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
-
资源ID:46472990
资源大小:64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
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羟基的电子式: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乙醇的结构式: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B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C间二甲苯D 2甲基2丙烯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CH3CH=CH2+Br2CH3CHBrCH2Br CH3CH2OH CH2=CH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CH3Cl+Cl2CH2Cl2+HClABCD4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熔点:己烷2甲基丁烷戊烷丁烷B含氢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C密度:苯H2OCCl4D相同物质的量物质完全燃烧耗量:己烷环己烷苯5针对如图所示乙醇分子结构,下述关于乙醇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键断裂B与金属钠反应时,键断裂C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断裂D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键断裂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ACa(OH)2BCH3COOHCBaSO4DCH3COONa7为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均在常温下测定)( )A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B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值C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产生氢气的量D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8下列实际应用与盐的水解知识无关的是( )A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B使用泡沫灭火器时,使硫酸铝与饱和小苏打溶液混合C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D生活中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消毒液9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10常温下,已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所得溶液的pH=2(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的和),则a和b的关系为( )Aa=Bb=Ca=b+0.1Da=b+0.0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D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12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作为支链的烷烃有( )A3种B4种C5种D6种13下列实验的操作和所用的试剂都正确的是( )A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B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将浓硝酸沿壁缓缓倒入到浓硫酸中C除去溴乙烷中少量的溴,可以加水后分液D制硝基苯时,将盛有混合液的试管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14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AC2H2、C2H4BC2H4、C4H6CC3H8、C3H6DC6H6、C2H21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ABCD1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若NaA、NaB溶液的pH分别为9和8,则酸性一定是HAHB;FeCl3溶液蒸干得FeCl3固体,Na2CO3溶液蒸干得Na2CO3固体;CH3COONa水解产生CH3COOH和OH,向水解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会因其中和OH而使水解平衡右移;因Fe3+3H2OFe(OH)3+3H+,为抑制水解,配制FeCl3溶液时需将FeCl3溶解在稀H2SO4中;中和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17下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2Fe(SO4)2 (NH4)2CO3 (NH4)2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当pH=7时,则c(NH4+)c(Cl)C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NH4+)+c(H+)+c(H2CO3)D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c(Cl)c(NH4+)c(Na+)c(OH)c(H+)18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Bb点:c(NH4+)+c(NH3H2O)=c(Cl)Cc点:c(Cl)=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19相同条件下,在pH=2的CH3COOH溶液、pH=2的HCl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B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C若将、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D将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20将1mol CH4和适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甲烷和氧气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kPa,120),其总质量为72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 g/molB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恢复至(101 kPa,120),则压强变为反应后的C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全被吸收;若通过浓硫酸,则不能被完全吸收D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为56 g二、填空题(共50分)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烯与水反应_(2)异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_(3)制取硝基苯_(4)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_22(1)在室温下测得0.1molL1氨水PH=11,则该温度下氨水的电离度a=_(2)25时在0.1molL1的H2A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钠来调节溶液的pH,得到其中含H2A、HA、A2三种微粒的溶液当溶液的pH=7时,c(Na+)=_(填微粒间量的关系)当c(Na+)=c(A2)+c(HA)+c(H2A)时溶液为_溶液(填物质的化学式)23l,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9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列反应制备1,2二溴乙烷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部分固定和夹持装置省略)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实验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_(2)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是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下同)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C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3)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该现象是_(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