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真题模拟卷.docx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真题模拟卷L形成崩塌的条件不包括()oA.地形条件B.岩性条件C.构造条件D.水文条件【答案】:D【解析】:崩塌产生的条件有:地貌条件。危岩及崩塌多产生在高且陡峻的斜 坡地段,一般坡度大于55°、高度大于30m以上,坡面多不平整, 上陡下缓。岩性条件。坚硬岩层多组成高陡山坡,在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的情况下易形成危岩发生崩塌。构造条件。当岩体中各种 软弱结构面的组合位置处于最不利的情况时易形成危岩发生崩塌。 昼夜的温差、季节的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地表水的冲刷、溶 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形成软弱面,破坏了山体平衡,都会促使崩塌的厚等B.开采进度图表,包括开采时间、开采方法、顶底板管理方法等C.地面变形的观测成果,包括各时段各测点的下沉和水平位移等D.煤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密度、硬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答案】:A|B|C【解析】:ABC三项,根据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1221条规定,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应根据采空区类型、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 式、终采时间、地表移动变形特征、采深、顶板岩性及松散层厚度、 煤(岩)柱稳定性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为稳 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D项,煤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评价采空区的 稳定性无影响。n.在以下()条件下可以不考虑桩基的承台效应。A.承台底面以下存在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 土、新填土B.桩端以下有软卧层的摩擦型桩C.端承桩D.对于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复合桩基【答案】:A|C【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规定,当承台 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沉 桩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或可能出现震 陷、降水、沉桩过程产生高孔隙水压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 12.以下选项中哪一类桩不适合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 力?()A.混凝土预制桩B,打入式钢管桩C.中等直径混凝土灌注桩D.大直径扩底桩【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QGJ 1062014)第条规定,高 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 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选择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提 供依据。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Q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灌 注桩,不宜采用高应变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13.地震引发的滑坡和山体崩塌的堆积体截断了山谷的河流,形成堰 塞湖。在来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关于堆积体土质的选项中,() 相对来说最不易使堰塞湖在短期内溃决。2008年真题A.主要是细粒土B.主要是风化的黏性土、砂及碎石的混合体50%为粒径大于220mm的块石,其余50%为粒径小于20mm的砾 砂土C. 75%为粒径大于220mm的块石,其余25%为粒径小于20mm的砾 砂土【答案】:D【解析】: 堰塞湖一般有两种溃决方式:逐步溃决和瞬时全溃。逐步溃决的危险 性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一连串堰塞湖发生逐步溃决的叠加,位于下 游的堰塞湖那么可能发生瞬时全溃,将出现危险性最大的状况。可根据 堰塞湖的数量、距离,堰塞坝的规模、结构,堰塞湖的水位、水量等 进行判断。如堰塞坝是以粒径较小、结构松散的土石堰塞坝,相对来 说是比拟容易溃决的。因此,大粒径的坚硬岩石为骨架,小粒径的沙 砾或碎石填充骨架间的空隙的致密堆积体结构是相对而言最的。故D 项最不易使堰塞湖在短期内溃决。14.条形基础宽度为3m,基础埋深2.0m,基础底面作用有偏心荷载, 偏心距0.6m,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传至 基础底面的最大允许总竖向压力最接近于以下哪个选项的数值?()200kNA. 270kN324kNB. 600kN【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条与第条,取单位长度条形基础进行计算。按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W1.2fa验算:e = 0.6m>b = 0.5mPkmax = 2 (Fk+Gk) / (3al) W1.2fa= 2X N/3*(初一0.6) X1W 1.2X200NW324kN按Pk<fa验算:(Fk+Gk) /AWfa=N/ (3X1) W200, NW600kN综上两点,取N = 324kN。15.某软土地基拟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加固,淤泥的水平向排水 固结系数ch = 3.5X104cm2/s,塑料排水板宽度为100mm,厚度为 4mm,间距为1.0m,等边三角形布置,预压荷载一次施加,如果不 计竖向排水固结和排水板的井阻及涂抹的影响,按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试问当淤泥固结度到达90%时,所需 的预压时间与以下何项最为接近?