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狮尾沟村办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doc
-
资源ID:46485851
资源大小:2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狮尾沟村办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doc
狮尾沟村办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狮尾沟村办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试运转报告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陈家湾乡煤矿陈家湾乡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随着煤矿安全整治的深入,结合安全生产的形势,矿井采煤方法改革后,XX 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4971 号文件为我矿核定生产能力 9 万吨/年。我矿委托 XX 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采煤方法改革的安全设施设计,现安全设施工程均已竣工,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均运行正常,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现将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上报说明。一、矿井概况陈家湾乡煤矿属河东煤田,总体呈走向东西、倾向北南、倾角 3-6的单一构造,并伴有少量的氧化带和陷落柱构造,无岩浆岩侵入,地质构造简单,所采 9X 煤层赋存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的中部,煤层厚度 4.32-4.76 米,平均 4.6 米,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层属于类不自燃煤层,但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 17%。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冲击地压现象,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井正常涌水量 5m3/h,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 791.3 万吨,2 设计生产能力 21 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 37.6 年。矿井采用混合开拓,工业广场内布置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其中主斜井净宽 3.6m、净高 3.1m、斜长 436m,料石砌碹,装备 jtp-1.6 单滚筒提升绞车和 dsj-800/275 胶带输送机各一部,担负矿井原煤运输和材料下放以及进风。副立井直径2.8m,垂深 76m,担负矿井行人、进风。回风立井直径 2.5m,垂深 74m。井筒内装备折返式人行钢梯,做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兼作第二安全出口。井下运输大巷采用 sdj1000/2125 皮带运输机运输,工作面顺槽采用 sdj1000/2125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和 szz764/132 桥式转载机进行转载运输。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安装 bdk618-6-n017 型主扇两台,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斜井进风、付立井进风、专用回风井回风。矿井共分为二个采区。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轻型放顶煤支架支护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二、安全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一)通风系统及安全措施1、矿井通风系统陈家湾乡煤矿目前已形成完整可靠、独立的通风系统,矿井主斜井运煤、运料、进风,付立井行人、进风,回风立井为专用回风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安装 bdk618-6-n017 对旋式通风机两台,功率均为275kw,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总进风量为 2348m3/min,回风量为 2550m3/min,矿井等积孔 1.46m2,负压 920mmh2o。主要通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井下供电实现风电闭锁,装备有自动监测仪,可以连续监测风机的运转情况,并根据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3 用管理规定的要求,配备了瓦斯、风速、负压、温度、一氧化碳等各类传感器,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为全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通风设施为保证井下风流按规定路线流动,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在各有关巷道中设置了通风构筑物及通风设施,设置情况如下:(1)在进、回风巷道之间使用的联络巷中,设置了两道正反向风门,以便正常通风或反风时控制风流短路。(2)在控制风量的巷道中设置了调节风门和调节风窗。(3)在进、回风巷交叉处设置了风桥。(4)通风巷道中建立了测风站,以便准确测定风量。(5)在回风立井井口设有防爆门,并在安全出口处设置了两道正、反向风门。我矿各种通风设施均符合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要求。数量齐全、质量可靠。