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46526977
资源大小:33.3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抚顺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对联的起源,就其两两相对的艺术哲理来说,源于我国古代?周易?所阐述的天地赋予万 物的阴阳对立与阴阳互交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就其两两相对的表现形式来说,那么源 于我国远古的民谣和古代诗文的对偶句,是由对偶句婚变而来的。古代民谣如:”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诗经?上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在屈原作品中,对偶句更是不乏其例。以上各类对偶句,都含有对联对句的因素, 但严格说来,都只能算作对联的影子,还不能说这就是对联的开端。对联的正式开端究竟始于何时?以往一般都遵从清代著名联家梁章银在他的?楹联丛话? 中所言:“楹帖(楹联)始于桃符。据蜀?祷机?所载:“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孟)昶 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梁 氏所言,即据于此。于是,我国对联界即普遍认为“联萌五代。但近代以来,我国许多对 联学者经多方考证,发现对联实萌于普唐而兴于五代。因此,“联萌于五代之说是不对的, 至于说“联兴于五代那么符合事实。据?晋书?记载,张华曾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互作通报,陆以“云间陆土龙, 荀以“日下荀鸣鹤互报姓名。这被许多人认为是我国古代的第一联。而我们能见到的保存 至今的唐代标准联作那么更多。如夏民安?联人心声?中有唐太宗在藏晋祠贞观宝翰门前题的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莫高窟发现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等,还有日本人写的? 史馆茗话? 一书记载的唐人联“闭户惟闻朝暮鼓,登楼遥望往来船。到了宋元阶段,对联进一步开展,不仅数目大量增加I,而且类别除春联外,又有了题赠 联、书院联、名胜联、喜庆联、哀挽联,谐音联、灯联等等。就其语言运用和表现形式而言, 不但坚持了从律诗借鉴来的艺术特点,而且有所实破,吸收词曲语言变化特点,以长短句创 作对联,形式更加变化多姿。同时,出现了不少联作名家,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 陆游、文天祥等等。明初,由于洪武皇帝除夕传旨,无论公卿土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对联创作进入繁 荣阶段。清朝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对联创传更是盛极一时。明清时代,由于对联 融合了诗词曲赋的各种句式以及骈散并用与文白齐行,使得对联语体多样化,连同对联篇幅 的增长,使其不仅可以写景、抒情,而且可以叙事、议论;不仅可以用来谐谑,而且可以挖 苦。这一时期,不仅运用范围大为扩展,涌现出大批如解缙、纪啊般的联坛高手,甚至出现 了理论研究与专论著作。(选自戴本恒?对联艺术探微?,有删改)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诗经?中五百年风物流转,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种诵读有韵、麋续至今仍 富活力的诗体形式。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 加相契相合,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诗经?是一条文字之河,0。在古人 的吟诵中,我们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这份诗意和美好,我们的后代也值得拥有,不是吗?因此,我觉得,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做 点什么,坚持点什么,尊重点什么。我认为,?诗经?不可丢弃,传统文化不能忘记。我们阅读?诗经?不会产生 的经济效益,所能影响的人也非常有限,可是这是我们能做的对抗粗俗文化的方式,这也是我们能做的文化传承的方式。如果坚持学习且传播, 在今后的山河岁月里,我们的后代能看到每一部经典,都会有你我每一次挑灯 夜读的身影。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项是)A.在我们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人 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B.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C.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人找寻到一块心灵的绿地。D.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人 找寻到一块心灵的绿地。15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A.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接收其哺养,感受其芬芳B.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因时间的关系,接收其哺养,感受其芬芳C.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因时间的关系,感受其芬芳,接收其哺养D.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收其哺养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光云影余音绕梁卓有成效言外之意B.天光云影一咏三叹立竿见影字里行间C.浮光掠影一咏三叹卓有成效字里行间D.浮光掠影余音绕梁立竿见影言外之意【答案】14. C 15. D 16. B【解析】【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 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局部,是否存在搭配不 当、残缺等问题。此题句子有两处错误。A、B项“心灵的一块绿地多层定语语序不当。D 项“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中途易辙。应选C。【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此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解答此题时需要注意逻辑顺序。承接上文“文字之河下应接“因 时间关系,排除BC项。后面先“感受再”接受,排除A项。应选D。【16题详解】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天光云影:天上的光亮、云朵映在水中的影子, 比喻书中丰富的内容和和深奥的道理。“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 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语 境是“?诗经?书中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道理,应选“天光云影,排除CD项。一咏三 叹:是指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用来形容诗婉转而 含义深刻。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问旋不断,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语境是“在古人 的吟诵中,修饰“吟诵,应选“一咏三叹,排除A项。立竿见影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比喻行事能马上着到效果或付出能 马上得到收获。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 果。字里行间: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 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应选B。【点睛】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 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表达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 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 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 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 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 晦曲折等,文段中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 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 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17 .