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性疾病的处理ppt讲稿.ppt
产科出血性疾病的处理PPT课件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第二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一、产科出血的原因产科出血的原因 (一)产前出血 1、异位妊娠 2、前置胎盘 3、胎盘早剥 4、胎盘血管前置 (二)产后出血 1、宫缩乏力 2、胎盘因素 3、软产道损伤 4、凝血功能异常第三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二、孕期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主要生理特点二、孕期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主要生理特点 1、自孕6-8周血容量开始增加,孕32-34周左右达高峰。约增加40%-45%,为生产储备血液。孕晚期横膈上抬,心脏旋转,大血管扭曲,心脏负荷增加.2、孕期各种凝血因子增加,为产后止血做准备。3、孕晚期子宫的供血约500ML/分钟第四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4、产后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倒流,体循环血容量下降。5、产后子宫缩复,子宫供血停止,回心血量增加。6、产后子宫强有力的收缩,绞折性的压廹子宫血管,使子宫胎盘剥离面出血减少,同时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而止血。第五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三、产科出血性疾病的处理产科出血性疾病的处理 (一)宫外孕 1 1、典型的宫外孕的特点、典型的宫外孕的特点:育龄妇女有停经史、突然出现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严重者有突然昏倒、有休克症状,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宫颈举摇痛等,B超显示盆腔积液或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诊断并不困难(急性大出血时后穹隆穿刺可能无法抽出血)。第六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2 2、不典型宫外孕的特点、不典型宫外孕的特点:停经时间短,或无明显停经史、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可有或无组织样物排出,B超宫内宫外无法探及孕囊,尿HCG可为阳性、弱阳性或阴性,诊刮送检结果可为蜕膜组织、增生期内膜或分泌期内膜,容易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流产等相混淆。第七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3、防止不典型宫外孕漏诊或误诊须注防止不典型宫外孕漏诊或误诊须注意的几点:意的几点:(1)已婚育龄妇女,停经或不规则出血,首先排出妊娠相关性疾病。(2)对尿HCG阴性者要常规查血B-HCG。(3)诊刮物发现滋养叶细胞、胚胎、绒毛,可排出宫外孕,诊刮物末发现滋养叶细胞、胚胎、绒毛等妊娠物,而B-HCG高值,90%以上可确定为宫外孕,但不能达至100%,需追踪观察B-HCG。第八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4)B超结果与血B-HCG值的关系,正常月经周期,停经5-6周时,血B=HCG1500-2000miu/lTVS可探及宫内孕囊,停经7周时,血B-HCG值多在5000-6000miu/l之间,腹部B超可探及宫内孕囊,如此时宫内末发现孕囊,则高度怀疑宫外孕,TVS较腹部超直声早4-6天探及孕囊,当宫内外末发现孕囊时,除高度怀疑宫外孕外,在极少数情况下要注意滋奍叶细胞疾病的发生。同时要考虑孕卵推迟着床的可能,对珍贵儿、有保胎要求者,可密切随诊观察。第九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1、当血B-HCG值2000miu/l而TVS末发现宫内孕囊,则高度怀疑宫孕,宫外孕患者血B-HCG值100%升高,当排卵10天后即可在血中测到,正常宫内妊娠时,从停经的第五周开始,血B-HCG值每两天增加一倍,但单独使用这个标准,15%的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13%宫外妊娠误诊为宫内妊娠,同时HCG上升速度慢也见于异常妊娠,如过期流产等。第十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2、人流最佳时间为停经50天左右,术后要常规检查刮出物,对末刮出胚胎组织者要常规送病检,并追踪血B-HCG变化和B超检查。(二)前置胎盘的处理 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24-1.57%1、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B超等,注意与宫颈出血性疾病,胎盘 血管前置等相鉴别。慎行内诊。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2、处理 (1)期待治疗 适用于孕周=500ml=500ml,发生率,发生率1.6-1.6-6.4%6.4%,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死,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死亡以上由产科出血所致,而其中以亡以上由产科出血所致,而其中以上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但上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但由于统计方法的限制,实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由于统计方法的限制,实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高于这个水平,一般认为统计量比实际出血量要高于这个水平,一般认为统计量比实际出血量要少少50-6050-60。有统计剖宫产出血率高达。有统计剖宫产出血率高达50%50%以上。以上。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2.产后子宫出血止血机制 (1)子宫肌纤维强有力的收缩,绞折性的压迫子宫壁间的螺旋动脉,血管断端压力下降,胎盘剥面血流减少,出血减少;(2)子宫血管断端收缩,血流减慢,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出血控制。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产前做好预防v产前重视高危因素产前重视高危因素;产程延长,产妇疲劳产程延长,产妇疲劳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症 多次人流史、产后出血史多次人流史、产后出血史v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催产素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催产素v在允许时间内等待胎盘自然剥离在允许时间内等待胎盘自然剥离v发生产后出血时在及时控制出血同时查原因发生产后出血时在及时控制出血同时查原因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3.产后出血的处理 (1)明确出血原因明确出血原因,祛除病因祛除病因,迅速控制迅速控制出血出血。产后即查胎盘、查产道、看出血的量和性质。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出血性质、胎盘是否完整等综合分析 胎盘娩出完整、子宫软,阵发生收缩无力、阴道出血阵发性增多子宫收缩乏力。促宫缩处理。胎盘或胎膜有残留、子宫可阵发性收缩无力,或持续收缩差在促宫缩的同时,清除宫腔残留物。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阴道持续出血,色鲜红,血液快速凝固产道损伤,立即缝合。