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市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

    • 资源ID:46576563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市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

    市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xx市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工作平台,充分挖掘永昌粮食重点县的增产潜力,大面积示范推广粮食高产创建集成技术。通过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示范区、千亩展示示范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采用统一主栽优良品种、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等集成技术,使主载品种永良4号、永良15号,宁春18号播种面积达到了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74.1%。良种覆盖率、包衣率、精量播种率均达到100%,灌区机收面积达到了100%,配方施肥率达到了90%,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到了90%。20*年,全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84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8年丰收,达到33.8万吨,较20*年增长21,人均粮食占有量72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肉、蛋、奶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推动蔬菜的规模化种植,扩大秋冬菜生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6万吨,较20*年增长20,人均76公斤;蔬菜总产量54万吨,较20*年增长31,人均1140公斤。 (二)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全市各级从实际出发,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结构,着力建设全国标准化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全国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省专业化制种基地,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重点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了竞争有力、生态节水、增收明显的特色产业带和生产基地。20*年,全市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6.51万亩,同比增加0.8万亩。其中小麦34万亩,增加0.1万亩;啤酒大麦20.58万亩,减少3.79万亩;玉米15.27万亩,增加2.73万亩;洋芋2万亩,增加0.58万亩;油料9.41万亩,减少2.61万亩;蔬菜17.12万亩,增加3.38万亩;中药材1.75万亩,增加0.7万亩。特色优势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93。全市羊饲养量由20*年的107.92万头只增加到20*年的128万头只,出栏量由31.66万头只增加到41.39万头只,分别增长18.6%和30.4%。 (三)农业科技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市现有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33个、畜牧技术推广机构20个、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4个,市、县(区)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站,乡(镇)级单列农技站10个,综合性农业服务中心2个,全市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均属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全额财政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人员总数320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牢牢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线,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以点面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农民培训等为载体,将品种、技术、信息等服务送到了农村。特别是一批主导技术、主推品种、主要设施的示范推广,为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年,全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拥有示范基地12个,科技示范村32个,科技示范户1800户,农民技术指导员500名。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13个,推广实用技术36项,推广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技术22万亩,蔬菜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10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11万亩,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2万亩,日光温室种植面积640.5亩,食用菌高产栽培100万平方米,推广麦类垄作沟灌节水技术15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万亩,推广膜下滴灌技术1837亩;新建良种肉羊二级扩繁场2个,肉羊改良点50个,投放种公羊400只,引进良种多胎基础母羊23168只,建立优质肉羊新类群培育核心群1000只,共完成肉羊改良21.02万只,羊良种率达到80%;新建牛改良点3个,引进优质基础母牛3412头,冻配改良牛11356头,牛良种率达到88%;引进优良种猪677头,生产瘦肉型三元杂交仔猪10.25万头,猪良种率达100%;推广良种蛋鸡52万只、良种肉鸡41万只,鸡良种率达100%。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随着特色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配套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262个,其中:龙头带动型66个,占25.1%;中介组织带动型131个,占50.6%;专业市场带动型30个,占11.6%;其它33个,占12.7%。全市现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22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个,市级龙头企业22个(内含7家省级龙头企业)。全市22家规模龙头企业共连接基地近40万亩。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麦芽、面粉、食用油、蔬菜、畜禽等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全市农产品加工增值比例达到60%,粗加工与深加工的比例达到20%-50%,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至目前,我市麦芽加工能力达到37万吨(约占国内生产能力的20%以上),已成为全国三大啤酒麦芽生产基地之一;面粉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肉羊加工能力达到30万只;蔬菜加工能力达到4000吨。 (五)农业标准化生产较快发展。全市共修订完善农产品地方标准和规程43项,西芹、花椰菜、胡萝卜、莴苣、啤酒麦芽、糯玉米等25个农产品已获得全国a级绿色食品认证;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17.4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定30万亩,“金川红辣椒”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查和专家评审,被确认为国家第七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依法保护;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3个,全市特色优势作物标准化覆盖率达80以上;市、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已开展了产地、市场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建立了13家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点,进一步延伸了农产品监管领域,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平均达到99以上。 (六)土地集约化经营不断推进。全市共有农村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202.5万亩,其中,耕地74.38万亩,园地2.21万亩,林地3.27万亩,草地119.69万亩,养殖水面0.05万亩,其它2.9万亩。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定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专门召开了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会议,下发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县、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聘请了仲裁员,充实了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20*年,xx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县区,全市共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示范点24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3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37万亩(xx县10.11万亩,xx区1.26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17.3%。 (七)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加快。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1.57万千瓦,每公顷拥有农机动力13.53千瓦,按农业人口计,人均3.76千瓦。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特征。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721台,拖拉机拥有量达到4.5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0.96万台,小型拖拉机3.59万台,每千公顷耕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2台、小型拖拉机530台。各类配套农机具达到13.78万台(部),机具配套比达1:3。全市机耕、机播、机收3个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5.56%、70.49%、60.27%,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76%。小麦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作物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等机械作业水平稳中有升,标准化作业程度明显提高。洋芋、玉米以及牧草机械化试验示范也取得新进展,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宽。20*年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条件 1、自然资源优势(气候、光能、物种资源等)。我市日照时数长,平均年日照时数为3000一3300小时,年均日照超过2878小时,无霜期134天,无霜期长而且稳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净光合率提高、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境内多数土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集中连片,具有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优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 2、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效果。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省、市、县(区)政府也加大“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特色产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在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啤酒大麦、无公害蔬菜、玉米及玉米制种、草食畜牧业、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培育发展了以金穗麦芽、春芽食品、天寿面粉、鲜美辣酱为代表的一批龙头加工企业。