()A.5个月B.7个月C.8个月D. 10个月【答案】:B16.某铁路路堤高5.0m,路堤填料重度为18kN/m3,底宽15m,路堤 底面以下有2.0m淤泥质黏土,该黏土层为固结土,前期固结压力为 20kPa,重度 r=19kN/m3,地下水位埋深 2.5m, e0 = 1.25, Cc = 0.3, Cs = 0.05,设淤泥质土层顶、底面附加应力相等,按铁路特殊路基 设计规范计算,如修正系数取1.3,路堤中心处该土层总沉降量为 ()mm。A. 196216B. 237256【答案】:D17.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建筑基桩桩侧为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8kPa,桩的长径比大于以下何值时,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 ()2012年真题A. 2030B. 4050【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第2款规定, 应对桩身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 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于混凝土 预制桩应按吊装、运输和锤击作用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对于钢管桩 应进行局部压屈验算。18.某基坑深16.0m,采用排桩支护,三排预应力锚索,桩间采用旋喷 桩止水。基坑按设计要求开挖到底,施工过程未发现异常并且桩水平 位移也没有超过设计要求,但发现坑边局部地面下沉,初步判断其主 要原因是以下哪个选项? ()2010年真题A.锚索锚固力缺乏B.排桩配筋缺乏C.止水帷幕渗漏D. 土方开挖过快【答案】:C【解析】: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坑底土体隆起及不合适的降水,会造成地表沉 降,引起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采用排桩支护时坑边出现局部 下沉,通常有两种原因:桩体发生水平位移引起土体沉降;桩体 渗水,土体发生固结引起沉降。题干中施工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并且桩水平位移也没有超过设计要求, 基坑底部未隆起,说明不是桩体位移引起的沉降。可判断局部下沉原 因为第条,止水帷幕渗漏。19.以下关于验算桩基抗拔承载力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oA.地下建筑物,诸如地下车库、飞机库、地下室、船坞、泵房、船闸 等,在这些构筑物下设置的桩,往往承受较大的浮托力B.承受巨大水平载荷的叉桩结构,如码头、桥台、挡土墙下的斜桩 C.塔式结构物,包括电视塔、通信塔、高层建筑等高耸结构物桩基、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海洋平台桩基等D.特殊地区建筑物,如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桩基,膨胀土及冻胀土上的建筑桩基不需验算抗拔承载力【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条文说明规定, 建筑桩基的抗拔问题主要出现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建筑物在风荷载、 地震作用下的局部非永久上拔力;另一种是抵抗超补偿地下室地下水 浮力的抗浮桩。对于前者,抗拔力与建筑物高度、风压强度、抗震设 防等级等因素相关。当建筑物设有地下室时,由于风荷载、地震引起 的桩顶拔力显著减小,一般不起控制作用。A项,地下建筑物由于需 要抵抗地下水浮力需要验算桩基的抗拔承载力;BC两项,承受巨大 水平荷载的叉状结构与塔式建筑物即为收到风荷载的局部非永久上 拔力,需要验算桩基的抗拔承载力;D项,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桩基会 有局部非永久上拔力,需要验算桩基的抗拔承载力。20.可溶性岩石包括()oA.石灰岩、大理岩、砂岩B.硫酸岩类岩石、卤素类岩石、碳酸岩类岩石C.除火成岩以外的所有岩石D.所有的变质岩【答案】:B【解析】:岩石的可溶性取决于其化学成份、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硫酸岩类岩 石、卤素类岩石、碳酸岩类岩石遇水或酸类都可溶解,因此是可溶性 岩石。21.降减沉井外壁摩阻力的方法有()。A.射水法B.泥浆套法C.气幕法D.预压法【答案】:A|B|C【解析】:发生。2.砂井法和砂桩法是地基处理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0A.直径小的称为砂井,直径大的称为砂桩B.砂井具有排水作用,砂桩不考虑排水作用C.砂井法是为了加速地基固结,砂桩法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D.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地基机理相同,不同的是施工工艺和采用的材料【答案】:A|D【解析】:D项,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机理不同,砂井法是通过排水加速地基固 结;A项,砂桩法是通过挤密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它们并不是按 照直径大小区分。3.以下关于新奥法的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支护结构承受全部荷载B.围岩只传递荷载C.围岩不承受荷载减少沉井外壁的摩阻力的方法有:射水法,在井壁腔内的不同高度 处对称地预埋几组高压射水管道,也可在沉井外侧插入射水管,用高 压射水冲松沉井四周的土,以减少土的摩阻力;泥浆套法,用触变 性较大的泥浆在沉井外侧形成一个具有润滑作用的泥浆套,这种泥浆 在静止时处于凝胶状态,具有一定的强度,当沉井下沉时,泥浆受机 械扰动变为流动的溶液,从而减小了沉井四周土的摩阻力,使沉井能 够顺利下沉;气幕法,在沉井井壁内预埋假设干竖直管道和假设干层横 向的环形喷射,使沉井井壁四周的土液化,从而减少土的摩阻力; 炮震法,沉井下沉一定深度后如下沉有困难,可采取炮震法强迫下沉。 此法是在井孔底部埋置适量的炸药,引爆后产生的震动力,一方面减 小了脚下土的反力和井壁土的摩阻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沉井面下的冲 击力,迫使沉井下沉。2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哪个地段的隧洞围岩相对最稳 定? ()2010年真题A.隧洞的洞口地段B.隧洞的弯段C.隧洞的平直洞段D.