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46465811
资源大小:419.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临海六中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统练3生物试卷(2015.1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2.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3.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有核塘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5.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选项抗体肽链合成场所抗体加工场所A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B游离的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D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6.下列各组细胞均具有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高尔基体 B. 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7.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8.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9. 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10.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11.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1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C.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13.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14.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 2 和 M 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 .减数分裂前期 I 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1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C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变化 D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16. 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17.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C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1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间期有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B. 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20.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 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 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2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等位基因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B C D22.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 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23.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 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D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24.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B脑细胞缺氧而死亡是细胞的坏死 C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D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26.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 / 64 B5 / 64 C12 / 64 D15 / 6427. 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 B. 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C. 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 D. 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 28. 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 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如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 B. C D29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A1/16B3/16C7/16D9/1630. 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D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题出现的概率不同31.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32. 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33.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C.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D.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4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35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时减一异常减二正常 B卵细胞形成时减一异常或减二异常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精子形成时可能减一正常减二异常36.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 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与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4 C3与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9 种 基因型和 4 中表现型 D若 7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则产 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37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 (e)为显性。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bbEe×Bbee BbbEE×Bbee Cbbee×Bbee DbbEe×BBee38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39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40.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C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三、简答题(共45分)41(12分)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 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 和 r 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D 、d ,E 、e )控制, 同时含有 D 和 E 表现为矮茎,只含有 D 或 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_ 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 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 F2等分离世代中 _ 抗病矮茎个体, 再经连续自交等 _ 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 一般情况下, 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_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 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 。 (4) 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_ 。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 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 表现型及其比例)。 42(5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43.(5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44.(9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实验1:P: 果蝇S × 野生型个体 腹部有长刚毛 腹部有短刚毛 ( ) ( ) F1: 1/2腹部有长刚毛 :1/2腹部有短刚毛实验2: 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 × F1中腹部有长钢毛的个体 后代: 1/4腹部有短刚毛:3/4腹部有长钢毛(其中1/3胸部无刚毛) ( )(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2) 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基因型为 ,在实验2 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 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45. (共14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 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2) 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 果蝇M与基因型为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 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和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有眼1131313131无眼113131/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杂交亲本:_。实验分析: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