20*年市政府安排了1000万元草食畜牧业和500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对草食畜牧业和“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扶持,带动社会投入草食畜牧业和“菜篮子”工程的资金达到2.56亿元。 3、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服务领域逐步拓宽,全市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由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化和农业经营管理4个部分构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网络基本健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均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属财政全额拨款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4、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啤酒麦芽、无公害蔬菜、优质肉羊、优质饲草等特色产业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为实施农业“一特两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有一定的水利设施基础。经过多年建设,修建大中型水库5座,建成年引水4000万方的“引硫济金”引水工程,修建高标准干支渠道近3483公里,发展灌溉面积达106.39万亩,人均2.14亩。三是工业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大。我市有色金属、化工等工业企业技术密集,装备优良,实力雄厚,支农能力强,对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很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为农副产品提供了市场。化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工业的发展,既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也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找到了出路,已形成工农互补、相互促进的局面。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1、水资源短缺。我市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有东、西大河两条山水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雪线上移以及上游过度开荒、放牧、水源涵养林破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多年来,全市年均水资源量5.374亿立方米,人均水量976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水资源利用程度已高达148.9,但供水缺口仍有1.8亿立方米,缺水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2、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虽说近几年进行了加固和维修,使主灌区骨干渠道的完好率、配套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村、组(社)间支渠的配套率较差,部分村社尤其是社与社之间的支渠渠道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支渠仍然沿用没有硬化的自然水渠,跑、冒、漏现象比较严重,灌溉仍然沿用串灌、漫灌的传统方式,致使水资源大量浪费,农业成本增加。 3、农业科技发展与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小麦主栽品种宁春4号、武春3号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进种植,经过多年的种植,品种混杂,种性逐渐退化,品种结构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但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替代品种。在技术推广方面,配套推广技术比较传统,缺乏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滞后,难有飞跃性的发展,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式。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推广投入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和知识老化,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应付行政性中心工作较多,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上,“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姓农不务农”现象普遍存在,农技人员行政化倾向突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落在县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头上,而县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又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无法全方位搞好服务。 5、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我市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率较高,绝大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农民已离开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市场意识淡薄,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差,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今后五年,是我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时期。我市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关键环节,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取得新进展,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争取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 (一)优化农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按照井灌高效农业发展示范区、城郊集约化农业发展示范区、东河规模化节水农业示范区、西河特色及设施农业示范区的农业发展区域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规模发展,形成竞争有力、生态节水、增收明显的特色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市特色优势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98以上。 2、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大力发展优质肉羊、肉牛和奶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努力形成养殖、加工、销售、饲料、兽药生产供应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生产格局。加快“五良”综合养殖技术的配套应用和推广,缩短畜群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扩大饲草复种面积、秸秆回收利用和青贮氨化,推广秸秆加工机械,为舍饲养殖提供饲料保障。以养殖大户为重点,按照“正大”、“康美”、“首曲”等养殖模式,积极发展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建万只羊场10个,千头牛场10个,畜禽总饲养量达到320万头(只),羊饲养量达到160万只、牛7万头。积极引进、繁育、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切实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肉羊以改良波德代、德克赛尔等国外优质种羊为主打品种,年改良授配基础母羊20万只,创建我市优质肉羊品牌;肉牛改良以西门塔尔为主要品种,年授配基础母牛1万头;奶牛以荷斯坦冻精为主进行改良,年授配基础母牛2000头;生猪重点推广杜洛克等优质瘦肉型品种,年推广三元杂交肉猪10万头;家禽以“海兰”、“三黄”为推广品种,年推广50万只。到2015年,羊良种率达到90,牛、猪、鸡良种率分别达到100。 3、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搞好产业规划,设计发展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同时大力培育和提升一批加工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合理的规划引导,培育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主导产业,推动“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切实抓好农产品促销服务,组织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进城、进超市,继续组织外向型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展销会,努力打造品牌农产品。 (二)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机制 1、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制度,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健全农业补贴制度,继续加大对节水农业的扶持,提高在设施农业、舍饲养殖、农机购置、集约化经营等方面的补助标准。 2、增加信贷投入。鼓励市、县(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准入条件,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中小型银行。健全和完善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多渠道融资途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作用,着力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健全完善农村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3、鼓励社会投入。综合运用政策、经济等手段,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加快农业发展,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投入机制。坚持以项目建设支撑农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认真做好前期工作,筛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复垦整理、特色产业开发等项目,充实项目库,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支持,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参与到农业项目建设上来,加快农业发展。 (三)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1、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管灌和渠道防渗为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突出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搞好末级渠系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民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发展节水设施农业,推广微滴灌技术,大力改进设施种植和舍饲养殖的供水条件及技术工艺,淘汰落后费水的供水方式和设施,合理用水,循环利用,努力提高单方水种养效益。要在积极引进高产、优质、抗旱新品种,重点示范、稳步推广的同时,整合农技、农艺、农机技术,制定科学灌溉制度,确定合理灌溉定额,严格控制灌溉面积,大幅度降低大田作物耗水量,通过推广两茬田和冬小麦种植,避开用水高峰期,调节用水时空矛盾。按照试点先行、取得经验、稳步推进、全面铺开的原则,全面落实水权确权方案,加快推进各区域水权制度改革,促进水权落实到户。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用水组织,建立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水权交易制度、市场交易规则,合理制定水权转让价格,积极培育和发展水市场,促进水资源向高效领域转移。 