隧洞交叉洞段【答案】:C【解析】:A项,隧道洞口处于平面应力状态,隧道围岩相对不稳定;BD两项, 弯、交叉洞处,由于空间较大,围岩稳定性较差;C项,平直段洞门 段稳定性最好。23.粉煤灰路堤的设计原那么不包括()oA.粉煤灰路堤是指全部采用粉煤灰或局部采用粉煤灰填筑的路堤B.任何等级的公路路堤严禁采用烧失量大于20%的粉煤灰C.粉煤灰路堤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 内摩擦角、内聚力、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毛隙上升高度等 D.对高度在10m以上的粉煤灰路堤应验算路堤自身的稳定性【答案】:B|D24.在某中粗砂场地开挖基坑,用插入不透水层的地下连续墙截水, 当场地墙后地下水位上升时,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前者)和水土总压力(后者)各自的变化规律符合以下哪个选项?()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C.前者变小,后者变小D.两者均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中粗砂场地的土压力采用水土分算,地下水位上升,被水浸没的局部 土压力采用有效重度计算,有效重度小于天然重度,相比未上升前减 小,故主动土压力变小。水位上升后水压力的作用面积增大,因此水 土总压力增大。25 .以下选项中哪些措施可以全部或局部消除地基液化?()A.钻孔灌注桩B,挤密碎石桩C.强夯D.长螺旋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答案】:A|B|C【解析】:ABC三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年版) 第条规定,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桩基础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应按计 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 于0.8米,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采用深基础时,基础 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米。 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 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 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规范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D 项,长螺旋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不具有挤密作用,无法消除液化。26 .某干作业钻孔扩底桩,扩底设计直径3.0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 规范(JGJ 942008),其上部桩身的最小直径应为以下哪个选项?()0.8mA. 1.0m1.2mD. 1.5m【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规定,扩底端 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D/d,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侧面和桩端持 力层土性特征以及扩底施工方法确定,挖孔桩的D/d不应大于3,钻 孔桩的D/d不应大于2.5o此题中,钻孔扩底直径为3m,那么上部桩身直径为:d三第.5 = 1.2m。27.某拟建铁路线路通过软硬岩层相间、地形坡度约60°的边坡坡脚, 坡体中竖向裂隙发育,有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预测坡体发生崩塌破 坏时,最可能是以下哪种形式?()A.拉裂式B.错断式C.滑移式D.鼓胀式【答案】:C【解析】: 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附录B表B.0.2 规定,滑移式崩塌岩性多为软硬相间的岩层,地形陡坡通常大于55° , 有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滑移面主要受剪切力。28.能用高压喷射注浆法而不能用深层搅拌注浆法的工程工程是()。A.基坑底部的加固B.基坑支护C.既有建筑物加固D.地基液化【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条 规定,高压喷射有旋喷(固结体为圆柱状)、定喷(固结体为壁状) 和摆喷(固结体为扇状)等3种基本形状。旋喷注浆有强化地基和防 漏的作用,可用于既有建筑和新建工程的地基处理、地下工程及堤坝 的截水、基坑封底、被动区加固、基坑侧壁防止漏水或减小基坑位移 等。深层搅拌注浆法不能用于既有建筑物加固。29.以下关于土钉墙支护体系与锚杆支护体系受力特性的描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A. 土钉所受拉力沿其整个长度都是变化的,锚杆在自由段上受到的拉力沿长度是不变的B. 土钉墙支护体系与锚杆支护体系的工作机理是相同的土钉墙支护体系是以土钉和它周围加固了的土体一起作为挡土结构,类似重力挡土墙D.将一局部土钉施加预应力就变成了锚杆,从而形成了复合土钉墙【答案】:A|C【解析】:土钉墙支护是由较密排列的土钉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所构成的一种 支护。其中土钉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它是将一种细长的金属杆件(通 常是钢筋)插入预先钻(掏)成的斜孔中,钉端焊接于混凝土面层内 的钢筋网上,然后全孔注浆而成。喷锚支护主要受力构件是锚杆,每 根土层锚杆严格区分为锚固段与自由段,锚固段设在土体主动滑裂面 之外,采用压力注浆;自由段在土体滑裂面之内,全段不注浆。二者 的区别为:拉力分布不同;对土体的约束机制不同;密度及施 工质量要求不同;设计承载力与锚头结构不同;施工规模不同;挡土墙工作机理不同;施工顺序不同等。30 .以下关于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弱黏土地基的表达中,哪些选项是正 确的? ( ) 2011年真题A.控制加载速率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发生剪切破坏B.工程上一般根据每天最大竖向变形量和边桩水平位移量控制加载 速率C.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后地基将不会发生固结变形D.