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希望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第二章检测题 中图版.doc
-
资源ID:46574619
资源大小:633.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陕西省渭南市希望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第二章检测题 中图版.doc
绝密启用前陕西省渭南市希望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第二章检测题 中图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 B.水泥 C.钢材 D.蔗糖2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3世界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 ) A.非洲、亚洲、大洋洲 B.南美洲、非洲、欧洲C.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D.北美洲、欧洲、大洋洲4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6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风化作用 D冰川侵蚀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8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有机岩,它们是A砾岩、砂岩、页岩B石灰岩、煤、石油C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 D花岗岩、石灰岩、煤9下列岩石中不属于变质岩的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C板岩 D片麻岩10形成我国冬季寒潮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11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12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A大峡谷 B陡崖 C河口三角洲 DU型冰川谷13下列著名渔场,与寒暖流交汇无关的是A秘鲁渔场B纽芬兰渔场C北海渔场D北海道渔场1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5所给四幅图属于北半球气旋的是()16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太阳短波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C太阳长波辐射D地面短波辐射17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动力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 D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18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19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岩石圈中部20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盛行风 C.陆地形状 D.摩擦力21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河流是A黄河 B塔里木河 C长江 D闽江22在三圈环流中,处于上升气流的位置是A.南北纬30°附近地区 B.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C.极地附近D.副热带地区2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海拔高度差异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地表冷热不均 D.地球自转24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于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25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 B. 冰川水 C. 地下水 D.河流水26与桂林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27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 A.强劲的太阳风 B.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内部物质的核裂变反应28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29下列不属于热力环流实例的是A山谷风B海陆风C城市热岛效应D温室效应30读图,会出现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有31以色列的粮食、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能大量出口,原因是A. 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农业发展B. 利用滴灌技术,有效灌溉又减少浪费C. 使用化学肥料,促进农业发展D. 属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区,河网密布32所给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33所给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34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岛弧 C海岭 D海岸山脉35与冷锋活动没有关系的天气系统是A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D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36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亚地区季风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B东亚地区季风成因是海陆性质差异C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D我国不受东南季风的影响37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A阴天的夜晚 B多云的白天C晴朗的白天 D晴朗的夜晚38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39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冬季寒潮暖锋B北方夏季暴雨冷锋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冷锋D大风、降温天气暖锋40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中心为高气压 B.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C.其中心有上升气流 D.地面气流呈辐散状4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A.南北纬30°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赤道附近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追上暖锋而形成的天气系统称为锢囚锋,读下面锋面气旋与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42下列关于锢囚锋符号的绘制,正确的是 )43图中P处未来几日的天气情况可能是( )A气压会持续降低 B气温将会升高C持续晴朗的天气 D出现阴雨天气44读高空等压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的气压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近地面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45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某一时段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单位:百帕)。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46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47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48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49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50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题型注释)51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该天气系统为 ,在它控制下的地区,天气 。(2)下列关于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B.东南沿海夏秋的台风是它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C.冬季它从寒冷的高纬内陆南下时,常常带来干冷的气流(3)当它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区吹 风。52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_表示暖锋天气的是_5316.下图为北纬26°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水循环的环节: , , ,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图中这个环节主要靠 途径来完成。(3)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 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 ,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4)图中的甲地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特点是 ,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54读“三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BC。(2)图中箭头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作用, 作用,作用。(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是。(4)从岩浆到形成 ,又到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即是 的过程。55读“洋流模式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_,暖流的含义是指_。(2)从图示来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_。(3)图中数字表示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代表的洋流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其原因是_。56读下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7分)(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实线箭头表示 (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 ,B表示 。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 ,B表示 (3)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 。57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6分)A_ _;B_;C_ _;D_。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2)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5分)图中代表的是 风带,代表的是_风带(3)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A. 热的地方一定形成低压、冷的地方一定形成高压 B.