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
资源ID:46496069
资源大小:19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化学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1.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元素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2.能根据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列举实例予以说明二、教学重点:1.知道元素的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用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2.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四、学习过程:【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19-20, 什么是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体现了什么性质?(1) 键合电子: 孤电子:(2)定义:(3)意义:【板书】(4) 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F的电负性为4.0和Li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思考与交流阅读教材P19图1-231.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如何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根据电负性大小,判断氧的非金属性与氯的非金属性哪个强?2.根据已学知识,说说元素电负性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_电负性与化合价的关系_判断化学键的类型_【点击试题】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元素的化合价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元素AlBBeCClFLiMgNNaOPSSi电负性1.52.01.52.52.84.01.01.23.00.93.52.12.51.7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 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判断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Mg3N2 BeCl2 AlCl3 SiC对角线规则:元素周期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电负性数值相近,性质相似。【科学探究】教材P201.课本图126是用课本图123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A和A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下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归纳与总结】 1. 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 ,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 ;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 ,电负性越 ,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 ;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 。 2.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 ,表明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 ,表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思考】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请查阅电负性表给出相应的解释?3.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4. 对角线规则 【典例解悟】1.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C.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2.能够证明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事实是( )A、电负性 B、电离能 C、电子亲和能 D、电势能3.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则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负电荷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元素LiBeBCOFx值0.981.572.042.533.443.98元素NaAlSiPSClx值0.931.611.902.192.583.16(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_<x(Mg)<_;_<x(N)<_。(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3)某有机物结构式为:,在S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写原子名称)。(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电负性的差值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_(放射性元素除外)。4.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为第三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21原子比的化合物。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C和B是同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D为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的元素。试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A_,B_,C_,D_,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答案(第3课时)【点击试题】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与原子半径一样呈周期性变化。2.Mg3N2;离子化合物。SiC,BeCl2、AlCl3均为共价化合物。【解析】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据已知条件及上表中数值:Mg3N2电负性差值为1.8,大于1.7,形成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BeCl2 AlCl3 SiC电负性差值分别为1.3、1.3、0.8,均小于1.7,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科学探究】教材P201.课本图126是用课本图123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A和A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提示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下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提示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分别为Li2O和MgO;B和Si的含氧酸都是弱酸,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Li、Mg的电负性分别为1.0、1.2;Be、Al的电负性分别为1.5、1.5,B和Si的电负性分别为2.0、1.8,它们的电负性接近,说明它们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相当。【典例解悟】1.D【解析】电负性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2)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3)副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趋势和主族类似。主族元素原子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离能有特例,如电负性:ON,但第一电离能:NO,A错误。B、C选项没有考虑过渡元素的情况。2.B【解析】各级电离能逐级增大,I1,I2,I3。外层电子只有一个电子的碱金属元素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为1价阳离子,而达到稳定结构,I1较小,但再失去一个电子变为2价阳离子却非常困难。即I2突跃式升高,即I2I1,又如外层只有两个的Mg、Ca等碱土金属元素,I1和I2差别较小,但失去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在失去电子变为3价阳离子却非常困难,即I3突跃式变大,I3I2>I1,因此说电离能是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佐证。3.(1)0.931.572.533.44(2)x值越小,半径越大(3)氮(4)共价键(5)第六周期A族【解析】由所给数据分析知:同周期,从左到右x值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x值逐渐减小,则(1)同周期中x(Na)<x(Mg)<x(Al),同主族中x(Mg)<x(Be),综合可得:0.93<x(Mg)<1.57,同理:2.53<x(N)<3.44。(2)x值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与原子半径的恰好相反,即:同周期(同主族)中,x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3)对比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的x值可知:x(B)>x(Si),x(C)>x(P),x(O)>x(Cl),则可推知:x(N)>x(S),故在SN中,共用电子对应偏向氮原子。(4)查表知:AlCl3的x1.55<1.7,又x(Br)<x(Cl),所以AlBr3的x应小于AlCl3的,为共价键。(5)根据递变规律,x值最小的应为Cs(Fr为放射性元素)位于第六周期A族。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做该题时可以先找出x值相差不大的元素,分组比较,x值较大的一组应为非金属元素,x值较小的一组应为金属元素。然后,再对同一组中的元素的x值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规律。4.钠(Na)锰(Mn)溴(Br)氧(O)O>Br>Mn>Na【解析】由电负性推知D为O;A与D可形成11和21的化合物,可推知A为Na;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且最高正价为7,可知B为Mn;C与B同周期且最高价为7,可知C为Br。并不是所有电负性差大于1.7的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H电负性为2.1,F电负性为4.0,电负性差为1.9,而HF为共价化合物,故需注意这些特殊情况。中国教育出版&#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