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后将有效减小地基的次固结变形【答案】:A|B|D【解析】: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条 条文说明规定,对堆载预压工程,当荷载较大时,应严格控制加载速 率,防止地基发生剪切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工程上一般根据 竖向变形、边桩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等监测资料按一定标准控制。D项,根据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105页规定,超载预压可加速 固结沉降的过程,此外超载预压尚可减小次固结沉降量并使次固结沉 降发生的时间推迟。C项,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地基后只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局部的固结 变形,不可能完成全部的固结变形,因此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后随着 时间地基后续固结沉降还将继续进行。31 .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说法是正确的。2008年真题A.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从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入手,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B.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范围内进行C.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主要是按照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来 划分D.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应包括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答案】:A.以下关于土的标准固结试验的说法,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B.压力等级宜按等差级数递增C.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aD.需测定先期固结压力时,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eIgp曲线下段出现直线段【解析】: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99) (2007年版)第14.1.5 条第3款规定,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12.5、25、 50、100、200、400> 800、1600、3200kPao 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 士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12.5、25kPa或50kPao最后一级压力应大 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 小于400kPao第4款规定,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 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e Igp的曲线下段出现直线段。33.滑坡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制约,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oA.岩体的结构和产状对山坡的稳定、滑动面的形成、开展影响很大 B.地下水位增高有利于滑坡的形成C.人类工程活动是滑坡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D.滑坡的形成主要与自然条件如气候、流水、地形、地貌等有关D.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承受荷载【答案】:D【解析】:新奥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围岩本身具有的自承能力,即洞室 开挖后,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及时进行以喷锚为主的初期支护,使之 与围岩密贴,减小围岩松动范围,提高自承能力,使支护与围岩联合 受力共同作用。新奥法围岩不仅是载荷体,而且是承载结构;围岩承 载圈和支护体组成巷道的统一体,是一个力学体系;巷道的开挖和支 护都是为保持改善与提高围岩的自身支撑能力服务。4.复合地基的增强体穿越了粉质黏土、淤泥质土、粉砂三层土,当水 泥掺量不变时,以下哪些桩型桩身强度沿桩长变化不大?()A.搅拌桩B.注浆钢管桩C.旋喷桩D.夯实水泥土桩【答案】:D【解析】:滑坡是指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 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过程与现象。滑坡的形成 条件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地震、人 为因素等密切相关。34.滨海地区大面积软土地基常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以下哪些选项 的说法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考虑涂抹作用时,软土的水平向渗透系数将减小,且越靠近砂井, 水平渗透系数越小B.深厚软土中打设排水板后,软土的竖向排水固结可忽略不计C.由于袋装砂井施工时,挤土作用和对淤泥层的扰动,砂井的井阻作 用将减小D.对沉降有较严格限制的建筑,应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使预压荷载 下受力层各点的有效竖向应力大于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答案】:A|B|D【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QGJ 792012)第条规 定,当排水竖井采用挤土方式施工时,应考虑涂抹对土体固结的影响, 当竖井的纵向通水量与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的比值较小,且长度 又较长时,尚应考虑井阻影响。