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讲稿.ppt

    • 资源ID:46600780       资源大小:3.78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讲稿.ppt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学习目标:1.熟悉肾的位置和形态,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单位组成及各部的结构特点。2.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熟悉尿量的正常值,了解尿的浓缩与稀释、尿生成的调节。4.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结构。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对维持机体水平衡和酸碱平衡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水的代谢产物。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一节 肾的构造一、位置与形态 形态:蚕豆形,腹腔后上部。二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二面:前面隆凸,后面平坦。二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凹陷,中份有肾门,有进出肾的血管和肾盂。肾窦:