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民事庭审心得体会.docx
旁听民事庭审心得体会【篇一:法庭旁听心得体会】法庭旁听心得体会时间:2012年3月21、22日 地点: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 案件类型:故意伤害、交通肇事通过学院领导、老师的努力,我们有幸于上周三、周四到长清区人 民法院去参加法庭旁听。我之前旁听过一些案件,因此在去之前对 它并没有太多期待,但是这次的案件还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通过 此次旁听加深了我对庭审过程的了解。第一个案件为熊*故意伤害案。本案于上午九点开庭,审判长开庭 后对被告人进行询问查明,并问其是否申请回避,接着宣读了被告 人的诉讼权利及义务,接着开始法庭调查,实现由公诉人宣读起诉 书,通过起诉书我们了解了被告人熊*故意伤害,造成被害人王*左 侧眼骨骨折,轻伤。然后由被害人宣读起诉书。由于本案案件事实 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犯罪嫌疑人也已经认罪,法庭决定简化审理, 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说明自己系自首,并表示对该案 民事局部积极赔偿,争取宽大处理。紧接着又公诉人举证,公诉人 列举了公安机关出具的被害人陈述、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三 个),被害人为轻伤的司法鉴定书。被告人对此表示无异议,法庭 调查结束。然后被害人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诉讼代理人赔偿请求的证据, 其代理律师提供了被害人所花销的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伙食 补助费、误工费等的相关收据、证明,以及请求获得残疾赔偿金的 鉴定书(经鉴定为伤残10级),鉴定费用等。接下来进行法庭辩论。由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公诉人建议从轻 处分,因此没有展开辩论,这让我们大呼不过瘾。不过仔细分析 下,也能明白,对这样一个证据确凿的案件,可辩论的空间确实有 限。如果被告人选择推翻自己的口供,会对自己的认罪态度产生不 利影响最终可能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或在外国的法律影片上观赏到的控辩双方唇枪舌 战场面大相径庭,但据我所知,这却是我国刑事司法的实情。公诉 控告方过度依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对真正能证明犯罪证据材料 收集缺乏。这样从积极方面说可以节约办案资源,但同时制造冤假 错案的可能性也会大增,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与罪刑 法定元转背道而驰。福祸相倚,对于此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了吧。在经过了几轮的民事局部辩论之后,原被告双方均同意调解,审判 长与审判员遂决定庭下调解,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判决。翌日,我又旁听了关于交通肇事的案件,有两件酒后驾驶的案件集 中审理,使用简化程序,从案件的审理中可以感受到国家对酒后驾 驶的惩罚力度在加大,鉴于社会公众利益,应对酒驾“零容忍”。通过本次法庭旁听,我更加熟悉了庭审程序,同时也对自己今后将 要从事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以后 也大多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甚至会成为立法、执法的领军人物, 要扛起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重任。因此在学好书本上的知识的 同时,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运用法律知识为社会服务。老师们为了 这次旁听付出了极大精力和心血,在这里我向您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和由衷的感谢。【篇二:民事离婚案件旁听体会心得】民事离婚案件旁听总结 理论应用的窘境在现实应用中总是被展现的异常清晰,也许从法学 理论的角度,我们无法应然的概括法律实务与理论的间隔,但当我 们在法律实务中检验自己的所学时,由理想与现实差距而产生的感 悟必定不少。为了体验现实司法,亲身感受法庭流程,4月17号下午,我们民法 小组组织去越城区人民法院旁观了两场法庭审理。第一场案件主要 关于离婚案件的判决,第二场那么将全部注意集中在了债权的审理上。因为是旁听案件的感悟,我将不赘案件的详细,只对现实法庭流程 谈谈自己的理解。首先,触动我最深的是庭审时存在的程序下自由。并不是说法官审 判案件时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说在法庭调查、辩论、调解、审判的 阶段性前提下,法官可以通过相对自由的方式审判案件。其一,方言的适当应用在基层法庭中很普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这不仅仅表达在户口本上对民族的简单划分,还表达在各民 族拥有不同的环境、语言、文化。故而法庭上使用当地语言,不仅 有利于当事人沟通交流,还能帮助法官详细了解事实经过。其二,自由的方式还表达在形式上的沉着。在案件审判到分配夫妻 共有财产时,双方就如何处理共同持有的25000股某公司的股票价 值产生了争议。由于股票存在不稳定性,隔天股票价格相差幅度也 会很大。股票的衡量分割应以当日价格为准,所以我以为双方当事 人应在出庭前对股票价格达成共识。出乎我意料,双方未曾对股票 分割有任何准 备。慌张中,双方在法官的敦促下,通过网络勘察和实际 查询, 确定了当日确价股票,分割终于有了着落。庭审的沉着代表着:法 庭审判时,突发了一些新情况或者审判到新阶段时,审判会因而终 止。在新情况不影响现有审判时,庭审可以继续进行,及时给双方 公正合理的判决。其次,庭审的效率也让我惊叹。同行的一个组员告诉我,浙江一年 平均一个法官要处理245件案子,有时同一个法官一天要审判好几 个案子。