BC两项,排水固结法的原理是当淤泥在荷载作用下,孔隙中的水慢 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随着超孔隙水压力 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为了加速孔 隙水的排出,在地基土中增设竖向排水通道(比方砂井、袋装砂井、 塑料排水板等),缩短孔隙水排出时间加快地基土固结。D项,根据第5210条第1款规定,对于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可 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超载量大小应根据预压时间内要求完成的变形 量通过计算确定,并宜使预压荷载下受压土层各点的有效竖向应力大 于建筑物荷载引起的相应点的附加应力。35.某基坑侧壁平安等级为三级,垂直开挖,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 设一排预应力锚索,自由段长度为5.0m。锚索水平拉力设计值 为250kN,水平倾角20° ,锚孔直径为150mm, 土层与砂浆锚固体 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 = 46kPa,锚杆轴向受拉抗力分项系数取 1.25o试问锚索的设计长度至少应取以下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要求?()2010年真题16.0mA. 18.0m21.0mB. 24.0m【答案】:c36.某土质滑坡后缘地表拉张裂缝多而宽且贯通,滑坡两侧刚出现少 量雁行羽状剪切裂缝。问该滑坡处于以下选项的哪一阶段?()A.弱变形阶段B.强变形阶段C.滑动阶段D.稳定阶段【答案】:B【解析】:根据工程地质学教材,滑坡发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蠕动变形、滑 动破坏和渐趋稳定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坡后壁先出现张拉裂缝,这 个阶段称为弱变形阶段。随着渗水作用加强,变形进一步开展,滑坡 后缘张拉,裂缝加宽,滑坡体两侧开始出现羽毛状剪切裂缝,随着变 形进一步开展后缘裂缝不断扩大,两侧羽毛状剪切裂缝贯通并撕开, 滑坡前缘的岩土体被挤紧并鼓出,形成鼓胀裂缝,这时滑动面已经完 全形成,滑坡体开始向下滑动。这个阶段称为强变形阶段。37 .某一土层描述为:黏土与粉砂呈韵律沉积,前者层厚3040cm, 后者层厚2030cm,按现行规范规定,定名最确切的是以下哪一选 项? ()2011年真题A.黏土夹粉砂层B,黏土与粉砂互层C.黏土夹薄层粉砂D,黏土混粉砂【答案】:B【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 比大于 用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3时,宜定为“夹 层”;厚度比小于Vio的土层,且屡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题中黏土层与粉砂层的厚度比为203030ao = 0.670.75,大于必 因此应定为“互层”,故“黏土与粉砂互层”定名最确切。38 .受竖向荷载桩,关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oA.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大,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B.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小,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C.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大,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D.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小,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答案】:A【解析】:桩受到的荷载由桩端阻力与桩周摩阻力承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 下,长径比l/d越小,摩阻力承当的荷载就越小,反之桩端阻力承当 的荷载就越大,桩土刚度比越大,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桩身压缩变形 与桩端土压缩变形之比越小,桩端阻力发挥越大。39.某折线形滑面滑坡体由2块组成,两块滑动体的重力分别为Gl = 12000kN, G2 = 15000kN;滑动面倾角分别为 B 1 = 38。,3 2 = 25° ; 滑动面内聚力分别为cl = c2 = 15kPa;滑动面内摩擦角分别为61 = 18° ,力2 = 20° ;滑动面的长度分别为Ll = 100m, L2 = 110mo如 果滑坡推力平安系数取1.2,在第二块滑块前设重力式挡土墙,挡土 墙受到的水平向作用力为()kNoA.2045B. 43874830D. 5180【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条规定,滑动面为折线形时,滑坡推力计算如下:由于滑坡体只由2块滑块组成,推力传递系数只有一个,即:n l = cos ( 3 n 1 3 n) tan 4)n = cos (38s 25° ) sin (38°-25n) Xtan20° =0.89计算单位宽度上的滑坡推力Fn第一块滑坡推力F1为:Fl= y lGlsin 3 1-Glcos 8 Itan 4)l-clll = 1.2X 12000 X sin38n 一12000Xcos38° -15X100 = 4293kN第二块滑坡推力F2为:Fl = y 2G2sin B 2 + 巾 Fl G2cos B 2tan 小 2 c2I2 = 1.2 X 15000 X sin25° +0.89X4293-15000Xcos250 tan20° -15X 110 = 4830kN40.以下关于文克尔(Winkler)地基模型的表达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真题A.基底某点的沉降与作用在基底的平均压力成正比B.刚性基础的基底反力图按曲线规律变化C.柔性基础的基底反力图按直线规律变化D.