2、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运用青贮、黄贮、气化、固化、液化、深加工、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积极开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的饲料化、燃料化、材料化、肥料化水平,综合开发秸秆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积极引进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加快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把农村“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加大有机肥使用量,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物理、生物防病虫技术,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3、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合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积极引导农民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并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引导,使农业机械逐步向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机大户集中,减少闲置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对产业效益高、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重点生产领域的农业机械,建议省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引进示范,市级配套补贴,鼓励农民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支持市域内农机制造企业引进和开发新型农业机械,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强农机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农机使用率。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纳入牌证管理的农用拖拉机给予补贴,逐步引导农用拖拉机纳入规范管理,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4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 4、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加快“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加大信息入村入户工作力度,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结合宽带网进村入户、农村远程教育入村,抓好农村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完善“12316”“三农”服务热线服务网络和服务功能,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和三农政策服务。 (四)推动科技进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1、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基层服务机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现有区域站、乡站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投入、改善条件、稳定队伍,形成与产业发展布局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精干、务实、高效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机制。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为纽带、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与锻炼,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政策支持优势,为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在农技推广一线工作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在积极建立我市农业科研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加快改良、吸收、创新,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环节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快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病虫害防治、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等综合配套技术,强化科技对高效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形成常规技术、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3、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以农村现有存量劳动力和后备增量劳动力为重点,广泛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教育,逐步降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收费标准,最终实现免费教育。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落实培训资金,健全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青年农民,不断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从20*年开始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立足资源优势,在全市已经具备雏形的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培育特色,突出发展设施农业、蔬菜、林果、休闲观光农业、优质高产粮食示范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制定创建标准和要求,配套扶持办法,梯次推进,发挥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到“十二五”末,全市建立10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各级示范园区带动基地面积30万亩以上。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和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 (五)完善农村市场,培育现代农业流通体系 1、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落实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支持大、中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建成高效通畅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市、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全面开展日常检测工作,例行监测范围和品种覆盖所有区域和特色优势农产品。逐年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数量和项目,逐步开展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评价性监测工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培育金昌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已形成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农产品,重视支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商标总量,加强农产品商标管理保护,构建农业品牌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加强对农民的社会化服务为目标,培育农村经纪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和农机租赁服务组织等载体,建立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机制,形成品种、技术、农资、农机、市场信息、培训等统一服务的格局,促进农业服务社会化,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1、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试点为基础,总结成功经验,首先通过互换方式解决地块过于分散,不便于耕作、管理和经营的问题,进而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循序推进土地流转。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畅通纠纷解决渠道,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解决流转纠纷。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35以上。 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示范引导,促进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升级,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涉农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对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的引领、组织、服务和带动作用,支持发展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济组织。 3、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申报、社会公示、资金拨付、资金发放工作机制,明确职能责任,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各项支农资金足额及时拨付到位和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全面落实国家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小麦、玉米全覆盖,启动油菜良种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当扩大补贴范围,推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生产企业发展。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农业综合补贴。大力推行惠农政策补贴“一册明、一折通”发放管理办法,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发放效率,进一步扩大群众对财政补贴政策的知情权,防止资金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发生。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切实加大对各项补贴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4、规范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紧紧围绕落实农民群众的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里的重大决策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级政务管理、财务管理情况必须定期进行公开,村级干部的勤政廉政行为必须接受广大村民的严格监督。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根据新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账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严格“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切实加强民主理财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其作用。搞好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素质。全面清理核实乡村债务,锁定旧债,杜绝新债,积极探索化解债务的有效措施,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奖励扶持。 内容总结(1)市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xx市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全市共有农村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202.5万亩,其中,耕地74.38万亩,园地2.21万亩,林地3.27万亩,草地119.69万亩,养殖水面0.05万亩,其它2.9万亩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市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