下面这那么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招领启示各位同学们:本人于9月26日下午放学后检到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请失主速与高一 9)班张宇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高一(9)班张宇2021年9月26日 【答案】“启示应为“启事。“各位同学们重复,去掉“各位或“们。应 写明拾物地点。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内有人民币假设干。去掉“本人十 分感谢。【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题要注意从用词、简明、文体、谦敬等角度进行考虑。“招领启示不恰当,要注意“启示与“启事的区别。“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 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这里的“启是“说明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说明的事情。 而“启示的“启,那么是“开导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启示是指启发指示,开导思考,使人有所领悟。此处要把“启示改为“启事。“各位强调的是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位。“们 一般加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各位 和“们不能连用,可任意去掉一个。这是“招领启事,应该写明拾得物品的地点。作为“招领启事不能透露出物品的具体特 征,可把“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借书卡一张、饭卡一张改为“捡到皮夹一 只,内有物品假设干";还有"本人十分感谢”一般用于“寻物启事,表达对提供线索或 者拾得自己物品而归还者表示感谢,用在“招领启事不适宜,删去。四、写作(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最近,有网友晒出了 20212021赛季全国排球超级联赛全明星赛彩排的一个小花絮: 当天,排球运发动惠假设琪是嘉宾主持,当流程到了播放国歌的环节时,音乐一响,她就马 上站起身来,脱下帽子,站得笔直,望着国旗行注目礼。直到国歌播放完毕,惠假设琪才戴 回帽子,继续进行彩排。看到这一幕,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就是深藏在心中、见诸行动的热 爱,是“明明白白的一颗爱国心。爱国主义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情怀。你对爱国主义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的看法。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1)这是一道任务型材料作文题。审读材料,概括出核心事件,即惠假设琪在彩排间隙自 觉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是内在的爱国心外化为具体行动的一种自然表现。无论是惠假设琪的 表现,还是网友的评论,都说明“爱国主义不应仅仅停留于口头,更要表达于具体行动。 只有表里如一的“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2)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谈谈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感受,可以写新时代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 旗帜;也可以写将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还可以写“爱国主义并不是一 定要干出轰轰烈烈的千秋伟业,还表达于日常一言一行的细微之处;同样可以写“爱国主义 厚植于每个人的内心,爱国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情怀,也是应尽的责任。【立意】1 .真正的爱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2 .新时代呼唤我们高扬爱国主义大旗。3 .爱国表达在生活中的时时处处。4 .爱国主义是新时代青年最朴素的情怀。5 .爱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1 .下到关于对联起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联起于哪个朝代,有很多说法。对联界根据梁章锦?楹联从话?的相关记载普遍认为对 联起于五代,但作者并不赞同这一说法。B.我国古代很多诗文里有对偶句,对联两两相对的表现形式就是起源于我国远古的民谣和 古代诗文的对偶句。C.作者认为,古代民谣、?诗经?以及屈原作品中的对偶句,尽管也有对联的一些因素,但 还不能算是对联的开端。D.我国古代?周易?所阐述的天地赋予万物的阴阳对立与阴阳互交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是对联两两相对的艺术哲理的来源。2 .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五代时,蜀地的孟昶在除夕日让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因为对辛寅逊的题词不满意而自 己题写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B.据?晋书?记载,张华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以对联的形式互作通报,陆以“云间 陆士龙为上联,荀以“日下荀鸣鹤为下联互报姓名。C.中国许多对联学者近代以来经多方考证,发现对联实萌于晋唐而兴于五代,否认了 “联 萌于五代之说,得出“联兴于五代的结论。D.唐代出现了许多标准的对联作品,如:“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三阳始布,四序初 开”“闭户惟闻朝暮鼓,登楼遥望往来船”等等。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宋元时期,对联进一步开展,不仅数目大量增加,而且类别除春联外,又有题赠联、书院 联等;同时,还出现了王安石、苏轼等不少联作名家。B.宋元时期,对联形式变化多姿。因为对联不但保持了从律诗借鉴来的艺术特点,而且有 所突破,吸收词曲语言变化特点,以长短句创作对联。C.明清时代,由于对联融合了诗词曲赋的各种句式以及骈散并用与文白齐行,使对联语体 多样化,使对联的篇幅增长,使对联的运用范围大为扩展。D.明代洪武皇帝下令无论公卿士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使对联创作进入繁荣阶段。由 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清代以后的对联创作更是是盛极一时。【答案】1. A 2. B 3. C【解析】【分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联起于哪个朝代,有很多 说法”普遍认为对联起于五代,但作者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于文无据。由原文第二段“我国对联界即普遍认为联萌五代但近代以来,我国许多对联学者经多方考证,发现 对联实萌于普唐而兴于五代可知,对联界对于对联起源的朝代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作 者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于文无据。应选A。【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原文这样表述:“张华曾建议初 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互作通报,陆以“云间陆士龙、荀以“日下荀鸣鹤互报姓名。 所以说张华建议二人互作通报,并未要求以对联的形式,二人的通报在当时也并非是上联和 下联,选项属曲解文意。应选B。【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由于使对联语体多样化,使 对联的篇幅增长,使对联的运用范围大为扩展强加因果关系。由原文最后一段“由于对联 融合了诗词曲赋的各种句式以及骈散并用与文白齐行,使得对联语体多样化,连同对联篇幅 的增长,使其 ”这一时期,不仅运用范围大为扩展,涌现出可知,“对联的篇幅增 长 “对联的运用范围大为扩展不是结果。应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一张温暖的欠条晚间散步,遇见同学。她劈头就说,你相信这世上有好人吗?好得犯傻的那种。接下来 说了下面的事。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我妈坐在沙发 上,还自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当我听见她说“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 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妈却仿佛捡了大廉价似的,滔 滔地说下去。“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却刹住车子,跑过来扶我, 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 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 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我都觉得啰唆了,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 说完,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承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字条,他说字条上是他的 号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人好好的,要它做什么。