地基的沉降只发生在基底范围内【答案】:D【解析】:文克尔地基模型是指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 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 = kS,式中比例常数k称为基床系数,单位 为kPa/m;地基上某点的沉降与其他点上作用的压力无关;刚性基础 因其基底各点竖向位移呈线性变化,故其基底反力图按直线规律变 化,柔性基础的基底反力图按曲线规律变化;文克尔模型的实质就是 把地基看作是无数小土柱组成,并假设各土柱之间无摩擦力,即将地 基视为无数不相联系的弹簧组成的体系。由此可知,文克尔模型的沉 降只发生在基底范围内。41.在IV级围岩中修建两车道的一级公路隧道时,对于隧道永久性支 护衬砌设计。提出如下的4个必选方案,其中哪个方案满足规范要 求?()A.采用喷锚衬砌,喷射混凝土厚度50mmB.采用等截面的整体式衬砌,并设置与拱圈厚度相同的仰拱,以便封 闭围岩C.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的拱部和边墙喷10cm厚的混凝土,锚 杆长度2.5mD.采用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采用35cm厚的模筑混凝土,仰拱与拱 墙厚度相同【答案】:D【解析】:AB两项,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第条规 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隧道应采用复合式衬砌。C项,第条表规定,采用复合式衬砌,W级围岩,喷射 混凝土厚度拱部和边墙为1215cm,锚杆长度为2.53.0m。D项,第条规定,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支护参数可参照表 查表可得,二次衬砌厚度仰拱与拱墙均为35cm。42 .以下关于静压沉桩的施工要求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对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最后在该区域进行压 桩B.当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异较大时,宜先施压短桩后施压长 桩C.最大压桩力不宜小于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D.当需要送桩时,可采用工程桩用作送桩器【答案】:C【解析】:AB两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规 定,压桩顺序宜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对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当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异较大时,宜先施压长桩后施压短 桩。C项,根据第条规定,最大压桩力不得小于设计的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必要时可由现场试验确定。D项,根据第7513 条第2款规定,送桩应采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得将工程桩用作送桩 器。43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当标 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45击时,花岗岩的风化程度应判定为以下哪一 个选项?()A.中风化B.强风化C.全风化D.残积土【答案】:C【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附录A 表注4规定,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2 50为强风化;50>N230为全风化;NV30为残积土。【答案】:B|D【解析】:AC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 第条规定,水泥土搅拌桩法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 搅拌设备,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 理化学反响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 根据条文说明第、条规定,旋喷桩是以水泥为主固 化剂的浆液从注浆管边的喷嘴中高速喷射出来,直接切割破坏土体, 喷射过程中,钻杆边旋转边提升,使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 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柱状固结体。旋喷桩和搅拌桩都是以水泥作为主固 化剂与原土搅拌混合形成固结体,地基土地层情况影响固结体的强 度;B项,注浆钢管桩是通过钻孔,放置钢管桩,然后在钢管桩底部 进行灌注水泥浆,使水泥浆充盈于桩孔内,其桩身强度不受原地层影 响;D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62、 条及条文说明第、条规定,夯实水泥土桩是利用人工 或机械成孔,选用相对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在孔外充 分搅拌,分层向孔内回填并强力夯实,形成均匀的水泥土桩,由于是 非挤土成桩,其桩体强度受地层情况影响不大。5.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厚2.2m;淤泥,含 水率为70%,厚5.0m;粉质黏土,厚3.0m;花岗岩残积土,厚44.地震烈度6度区内,在进行基岩边坡楔形体稳定分析调查中,下 列哪一选项是必须调查的?()A.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下水位,地 震影响力B.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下水位,各 结构面的摩擦系数和黏聚力C.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下水位,锚 杆加固力D.