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情况汇报 .doc
-
资源ID:46471748
资源大小:1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情况汇报 .doc
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情况汇报 (XX县区国土资源局2015.4.1)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情况, 1、2014年以前,我县组织实施了27个建设用地整理项目,新增农用地125公顷,其中耕地113.7公顷;实施了15个新建项目,占用农用地121.5公顷,其中耕地113.2公顷。缓解了用地屏障,实现了集约节约用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件好事,但设计、审批、实施、验收程序太复杂,建议筒政放权;同时对农村零星分散宅基地要放宽政策,灵活操作,投入资金、鼓励推进。 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情况 1、实施情况:2014年底前,已经改造的界牌瓷厂、国营林场、米子社区3处棚户区,土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113820平方米、涉及813户数和2163人;已经改造的城中村有西渡槐花村1处,占地面积11.3亩、建筑面积21100平方米、涉及88户和223人; 2、现状情况。目前存在需改造的棚户区涉及县城和7个老镇的17处、占地面积约521亩、现有棚户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涉及3700余户、12000余人;城中村占地面积约1510亩、涉及5300余户、21000余人。其中,城中村本地人口占七分之五,外来人口占七分之二; 3、我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作法。过去,基本上是采取政府引导、统一规划、业主实施的方式。那么,涉及安置、经费及资金来源一般由业主负责,政府只是按一定标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来推动该项工作; 4、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管理。一般维护原土地权属性质不变,分为集体和国有两种性质,即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如须征收出让供地的,征收补偿按现行文件标准价执行,安置方式一般采取原地安置,具体作法是编制改造方案报政府批准,再公开入市,监督土地受让方负责落实。 三、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县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二是“准城镇化”现象较为明显,农民被准市民化,土地被占用、劳动力进城,生产力水平下降等问题突出;三是资金、土地要素制约严重。为此,就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如下: 1、思路必须清析。一要统筹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二要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三要突出重点,增强中心城市和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四要创新机制,增强城镇建设发展的活力。 2、实施必须着力。一要解决钱的问题。数额巨大的资金需求完全靠政府财政是没有能力提供的,单靠农民自筹也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一方面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动财政资金整合,在“统一规划、分口安排、集中投入、各记其功”原则下,整合各方面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抓住机遇,在农林水、交通、能源、环境、保障性住房、土地整治等领域,加大争资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放开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入限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引入企业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资体制。二要解决地的问题。城镇化发展对地的需求最为迫切。一方面国土资源部门要从保障、服务、发展等方面着力,对新增建设用地管理要有差别化政策机制。如年度计划内的用地审批应批发给地方政府统筹使用;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等基础设施用地不占用地方年度计划指标,由省统一安排,以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利用合理的国有、集体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内容总结(1)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情况汇报 (XX县区国土资源局2015.4.1)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情况, 1、2014年以前,我县组织实施了27个建设用地整理项目,新增农用地125公顷,其中耕地113.7公顷(2)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件好事,但设计、审批、实施、验收程序太复杂,建议筒政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