图1中和之间增加如图2所示的装置,则A中的试剂为_,其作用是_,B中的试剂为_,其作用是_(5)丁同学通过洗涤、蒸馏等操作对l,2一二溴乙烷粗产品进行了精制该洗涤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该仪器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24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c(Cl)c(NH4+)c(H+)c(OH)c(NH4+)c(OH)c(Cl)c(H+)c(NH4+)c(Cl)c(OH)c(H+)c(Cl)c(H+)c(NH4+)c(OH)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解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填序号)_;(2)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则溶质为_;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则溶质为_;(3)将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填图象符号)_;(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_c(OH)25某烃A 0.2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H2O各1.2mol试回答下列问题:(1)烃A的分子式为_(2)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烃A可能的结构简式有_其中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物质的系统命名的名称为_(4)如该烃和溴化氢加成只能生成一种产物,则满足该要求的该烃有_种(5)如该烃使溴水褪色分子组成含有两个甲基,则满足该要求的该烃有_种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羟基的电子式: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乙醇的结构式:【考点】结构简式;结构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碳碳双键应保留;B羟基中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C用原子的相对大小表示的模型为比例模型;D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解答】解:A乙烯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分子式为C2H4,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连接,羟基中的氧原子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式为:,故B错误;C用原子的相对大小表示的模型为比例模型,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C正确;D乙醇结构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子式、比例模型号以及结构简式的书写,要掌握电子式、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难度不大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B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C间二甲苯D 2甲基2丙烯【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解答】解:A 2乙基丙烷,烷烃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的,主链应该为丁烷,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A错误;BCH3CH2CH2CH2CH3主链有5个碳原子,为正戊烷,其命名满足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故B正确;C间二甲苯,两个甲基分别在苯环的对位,正确命名应该为:对二甲苯,故C错误;D 2甲基2丙烯,碳碳双键在1号C,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甲基1丙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CH3CH=CH2+Br2CH3CHBrCH2Br CH3CH2OH CH2=CH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CH3Cl+Cl2CH2Cl2+HClABCD【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分析,取代反应是指:分子中某一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取代反应【解答】解:属于加成反应,故错误;属于消去反应,故错误;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的定义,注意取代反应与无机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进行比较区分,并把握有机反应得类型来解答4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熔点:己烷2甲基丁烷戊烷丁烷B含氢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C密度:苯H2OCCl4D相同物质的量物质完全燃烧耗量:己烷环己烷苯【考点】晶体熔沸点的比较;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规律:1、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2、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B根据最简式进行判断;C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D烃的通式为CXHY,根据X+进行判断【解答】解:A己烷、2甲基丁烷、戊烷、丁烷,碳原子数的大小顺序为:已烷戊烷=2甲基丁烷丁烷,故熔点的大小顺序为:己烷戊烷丁烷,己烷2甲基丁烷丁烷,2甲基丁烷中含有支链,故沸点的大小顺序为:戊烷2甲基丁烷,故故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己烷戊烷2甲基丁烷丁烷,故A错误;B甲烷最简式为CH4,乙烷的最简式为CH3,乙烯的最简式为CH2,乙炔的最简式为CH,苯的最简式为CH,故含氢量为: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故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故密度:苯H2OCCl4,故C错误;D.1mol已烷燃烧的耗氧量为:6+=9.5mol,1mol环已烷燃烧的耗氧量为:9mol,1mol苯燃烧的耗氧量为7.5mol,故相同物质的量物质完全燃烧耗量:己烷环已烷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烃的熔沸点的比较、有机物的含氢量和耗氧量的比较、以及物质密度的比较,难度不大要注意最简式在解题中的运用5针对如图所示乙醇分子结构,下述关于乙醇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键断裂B与金属钠反应时,键断裂C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断裂D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键断裂【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B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取代羟基上氢原子;C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结合有机物结构判断D、乙醇在Ag催化作用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结合结构式判断【解答】解:A乙醇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醇提供羟基氢、羧酸通过羧基中的羟基生成乙酸乙酯,键断裂,故A错误;B乙醇与钠反应取代羟基上氢原子,反应时键断裂,故B正确;C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中键断裂,故C正确;D乙醇在Ag催化作用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乙醇中的键断裂,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结合化学键断裂理解乙醇的性质,侧重反应机理理解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ACa(OH)2BCH3COOHCBaSO4DCH3COO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中存在电离平衡【解答】解:A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故A不选B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故B选;C