说完,站起身 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一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 我妈就起不来床了。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心电图、胸部透视等一系列的 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我一边给我妈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不停地埋怨她, 有您这样的吗? 一边恨恨地想,一定要把那个“好人找出来。可是,一直到我妈出院,我 也没找到那个“好人。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的火气噌噌往上蹿。我用命令的语气对我 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个 号。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 里摸索起来。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 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我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妈,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为那人辩护说,兴许人家 没电了呢。但说这话时明显没了底气,不过为自己 讨回点儿面子而已。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 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 人心疼。这更增加了我对那个“好人的愤怒。一天,一个陌生人按响我家门铃,他说他找 一个骑三轮的大娘,一个月前他碰了她。不等我火山爆发,母亲急慌着走过来,把他让进屋 里。在我如炬的目光里,他低下了头。他说他原本打算第二天就来看我妈,可是家里出了点 儿事,一直没脱开身我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先给我报销十万元的住院费。我妈连 忙出来打圆场,问那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接过我的 号后,骑上三轮 就走,我不放心,悄悄在您后面跟着,看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 照顾大娘,单位要罚款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我妈接过话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 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那人说,人是我碰 的,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 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我马上火了,没好气地说,蒙人的吧,就像 那张写号的字条一样。他的脸腾地红了,吃吃地说,对不起,那天我 丢了,我换了新号。同学突然换上一种动情的语调说,你知道吗?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两条腿是假的。为了 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打好几份工,什么活儿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 的。后来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 了(选自?小小说月刊?)4 .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说中的“我妈被撞后不计较,还说自己“遇见好人",后来并主动要求承担一半医 药费,说明“我妈是一个为他人考虑、善良的人。B.小说中“我先是竭力想找出肇事者,后来又疑心对方打欠条的诚心,“我的想法做 法虽然可以理解,但这些细节还是说明“我心眼小、不善良。C.小说以同学说明打欠条的人是一个车祸受害者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照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颇具艺术匠心。D.这个故事温馨动人,赞美了善良、诚信的美德,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 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5 .小说主体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故事,开头、结尾段却出现另一个表达人。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6 .小说快结束时才出现欠条,为什么小说要以“一张温暖的欠条为题?【答案】4. B 5.小说开头的表达人是故事的聆听者,自然引出下面的故事。结尾处从表达人角度呈现“同学情绪的变化及原因,并使读者从客观角度了解故事结局。人 称的转换明确了作品中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之间的关系,使小说更具真实感。6.这张欠条集中表现了撞人的残疾人诚信、善良的品质,以此为题突出人物形象。由 这张欠条引出后来还债的情节,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并由此交代了撞人者的遭遇,促使“我” 的情感、心理产生变化,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关键情节。由这一张欠条读者可知撞人者原本 也是车祸事故的受害者,而“我对他不仅谅解,还深受感动,以此为题可以深化小说主题。【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 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心眼小、不善良错误,想找到撞伤自己 母亲的人,不能说是“不善良。应选B。【5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中 叙事人称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叙事中的三种人称的作用,然 后结合文章的情节分析,此题主要是一三人称的变换,答题时先根据情节分析人称变换的合 理性:小说开头的表达人是故事的聆听者,自然引出下面的故事;结尾处从表达人角度呈现 “同学情绪的变化及原因,并使读者从客观角度了解故事结局。再分析其艺术效果:人称 的转换明确了作品中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之间的关系,使小说更具真实感。【6题详解】此题考核赏析文章的标题的能力,要求分析“一张温暖的欠条的作用,主要主要从情节、 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等角度作答。此题从人物的角度看,这张欠条集中表现了撞人的残 疾人诚信、善良的品质,以此为题突出人物形象;从情节的角度看,由这张欠条引出后来还 债的情节,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并由此交代了撞人者的遭遇,促使“我的情感、心理产生 变化,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关键情节;从主旨的角度看,由这一张欠条读者可知撞人者原本也 是车祸事故的受害者,而“我对他不仅谅解,还深受感动,以此为题可以深化小说主题。【点睛】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 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 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 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 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大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舍人高郢下进土、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 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 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 可用。贬江州司马。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鳗遭推,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尝科头箕踞, 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那么录。后人评白诗如 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 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日“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日“刘白云。