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1 第二单元.docx
-
资源ID:4650150
资源大小:29.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1 第二单元.docx
授课教案 任课教师: 编写时间: 课程语文执行记录日 期 星 期一检查签字教务科节 次7、8班 级11班授课题目烛之武退秦师第一、二课时学习授课对象分析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对升入高中所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本文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中国古代爵位制度演变的相关文化知识。(2)复习巩固通假字、古今异议词及状语后置句的相关知识。(3)理解归纳“贰、军、敢、鄙、陪、东道主、行李、乏困、济、肆、阙等词语的意义和“以、于、微、之”等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教学重点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4、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教学难点通过体会烛之武高超的游说艺术,赏析烛之武这一鲜明的形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 探究 问答 实验 演示 练习 其他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标本 音像 其他过程设计引导 5 分钟;授新课内容 65 分钟;讨论与提问 15 分钟;总结与布置作业 5 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步骤设计步骤时间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意图第一步(5 分钟)引入新授内容提问与引导回答老师问题,随老师进入新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把握。第二步( 65 分钟)讲授新的课程内容利用板书展示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通过讲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展开深入介绍。认真聆听老师讲授内容,结合课前预习把握课程重点与难点。利用板书和讲授让学生理解本次课相关的基本内容与关键点。第三步( 15分钟)讨论与提问引导同学对设定话题开展讨论;引导同学提问并答疑。学生回顾本次授课内容,开展相互讨论,对存疑问题提问。通过相互学习加深理解,通过解疑释难促进对讲述内容的掌握。第四步( 5 分钟)总结与布置作业结合板书口头总结本次课程内容;板书布置作业内容;介绍涉及的参考书目。随老师总结快速记忆和复习,记录作业内容。全面总结复习,为下次课准备。内容讲解: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朗读预习师范读学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学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1.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长期不受重用,却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能够深明大义,不避险阻,仅凭自己三寸之舌,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2、教法与学法: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指导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诵读梳理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3、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古代中国爵位制度演变的相关文化知识。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2、左传其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的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的史官左丘明曾著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3、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预习检测: 1.诵读全文。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n)南 佚(y)名 夜缒(zhu)而出 若不阙(qu)秦 杞子(q) 逢孙(png)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 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2时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立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4 范读并串讲第一、二段 (一)讲解第一段 第1段:秦晋围郑。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等意思。 3.“以其无礼于晋”句式上有何特征?明确:倒装句。是“于+名词”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文言文中常后置。 4.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5. 如何理解“且贰于楚也” 明确: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贰”对有贰心 (古今异议词)6.作者开头指明原因和驻军情况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二)讲解第二段 第2段:临危受命。1. 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一辞”、“一许”表现了烛之武虽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小结: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第1段(1)、生齐读第1段。(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第2段(1)男生齐读本段。(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佚之狐言于师必退。”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公曰:“”许之。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作业;背诵前两段, 并将原文与翻译写到作业本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