出血持续、不凝、或阵发性出血增多、不凝凝血功能障碍,在控制出血的同时,根据凝血功能障碍的分期,进行抗凝或抗纤溶治疗。但由于大量失血和输液、因凝血因子减少所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以补充新鲜血液或新鲜冻干血浆最佳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五)失血性休克(五)失血性休克 1、定义: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或血管床的骤然扩大,而导致的组织灌流不足、细胞缺血缺氧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正常的微循环有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微循环示意图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正常情况下动静脉吻合支是关闭的。只有20%毛细血管轮流开放,有血液灌流。毛细血管开放与关闭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张与收缩的调节。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2、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为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而产科最见的为失血性休克。3、休克的病理生理 代偿期 失代期 DIC期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微循环缺血期(前紧后松)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由微动脉直接流入小静脉。毛细血管血液灌流不足,组织缺氧。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微循环淤血期(前松后紧、多灌少流)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动静脉吻合支仍处于开放状态,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仍很少。由于组织缺氧,组织胺、缓激肽、氢离子等舒血管物质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容积扩大,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很慢。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能还有组织胺的作用),使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结果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微循环凝血期(不灌不流、DIC)由于组织严重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壁受损害和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内血液浓缩,血流淤滞;另外血凝固性升高,结果在微循环内产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微血栓形成,更加重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细胞内溶酶体破裂,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由于凝血,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又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广泛性出血。4 4、失血性休克的处理原则、失血性休克的处理原则 在止血的同在止血的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时快速补充血容量。以全血为佳。短时间无血源时本着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晶体液-包括平衡液、糖、糖盐、碳酸氢钠等小分子物质,能自由通过血管壁,组织间与血管中的比例为3:1,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但对提升血的作用有限,可快速输入1500ml后再输入胶体液。体液-血浆及血浆代用品,在血液困难的情况下,可用于扩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右、706代血浆、ers液、白蛋白等,此类液体提升血压作用效果好,但无携氧功能。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全血既能补充血容量,又能改善贫血和组织缺氧。且新鲜血能补充多种凝血因子。失血量的60-80由全血补充(根据失血量而定),剩下的由液体补充。见尿补钾-尿量40ml时要补钾。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要注意高血钾。5、休克时血补充容量是否有效的有关指标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血容量观察项目 血容量已补足血容量尚不足神志皮肤粘膜色泽颈静脉充盈情况压唇或压指甲试验四肢温度呼吸脉搏清醒安静红润充盈良好苍白区很快转红温暖正常有力100bpm血压收缩压 脉压舒张压90mmhg30mmhg40mmhg均低于左侧数值中心静脉压尿量(每小时)6-12mmhg30毫升6mmhg30毫升第三十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6 6、输输液液量量 需需要要多多少少补补多多少少,一一般般实实际际补补液液量量多于失血量,休克时间越长额外补液量越多,多于失血量,休克时间越长额外补液量越多,但过多的补液量应防止心肺水肿。有条件者根但过多的补液量应防止心肺水肿。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用药。正常中据中心静脉压用药。正常中 心静脉压心静脉压 6-12mmhg 6-12mmhg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7 7、失血性休克时的药物治疗、失血性休克时的药物治疗 (1 1)血血管管活活性性药药物物的的应应用用 仅仅为为辅辅助助治治疗疗,一一般般用用于于血血容容量量已已补补足足,而而血血压压仍仍不不升升者者.临临床床上上常常用用的的有有-受受体体和和-受受体体兴兴奋奋剂剂,-,-受受体体阻阻滞滞剂剂等等,如如去去甲甲肾肾上上原原素素、异异丙丙肾肾上上原原素素间间羟羟胺胺、多多巴巴胺胺、麻黄素等。麻黄素等。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最常用的是多巴胺,本药具有和-受体兴奋的双重作用,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肾、脑血管,收缩皮肤内脏血管,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20mg+5%GS200-300mlivgtt,20gtt/min开始,根据血压情况调速,最大剂量可达100gtt/min,本品半衰期短。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2)纠酸 血压持续不升2小时可用,轻度酸中毒经补液可纠正,中度及以上酸中毒则需补碱,先按3-5ml/kg输入,以后可根据测定O2CP结果调整用量。注意:纠酸不可过度,尤其对存在呼吸功能障碍者。碳酸氢钠最常用。纠酸时要注意补钾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 (3)糖皮质激素 抗休克、抗炎、抗毒、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子宫收缩、保护组织细胞、提高机体应激能力。(4)抗生素 (5)心肺功能支持,肝肾功能的保护 (6)维持水电平衡 (7)给氧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