【注】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7 .以下对文中加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8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C.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D.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 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B.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 疾患那么提前。C.司马: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土、司寇并称五官, 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D.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 “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 兴,五日雅,六日颂。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的分类和内 容题材。9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 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 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美,正是品行不好,不 得重用。D.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 作就像靖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那么录。【答案】7. C 8. D 9. C10.每写成一篇文章,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她,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解析】【分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 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元和元年作句首时间状语,其后断开,排除BD;“百余篇作“学府及诗的后置定语、之间不能断开,“乐府及诗百余篇作“作的宾 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规讽时事/流闻禁中属于对称句;“禁中作“闻的宾语,之间不可断开。应选C。【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 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错误。风、 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应选D。【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美,正是品行不好,不得重用错误。原文“俄 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这是传言,并不是事实。 应选C。【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有:“老妪,老婆婆;“问解,询问、理解;“录抄录。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 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 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 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诗时,他就 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 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 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 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 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 词句十分浮夸华美,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唐文宗即位后, 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官回家,最后死在家中。白居易屡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 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 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 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 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峰山 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 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 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 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1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A.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C.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自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D.此诗是一首工整 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12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答复游子为何忧伤。【答案】IL D 12.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别离;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 欲归不得;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 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 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 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此诗是一首工整的 五言格律诗”错误。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是古诗,但不是 律诗。应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 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 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成心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答复诗句表达 的作者的情感,除了答复出具体的情感,还要根据上下文答复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题 干要求”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答复游子为何忧伤,需要分析“忧伤 情感产生的原因,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从“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 人别离;从“长路漫浩浩分析,说明了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从“同心 而离居分析,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游子忧伤的原因为远离家 乡,思念爱人,长路漫漫,不能相聚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的空缺局部。1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 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 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 ?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a, o【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沦落、萧、滚、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