反风方式采用回风立井主扇风机反转,反风门等反风设施齐全,风机风量可达正常风量的 40%以上,反风用时 5 分钟左右,满足规程要求。3、采掘工作面通风矿井采掘工作面均采用独立的通风系统,系统稳定、合理、安全可靠,采掘工作面采用 u 型通风方式,回风巷道瓦斯浓度按小于 0.75%管理,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机采用高效、低噪音节能 ybt-11 型风机,均安装在新鲜风流中,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及循环风现象,掘进面局部通风机都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避免了无计划停风现象,保证局部通风机的连续性和可靠性。4、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分析(1)我矿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使井下风流处于负压状态,当主扇因故停机时,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可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对通风安全十分有利,漏风量少、通风设施和管理都比较简单,可保证井下各种用风地点正常通风,而且对抵抗灾害具有很大的优越性。(2)通风路线短、阻力小、负压低、主扇运行可靠、安全出口 2 个,避灾路线短,人员可由主斜井和回风立井撤至地面。(3)井下通风设施齐全,系统简单,可有效控制各用风地点风量,避免风流短路、漏风。(4)矿井采用混合开拓方法,整个开拓采掘布置系统简单,全矿井通风由回风立井主扇担负,使系统更趋于简单,易管理,矿井设有回风大巷,为灾害预防和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矿井采掘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其进风和回风均不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符合规程要求。(6)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均采用风电、瓦斯电闭锁,保证掘进工作面连续供风。(7)主扇排风量可通过风机叶片角度的调整按需调节。(8)回风立井主扇为双回路供电,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当工作主扇出现故障时,备用主扇能在 10 分钟内及时投入运行,当需要反风时通风机可以通过风机反转实现反风,反风风量可达正常风量的 40%以上。综上所述,矿井总风量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各巷道风速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各采区及采掘工作面均实现分区通风,且系统合理可靠,因此通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二)瓦斯防治与管理1、矿井建立严格完善的瓦斯检查制度,现有采、掘工作面配备有瓦斯员,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每班检查汇报,并有专门记录,按规定现有采掘工作面回风口均设置了瓦斯传感器,当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 1.0%时报警,达到 1.5%时自动切断电源。在回风巷设有瓦斯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均按规定定期标校,做到读数准确报警断电灵敏可靠。我矿严格执行矿长、总工、采掘队长、工程技术人员、井下流动电钳工、班组长、放炮员、采煤司机等人员佩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规定,对所经过区域路线的瓦斯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这三道防线,切实保证了井下各地点瓦斯情况能够及时掌握,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2、对废巷、停工、无风的盲巷及时封闭,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机电设备附近、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顶部等处积聚的瓦斯及时处理;按实际需要配风并及时调节风量;设置通风构筑物,使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确保各用风地点有足够的风量。随采掘工作面变化,随时调整通风系统,及时绘制通风系统图,对井下各种通风构筑物及时砌筑和安装,做到经常维护,保持完好。(三)提升系统陈家湾乡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 21 万吨/年。采用混合开拓方式,主要提升系统为主斜井,装备 ssj800 胶带输送机一部,配套电动机功率 150kw,装备配套装置担负全矿井原煤提升。副立井使用 bf-iii 型防坠罐提人,并在付井绞车房、井口和井底车场设置了三级声光信号和语音报警装置,同时在绞车房安装了各种保护齐全的提升机综合后备保护仪,随时6 监测和控制提升机的各种故障危害,该提升系统经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进行测试,鉴定合格,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四)供电系统9、s9-630/10/0.69,并装有 fz10 型避雷器两组。1、地面供配电系统本矿地面配是电室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地面副提升机、主要通风机均实现双回路供电。有防雷装置,绝缘用具、消防器材齐全有效。2、井下供配电本矿井下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取自地面高压配电装置pjg43-d/10 送至井下中央配电室,作主供。备用电源取自地面高压配电装置备用开关 pjg43-d/10 送至井下变电站带电备用。该矿井下设中央配电室,安装 7 台高压配电装置、14 台智能开关、2 台移变、1 台照明综保,其中一台移变主供回采、运输巷电源;另一台移变主供掘进、中央水泵房电源。