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故C不选;D醋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明确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是解本题关键,一般来说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7为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均在常温下测定)( )A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B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值C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产生氢气的量D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溶液导电性相当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B、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C、氢离子物质的量相同,若最终生成氢气多,说明没有完全电离;D、强酸溶液体积稀释10n倍,pH增大n,弱酸pH增大小于n【解答】解:A、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说明离子浓度相同,不能证明溶液中没有醋酸分子,故A错误;B、若醋酸钠溶液pH大于7,则可证明其为弱酸,故B正确;C、若醋酸生成的氢气多,则可以证明其为弱酸,故C正确;D、若稀释后醋酸的pH小于盐酸,则可以证明其为弱酸,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弱酸的实验方法证明,证明是弱酸的关键是证明其没有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8下列实际应用与盐的水解知识无关的是( )A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B使用泡沫灭火器时,使硫酸铝与饱和小苏打溶液混合C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D生活中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消毒液【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H4Cl水解呈酸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能与酸反应;B、硫酸铝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C、氯化铁水解生成Fe(OH)3;D、饱和食盐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解答】解:A、NH4Cl水解呈酸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与NH4Cl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反应,与水解有关,故A不选;B、硫酸铝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二氧化碳,起到灭火的作用,故B不选;C、氯化铁在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Fe(OH)3,与水解有关,故B不选;D、饱和食盐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属于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变化,与水解无关,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水解的原理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水解的应用和水解原理的把握9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考点】水的电离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说明加入的物质能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而促进水的电离;溶液呈酸性,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氢离子浓度而使溶液呈酸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酸氢钠的电离:NaHSO4Na+H+SO4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故A错误;B、向水中加入硫酸铝,铝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且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C、向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而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D、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示中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注意不能根据pH确定溶液是酸碱性,要根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确定溶液的酸碱性10常温下,已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所得溶液的pH=2(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的和),则a和b的关系为( )Aa=Bb=Ca=b+0.1Da=b+0.02【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都为强电解质,根据酸碱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故H+过量,根据C(H+)=来计算【解答】解:盐酸和氢氧化钠都为强电解质,酸碱混合后发生反应H+OH=H2O,溶液呈酸性,故H+过量,设酸和碱的体积均为VL,混合后溶液中:C(H+)=102mol/L,解得:a=b+0.0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后的pH的有关计算,明确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掌握公式的使用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D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苯与溴水不反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C、煤中没有苯和甲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条件下生成苯和甲苯等;D、根据裂化、裂解的目的分析即可【解答】解:A、苯与溴水不反应,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较大,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了萃取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故A错误;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故B错误;C、煤中没有苯和甲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条件下生成苯和甲苯等,然后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故C错误;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鉴别和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的反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12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作为支链的烷烃有( )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主链6个C,则乙基只能在3号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所有的C上,据此解题【解答】解:主链6个C,则乙基只能在3号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所有的C上,该分子不对称,甲基分别在中间四个碳原子上,共有4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注意1号碳不能接甲基,2号碳不能接乙基,题目难度不大13下列实验的操作和所用的试剂都正确的是( )A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B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将浓硝酸沿壁缓缓倒入到浓硫酸中C除去溴乙烷中少量的溴,可以加水后分液D制硝基苯时,将盛有混合液的试管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溶液的配制;