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震影响力, 锚杆加固力【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471 条规定,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以下内容:地貌形态,当存在滑坡、 危岩和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要求; 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 度;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 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关系,是 否存在外倾结构面;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 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地区气象条件(特 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 的冲剧情况;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没有 锚杆加固力以及地震影响力。45.以下关于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不同之处的描述中, 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落锤的质量不同B.落锤的落距不同C.所用钻杆的直径不同D.确定指标的贯入深度不同【答案】:D【解析】:ABC三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表规定,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落锤的质量为63.5kg,落距为76cm, 探杆直径为42mm,贯入深度是10cm;表规定,标准贯入试 验的落锤的质量为63.5kg,落距为76cm,钻杆直径为42mm。D项,第1053条第3款规定,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 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 击数No标准贯入试验的贯入深度是30cm,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贯 入深度是10cm,故确定指标的贯入深度不同。46.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以下 关于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探测试原那么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oA.勘探点间距应取本规范第四章规定值的平均值B.宜在探井中或采用二(三)重回转取土器采取试样C.原位测试可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波速测试、载荷试验等 方法D,对残积土必要时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答案】:A【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条规定,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探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勘探点间距应取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小值;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宜在探井 中或用双重管、三重管采取试样,每一风化带不应少于3组;宜采 用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原位测试可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 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和载荷试验;室内试验除应按本规范第11章 的规定执行外,对相当于极软岩和极破碎的岩体,可按土工试验要求 进行,对残积土,必要时应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47 .以下关于砂土桩特性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哪些选项?()A.饱和软土中置换砂石桩单桩承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桩周土的侧限 力B.砂石桩在饱和软土中容易发生膨胀破坏C.均匀地层中桩间土抵抗桩体膨胀能力随深度降低D.砂石桩易在地基深部局部软土处发生剪切破坏【答案】:C|D【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7.2.1 条规定,碎石桩桩体材料为散体,没有固结强度,依靠柱周土的约束 作用形成桩体,桩体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与柱周土约束能力密切相 关,围压越大,桩体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越强,因此砂石桩单性承载 力主要取决于桩周土的水平侧限压力;BD两项,当桩周土不能向桩 体提供足够的围压而导致桩体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即桩体鼓胀,而 导致复合地基破坏;C项,根据土力学知识,地基土的水平侧压力为 oh = KOyz,可见水平侧压力是坡深度增大的,因此桩间土抵抗桩体 膨胀能力是随深度增强的。48 .在高陡的岩石边坡上,以下条件中哪个选项容易形成崩塌?()A.硬质岩石,软弱结构面外倾B.软质岩石,软弱结构面外倾C.软质岩石,软弱结构面内倾D.硬质岩石,软弱结构面内倾【答案】:D【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676页规定,坚硬岩层组成的高 陡山坡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的情况下易发生崩塌;当岩层倾向 山坡,倾角大于45°而小于自然边坡时,容易发生崩塌。外倾结构 面系指倾向和坡向的夹角小于30°的结构面,即结构面倾向和山坡 倾向相近,容易发生滑坡;内倾结构面即倾向山坡临空面,容易发生 崩塌。49.岩质边坡可采用锚杆一喷射混凝土支护方法,其中岩石锚喷支护 的设计要求有()0A.具有严重腐蚀性的岩石边坡不应采用锚喷支护B.进行锚喷支护设计时,岩石侧压力可视为均匀分布C.锚杆一喷射混凝土支护系统的锚杆安设倾角一般宜采用10°35°D.对III类岩体边坡应采用逆作法施工【答案】:A|D50.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当地表水平方向存在高电阻率屏蔽 层时,最适合采用以下哪种物探方法? ()2011年真题A.电剖面法B.电测深法C.交流电磁法D.高密度电阻率法【答案】:C【解析】:工程地质勘察中,物探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