂质(或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杂质,如:Ca(OH)2)。 例:KNO3(Na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是主体(滤渣),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杂质(滤液)(此类问题要注意分清保留的主体是滤液还是滤渣) 例:NaCl (KNO3):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杂质留在母液中) 。6、重结晶(冷却结晶):将晶体溶于溶剂,又重新从溶液中结晶的过程 利用混合物(一般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溶剂中溶解度不同。,7、其他(1)趁热过滤的目的:过滤一种晶体的过程中,防止因降温而析出另一种晶体杂质,影响产品的纯度。 如:NaCl (KNO3);(2)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是什么)? 洗去晶体表面吸附的可溶性的杂质离子 (Na、Cl等),(3)洗涤沉淀的方法是什么?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 23 次(4)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硫酸钡表面附着Cl-)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先加稀 HNO3 再加AgNO3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5)用特定试剂洗涤晶体a、冰水洗涤晶体:既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又能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因溶解而损耗。b、NaClO3(KCl):用饱和NaClO3溶液洗涤。用物质本身的饱和溶液洗涤可以使因溶解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离子效应),c、有机溶剂洗涤晶体:既能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而损失,又能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和可溶性的杂质,有机溶剂易挥发,晶体容易干燥。例如:乙醇。实例:用酒精洗涤硫酸亚铁铵晶体 a:既降低晶体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b:可以除去表面的水分,c:酒精易挥发,易干燥。,(6)减压蒸发(蒸馏/干燥):减压,水的沸点降低,低于晶体的分解温度,可 以防止晶体分解(7)离子的检验方法:取、加、若、则。 以SO42的检验为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42。,例1工业上利用电镀污泥(主要含有Fe2O3、CuO、Cr2O3及部分难溶杂质)回收铜和铬等金属,回收流程如下:,已知部分物质沉淀的pH及Ca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2) 为了除去 CaSO4,将浊液加 热到 80 _。(操作),趁热过滤防止降温杂质析出,影响产品纯度防止降温产品析出造成损失,趁热过滤,例2:,2 Fe3+ + 2 OH = 2 Fe2+ + O2 + 2H+,从图1可知,020 min,4050,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应该加快; 但是50时,温度升高羟基自由基发生猝灭(或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导致c(OH)下降,所以,温度从40上升到50,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2分),例3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某工厂生产亚氯酸钠的主要流程如下: (4)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上述生产中由NaClO2溶液得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填字母序号)。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重结晶,B E D,例4、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按下列流程进行制取摩尔(NH4)2SO4FeSO46H2O的实验:,问题:反应后的溶液经蒸发等操作所得固体,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解析:由于莫尔盐属于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用乙醇洗涤可以降低莫尔盐因为溶解而造成损失;其次,由于水易溶于乙醇,用乙醇可以除去水,并把可晶体表面的杂质“冲走”;另外,酒精易挥发,很容易使晶体保持干燥。,可降低莫尔盐因为溶解而造成损失;可除去表面的水分和一些杂质;酒精易挥发,晶体容易干燥。,例5:,4.7,Al(OH)3、Fe(OH)3,升温结晶,得到硫酸镁晶体,分离后,再将母液降温结晶,分离得到硼酸晶体,例6: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可由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有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CoCl2,问题:实验操作“操作1”为_、_、过滤和减压烘干;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解析:减压,水的沸点降低,而晶体的分解温度高于减压后水的沸点温度,在除去水的同时,可以防止晶体分解。,原料(固体混合物),浸出,过滤,除杂,分离得产品,沉淀剂、氧化剂、还原剂、萃取剂、酸溶液、碱溶液、酸碱调PH,滤渣,酸溶液、碱溶液、氧化剂、还原剂,试剂选择、陌生方程式书写、速率平衡、实验操作,影响浸出(速)率的因素,滤渣的成分,基本分离除杂操作(沉淀、结晶、萃取分液),二、工艺流程题结构特点和考察要点,1、粗读题头-懂“目的”(粗读题头的文字描述,明确原料成分和生产目的),三、读题技巧-三步一回头,2、略看流程-建“印象”(心中建立流程的大体走向,判断工艺复杂与否),4、细读流程-思“转化”(结合设问回头细读流程,按要求填空),3、速读设问-拿“分数”(与流程无关的的空先填上,再做与流程、信息有关的题目),例7,四、典例分析,+3,NaOH溶液;Na2CO3溶液,Cl2,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2NaOH+H2O2+2ClO22NaClO2+O2+2H2O,1:2,O2,1gNaClO2的物质的量,1/90.5 mol,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aClO2Cl4e,Cl22Cl2e,1.57,防止思维定势,看操作断产物,例8,+3,Al(OH)3 CoCO3 Li2SO4,2Al+2OH+2H2O2AlO2+3H2,2LiCoO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4H2O,2H2O2,2H2O+O2,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CO2+H2O,课堂小结,1、粗读题头-懂“目的”2、略看流程-建“印象”2、速读设问-拿“分数”3、细读流程-思“转化”,一、读题技巧,(三看),看”箭头进出”:(理解反应物、生成物、回收、循环等概念),看”操作方法”:区分物理过程还是化学变化,以此判断产物(物理操作:蒸馏、结晶、过滤、分液等),看”中心元素走向”:(建立相关产物转化关系模型),关注价态变化:(非)氧还,转化关系,先关注首尾全局,再关注中间环节先关注元素走向,再关注价态变化,二、思路强化,1、关注流程中”箭头”的指引作用。2、体会流程中“操作”的提示作用。3、建立”结合流程、信息分析产物”的意识,避免定势思维的干扰。 例如:不能认为H2O2一直作氧化剂,有的时候还做还原剂。 4、物质的转化和走向是题目的主线,要学会用横线、圆圈、箭头等方式标记 关键信息,简化流程,紧扣步骤目的,综合分析物质的变化及走向。5、电解原理一般规律:阳极出”氧卤”,阴极出”金氢” 反思维定势:流程中设计电解,常出现一极正常,一极反常。,课后建议,1、工艺流程题虽然会涉及一些陌生物质,但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仍是问题的主体,如果对常见物质的性质保持敏感,会大大提升分析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2、以常见元素为索引,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是提升做题能力的最佳方法。(1)常见元素:H B C N O Cl Br I Na Mg Al Ca Cr Mn Fe Cu Zn Ag Ba Pb(2)对常见物质造句,熟悉物质的性质例如:.是一种具有.(氧还性质、离子平衡性质、特色性质)的物质。 H2O2是一种具有氧还性、微弱电离能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