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 气流在3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带来阴雨天气D. 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9参考答案1A【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定义。对于自然资源的定义应明确两点:一是自然界中必须存在;二是能够被人类利用。故答案为A项。2 B【解析】森林资源是以各种具体的植被类型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而植被类型即自然带的分布具有特定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就是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故答案为 B项。3C【解析】世界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而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北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该市面积不断增大,说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经济在发展,城市化水平在提高,工业用水及人们生活用水量增大,过度抽取地下水,又加上城市面积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5D【解析】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热力环流。选择D项。6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7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8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分布。玄武岩、大理岩和花岗岩不属于沉积岩,而砾岩、砂岩和页岩不属于有机岩。9A【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石灰岩属于沉积岩。10C【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寒潮为冷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11A【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北半球越往北纬度越高。故A位于北半球中纬,为盛行西风带分布。12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大峡谷为流水侵蚀地貌;陡崖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地貌;U型冰川谷为冰川侵蚀地貌。13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著名渔场的成因。秘鲁渔场应上升补偿流而形成。14C【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而形成。故选C项。15C【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气旋中心气压为低压,故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为四周向中心的辐合;且在北半球,风向应向右偏,故选C项。16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17A【解析】本题考查大气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即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18A【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图示位于回归线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故不易形成降水,干燥。【答案】C【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上地幔上部有一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20B【解析】略21B【解析】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河流是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故本题选B。22B【解析】略23C【解析】略24A【解析】略25B【解析】略26D【解析】略27C【解析】略28D【解析】略29D【解析】略30C【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则天气晴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图示C水平气流呈符合,判断为低压。31B【解析】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关32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效应,故阴天的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考点: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33C【解析】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A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B错误;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山顶气温较山谷高,故山顶盛行上升气流,山谷盛行下沉气流,故C正确;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34C【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海岭为大洋板块的生长而形成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而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和岛弧。35C【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由于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36B【解析】本题考查季风。东亚季风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37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晴天的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故保温效应差,强烈降温而形成霜冻。38C【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煤炭为历史时期植物埋藏到地下形成的,故属于沉积岩。39B【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冬季的寒潮是受冷锋影响;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受冷锋影响;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是准静止锋影响;暖锋不会造成降温天气。40C【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气旋中心为低压,水平气流运动呈辐合;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41C【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根据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在南北纬的60°附近,来自高纬的极地东风和来自低纬的盛行西风在此相遇,形成锋面。42B43D【解析】42锢囚锋是锋的一种,是由于冷锋追上暖锋,或者两条冷锋迎面相遇而成(也有同一条冷锋的两段迎面相遇而形成的)。根据锋面移动是从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选择B项。43根据锋面移动是从西南到东北的走向,未来几日P受到锋面的影响,形成阴雨天气。选择D项。44C【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与等压面的关系。根据等压线向上弯曲是高压,向下弯曲是低压,空中与近地面气压相反空可知,甲地空中是高压,近地面是低压,形成上升气流,气温高;乙地空中是低压,近地面是高压,形成下沉气流,气温低。水平方向空中气流由甲流向乙,近地面由乙流向甲。正确的是C项。45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是暖锋的影响,暖锋降水在锋前,所以n可能形成降水,m在锋后天气是晴朗。46C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岩石成因分类中的变质岩。答案为C项。47D【解析】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占水体总储量的96.53%;陆地水占水体总储量的3.467%;大气水只占水体总储量的0.001%。答案为 D项。48D【解析】A属于风海流;B属于水平补偿流;C属于垂直补偿流。答案为D 项。49 B【解析】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答案为 B项。50 A【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作为非金属矿产的石灰岩,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产物之一。答案为 A项。51(1)高气压 晴朗干燥(2)AC(3)东南【解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从天气系统示意图可看出,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反气旋),其中心气流自上而下以补充低层向外流出的气流,因此形成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天气干燥。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过后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气压暖性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冬季它从高寒的高纬内陆南下时,常带来干冷的气流。当它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偏成东南风。52C A【解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砧状云,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堡状云,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53(1)海洋蒸发 水汽输送 陆地降水 地下径流 (2)太阳辐射 风的输送 (3)更新 污染破坏 (4)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受来自太平洋温暖湿润的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形成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形成低温少雨【解析】课本基础知识,容易回答;根据当地的纬度为北纬26°,经度为东经120°左右,判断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我国气候的分布可以知道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进而可以根据气候的特点和原因作答。5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变质变质外力岩浆)各种岩石 新岩浆 地壳物质循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由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所以指向它的箭头只有一个,这是判断的关键。【答案】(1)水温比流经海域高(2)副热带副极地西风漂流(3)降温减湿盛行上升流,营养物质丰富【解析】(1)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从低纬向高纬流,水温比流经海域高(2)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3)数字表示的洋流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代表的洋流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原因是盛行上升流,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存,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食物。56【解析】略57【解析】略 答案第5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