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doc
-
资源ID:46522185
资源大小:17.9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一、教学目标:1、 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造型新颖川流不息的意思,能背诵或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2、 学习用方位顺序介绍北京的景点。二、教学过程:2003-12-7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一、 引题1、我们去了哪里2、你还想到哪里去二、 学习第三段1、播放北京交通录像。你看到了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3、汇报学习结果。三、学习四、五段。1、 读一读第四段,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大家想去实地旅游吗可是,到了北京,人生地不熟的,该怎么办呢2、 出示景点示意图。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是怎样学习第二段的3、 我们看图,按照什么方位上有什么景点来介绍。4、 最想去哪里进入八达岭长城。用一两句话来描述长城的样子。5、 其它景点是怎样的进入校园网,看看,说说它们的特点。可以几人合作。6、 汇报介绍景点。7、 做小导游。四、课后延伸进入其它景点游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回答。感知北京的大街和立交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扩展思维。学生迁移学法,引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实践活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