水泵房电源取至中央配电室 bkd19-400/1140(660)两开关,实现双回路供电。3、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和保护设置井下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实行“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各种保护齐全有效,电气设备选型符合要求。井下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电缆,采用阻燃电缆,磁力开关选用 qbz 磁力启动器、煤电钻,照明信号使用综合保护装置,电气设备选型符合规程规定,所有装置保护齐全有效。井7 下使用的防爆电器设备的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安标志准用证齐全有效。井下电气设备的控制开关均设有短路、过负荷、断相、漏电闭锁及远程控制装置,40kw 以上的电气设备全部使用真空开关煤电钻、信号采用综合保护装置,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装置。井下主接地极设在中央水泵房主副水仓中,采区配电点及各电气设备均设有局部接地段,保护接地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符合要求,井下各种电气保护装置齐全。总之,本矿矿井生产系统经过试运转,生产系统已达到生产矿井的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保证矿井安全、和谐、文明生产。(五)井下运输系统主运输系统采用 sdj1000 型可伸缩皮带运输,辅助运输铺设 24kg/m 轨道,采用 0.75t 翻斗式 u 型矿车辅助运料,轨道线路按照规定装有声光信号和语音报警装置,倾斜巷道设置了齐全的阻车器和防跑车装置。所在运输系统设施设备、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顺槽运输采用 sdj1000/2125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运输,带宽 1000mm,输送机配有规程规定的各项保护功能,通过试运输达到设计运输要求。各项保护功能齐全,安全可靠。(六)给排水系统1、井下供水系统采用陈家湾乡煤矿 450m 水源井一座,日供水量达 1000m3以上,主斜8 井口上 150m 处建有 500m3 高位水池一座用于井下静压洒水,通过主斜井管路通及井下所有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每隔 50米留设一三通,完全可以满足井下消防、防尘洒水和采掘工作面静压洒水。2、井下主排水系统主排水泵房安装有水泵三台,型号为 df46-306,流量20m3/h,扬程 270m,排水管路二趟,管路为 3 寸钢管排水。配套电机三台功率均为 55kw,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单台水泵的排水量能满足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的排放。3、地面防洪主斜井位于工业广场的西部,标高为 928.3m,回风立井位于工业广场的东部,标高为 929.779m,付立井布置在工业广场的中部,标高为 929.243m,场区内布置有一条主排洪涵洞,场区两侧筑有排洪明沟,工业场地山坡设截水沟,构筑防洪墙,通过砌筑,采用涵洞、明沟和自然排水结合的方法进行排水。发生洪灾时,山坡洪水经涵洞、明沟排入 XX 县区外的罗候沟。(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我矿装备抚顺安全监测仪器厂研制的 kj80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 2004 年 12 月份安装,实现内部监控,2006 年 4 月份实现升级联网。共设主通讯电缆 1000 余米,传感器电缆 2 千米,井下安装分站 6 台,各类传感器 20 台,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对井下所有采掘作业面及水仓,回风巷等地点实现了瓦斯监控和瓦斯电闭锁。在试运行过程中,经测试和有关项目考核,该系统能满足我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达到系统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1、地面中心站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运行良好,操作系统显示清晰,输入灵活、简单、可靠。2、使用最新监控软件,保证前后台监测资料实现无缝连接,实时响应,功能可靠,尤其是报警断电及时可靠,实现主机显示、分站控制、现场断电三统一。3、瓦斯传感器工作电流小,催化组件使用寿命长,使用维护、调校,简单、方便、准确、且防潮、防尘性能良好。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维护量小,故障率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八)采掘系统1、矿井布置长壁式综采工作面一个,使用 zf3700/16-31型支架支护顶板,支撑高度 1.6-3.1 米,初撑力 3206kn,工作阻力 3700kn。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 zf4000/17-32 型支护顶板。2、工作面采用 4mg200 采煤机割煤,经 szb630/264 刮板输送机至 szz764/132 桥式转载机转 sdj1000/2125 皮带运输。3、掘进采用 mz-1.2 型矿用煤电钻打眼,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和许用瞬发电雷管实施爆破落煤,人工攉煤,刮板、皮带输送机运输。4、所有开拓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在交叉处设钢带加锚索补强支护。硐室采用料石砌碹支护,采区内掘进巷道采用锚网联合支护,锚索补强,效果良好。5、采掘系统应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控制空顶距,严禁空顶作业。(九)防尘系统陈家湾乡煤矿 9X 煤尘经检验有爆炸性,为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10 件,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积极采取了降低粉尘产生飞扬等措施。