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B配制混酸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C溴不易溶于水;D制硝基苯时,需要水浴加热【解答】解: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A正确;B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将浓硫酸沿壁缓缓倒入到浓硝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C溴不易溶于水,加水不能除杂,应加NaOH溶液、分液来除杂,故C错误;D制硝基苯时,需要水浴加热5060,保证温度恒定,而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制备实验等,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细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AC2H2、C2H4BC2H4、C4H6CC3H8、C3H6DC6H6、C2H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则混合物中各烃的最简式相同,据此解答【解答】解:AC2H2最简式为CH,C2H4的最简式为CH2,二者最简式不同,故A错误;BC2H4的最简式为CH2,C4H6最简式为C2H3,二者最简式不同,故B错误;CC3H8的最简式为C3H8,C3H6最简式为CH2,二者最简式不同,故C错误;DC6H6最简式为CH,C2H2的最简式为CH,二者最简式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清楚质量一定最简式相同生成CO2和H2O是恒量1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ABCD【考点】中和滴定 【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根据c(NaOH)×V(NaOH)=c(HCl)×V(HCl)进行判断,若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小,则导致实验结果偏低,据此分析【解答】解: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的浓度偏小,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高,故错误;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则盐酸的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低,故正确;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无影响,故错误;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高,故错误;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低,故正确;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侧重于误差分析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若NaA、NaB溶液的pH分别为9和8,则酸性一定是HAHB;FeCl3溶液蒸干得FeCl3固体,Na2CO3溶液蒸干得Na2CO3固体;CH3COONa水解产生CH3COOH和OH,向水解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会因其中和OH而使水解平衡右移;因Fe3+3H2OFe(OH)3+3H+,为抑制水解,配制FeCl3溶液时需将FeCl3溶解在稀H2SO4中;中和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没有给出NaA、NaB溶液的浓度,所以无法判断HA和HB的酸性强弱;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和物质的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注意当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水解平衡正移;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会使水解平衡逆移;配制FeCl3溶液时,加稀H2SO4,会引入杂质;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二者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解答】解:没有给出NaA、NaB溶液的浓度,所以不能根据NaA、NaB溶液的pH大小判断HA和HB的酸性强弱,故错误;FeCl3加热促进水解生成Fe(OH)3和HCl,HCl易挥发,促进平衡正移,所以FeCl3溶液蒸干得Fe(OH)3固体;Na2CO3加热促进水解,碳酸钠水解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都是难挥发物质,当蒸发水时,二者浓度变大又重新生成Na2CO3,所以蒸干得到的仍是碳酸钠固体,故错误;CH3COONa溶液存在以下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加入少量冰醋酸,CH3COOH浓度增大,使水解平衡逆移,故错误;配制FeCl3溶液时,加稀H2SO4,会引入杂质,所以配制FeCl3溶液时需将FeCl3溶解在盐酸中,故错误;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由于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醋酸的浓度大,而且盐酸和醋酸的体积也相同,所以醋酸的物质的量多,所以醋酸中和的氢氧化钠多,故错误;所以都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的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应用的考查,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7下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2Fe(SO4)2 (NH4)2CO3 (NH4)2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当pH=7时,则c(NH4+)c(Cl)C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NH4+)+c(H+)+c(H2CO3)D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c(Cl)c(NH4+)c(Na+)c(OH)c(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在三种溶液中铵根离子均会水解,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在(NH4)2CO3溶液中,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呈碱性,因此碳酸根离子的存在会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在(NH4)2Fe(SO4)2溶液中,由于亚铁离子水解也呈酸性,因此亚铁离子的存在会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B、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H+)=c(OH),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C、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CO3)+2c(H2CO3)+c(H+);D、0.1 molL1 的NH4Cl溶液和0.05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生成0.025mol/LNaCl、0.025mol/LNH3H2O,还剩余0.025mol/LNH4Cl【解答】解:A、加入与原水解离子的水解性质相同的,对原水解离子有抑制作用;加入与原水解离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对原水解离子有促进作用三种溶液中均存在下述水解平衡:NH4+H2ONH3H2O+H+,对于(NH4+)2CO3,因为CO32+H+HCO3,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促进NH4+水解对于(NH4+)2Fe(SO4)2,因为Fe2+2H2OFe(OH)2+2H+,因增大了C(H+),上述平衡受到抑制,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故A错误;B、常温下若一定量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故B错误;C、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CO3)+2c(H2CO3)+c(H+),故C错误;D、0.1 molL1的NH4Cl溶液和0.05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生成0.025mol/LNaCl、0.025mol/LNH3H2O,还剩余0.025mol/LNH4Cl,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碱性,由溶质的浓度可知硝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