所以案件审判必须要及时,绝不能拖泥带水。可是案件的 审判速度对一件案件能否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带来挑战。故而审判 的效率至关重要。在旁听的两个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能熟练的控 制庭审进展,合理流畅的进入法庭的下一阶段。在遇到争议或新情 形时,比方文章上一段所涉及的当日股价问题,均能提出合理的解 决方案,平息争端。倘假设双方出现争吵,也能迅速缓和法庭气氛。在上学期的模拟法庭中,我们小组也是做离婚案件的审判,可是庭 审过程用了 1个多小时。此次庭审共计用了近40多分的时间,使得 案件得到了应有的解决。这些便是我此次旁听民事案件的心得体会。【篇三:法庭旁听心得体会】法庭旁听心得体会(蒋平飞,201101020002,82号)(案件类型:故意伤害、交通肇事) 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法院审判,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主要有以上几 点感受。第一个案件为熊被故意伤害案。本案于上午九点开庭,审判长开庭 后对被告人进行询问查明,并问其是否申请回避,接着宣读了被告 人的诉讼权利及义务,接着开始法庭调查,实现由公诉人宣读起诉 书,通过起诉书我们了解了被告人熊*故意伤害,造成被害人王*左 侧眼骨骨折,轻伤。然后由被害人宣读起诉书。由于本案案件事实 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犯罪嫌疑人也已经认罪,法庭决定简化审理, 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讯问,被告人说明自己系自首,并表示对该案 民事局部积极赔偿,争取宽大处理。紧接着又公诉人举证,公诉人 列举了公安机关出具的被害人陈述、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三个),被害人为轻伤的司法鉴定书。被告人对此表示无异议,法庭 调查结束。然后被害人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诉讼代理人赔偿请求的证据,其代理律师提供了被害人所花销的医疗费、交通 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误工费等的相关收据、证明,以及请求 获得残疾赔偿金的鉴定书(经鉴定为伤残10级),鉴定费用等。接下来进行法庭辩论。由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公诉人建议从轻 处分,因此没有展开辩论,这让我们大呼不过瘾。不过仔细分析一 下,也能明白,对这样一个证据确凿的案件,可辩论的空间确实有 限。如果被告人选择推翻自己的口供,会对自己的认罪态度产生不 利影响最终可能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或在外国的法律影片上观赏到的 控辩双方唇枪舌战场面大相径庭,但据我所知,这却是我国刑事司 法的实情。公诉控告方过度依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对真正能证 明犯罪证据材料收集缺乏。这样从积极方面说可以节约办案资源, 但同时制造冤假错案的可能性也会大增,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 权益,也与罪刑法定元转背道而驰。福祸相倚,对于此类问题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了吧。在经过了几轮的民事局部辩论之后,原被告双方均同意调解,审判 长与审判员遂决定庭下调解,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判决。然后,我又旁听了关于交通肇事的案件,有两件酒后驾驶的案件集 中审理,使用简化程序,从案件的审理中可以感受到国家对酒后驾 驶的惩罚力度在加大,鉴于社会公众利益,应对酒驾“零容忍”。通过本次法庭旁听,我更加熟悉了庭审程序,要更加讲法律,依法 维权。因此在学好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运用 法律知识维权。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有一些人的作风于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透过 一些现象让我思绪纷飞,这是为什么不齐的,千人千面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去善良正义诚信, 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善良社会其实是一个永 远的乌托邦之梦,所以这就更加需要法律的后盾保障与防范,社会 的需要就是我们法律人的市场;五、在庄严神圣的国徽下,居然有 一位代表着公平与正义的人民法官不自觉的在“堕落”(打瞌睡), 这不得不让我去肆意的想象现在的司法执法乃至立法的现状,还有, 难道在审判庭上唯有审判长在中流砥柱吗?左右之审判员几乎不置 一词甚至想离开就离开,这是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吗?这点我确实 搞不懂。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我觉得确实太需要各方面 的能力啦,司法考试是一大挑战,我想,律师行业就更是挑战啦, 尤其是像上海、北京那样的大都市,所以,我更加觉得现在的自己 要抓紧培养与挖掘自己的能力与提升综合素质,要有基本的法律知 识及参与社会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担当今后要面对的诸多挑战, 以不变应万变。总之,通过这次旁听以及对那些庭审相关人员尤其是审判长及个别 律师的优秀表现,我只信奉一句话一只要在路上,就有希望! ! 希望我们国家出现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为人 民维权,使我国法制更上一层楼,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