1、防尘措施(1)井下敷设完善的洒水管路,随采掘工作面距离的变化而延伸,工作面及运输顺槽设置有运行可靠的喷雾装置,喷洒雾化使用效果良好,减少煤尘飞扬。(2)井下锚杆钻机,使用湿式打眼湿式凿岩,工作面爆破使用水炮泥。进回风巷安设有净化水幕,各运煤转载点设喷雾洒水装置,定期冲洗,刷白井巷。(3)个体防护方面,井下接触煤尘的作业人员全部发放配备了防尘口罩,有效防治了呼吸性粉尘的危害,预防职业病。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降低了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减少了粉尘对职工健康的危害。2、隔爆措施(1)在主要进、回风大巷中均设置了主要隔爆水棚,水棚长度和水量满足规程要求。(2)采掘工作面均设置有辅助隔爆水棚,水棚长度和水量满足规程要求。(十)防灭火系统根据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6 年进行了XX 县区陈家湾乡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本矿 9 号煤层吸氧量 0.90cm3/g,为 iii 类不易自燃煤层。但在火灾防治方面,我矿坚持“预防为主、消防并用”的原则。对外因火灾的防治,采取了如下措施:1、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火及易燃物品下井,井下及井口20 米范围内不准进行电气焊作业,施工过程中确需使用电气焊,必须编制专门措施,认真落实,并指定专人现场监督和检查。2、井下硐室全部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按规定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井下严禁存放燃油及油脂类等易挥发油料。3、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加强维护,各种保护齐全,动作可靠,确保安全运行。4、杜绝违章放炮,严禁放糊炮、明炮,严禁煤粉充填炮眼。5、井下使用阻燃、抗静电的胶带和风筒,并使用阻燃电缆。6、井下消防管路敷设完善,水源充足,24 小时不间断供水,满足井下消防洒水的需要。7、为防止地面雷电波侵入井下,引起火灾,由地面直接接入井下的设备、支架、轨道及各种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等,在井口附近金属体做不少于 2 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讯线路在入井处装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8、设置有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并按矿井防灭火规范准备足够的灭火工具。(十一)通讯系统本矿安装数字程控电话 4 部,矿办、综合办、调度室、监控室各一部,可随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内部安装 hjr-120 型数字交换机一台,容量 120 门,系统具有调度、数字维护管理等功能,入井电缆采用 mhyv52 型矿用通讯电缆,通过 qzk-3 本安型偶合器下井,井下电话机全部采用防爆电话,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皮带机头、车场、变电所、水仓等作业场所均12 安装了生产调度电话。井上下生产调度电话的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能满足生产调度指挥的需要。(十二)矿山救护陈家湾乡煤矿与 XX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救护队距矿 40kw,中间有二级公路相通,行车距离不超过30 分钟,符合规程要求。(十三)安全机构安全培训及安全管理制度情况陈家湾乡煤矿成立有安委会,下设安全监察站,负责煤矿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配备有安监员 5 名,各生产辅助队设有一名副队长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另配各班组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本班组现场作业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另外,安监站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职教中心,由专人负责全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违章教育工作,培训率达100%,矿长、各分管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均经过培训,持有主管部门颁发的任职资格证书和安全资格证书,五大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均做到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以上是陈家湾乡煤矿改扩建项目概况和安全设施建设试运行情况简要说明,希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也希望各级领导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以便纠正验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增强矿井安全生产的抗灾能力。XX 县区陈家湾乡煤矿2007 年 11 月 5 日内容总结内容总结(1)狮尾沟村办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陈家湾乡煤矿陈家湾乡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随着煤矿安全整治的深入,结合安全生产的形势,矿井采煤方法改革后,XX 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4971 号文件为我矿核定生产能力 9 万吨/年(2)XX 县区陈家湾乡煤矿2007 年 11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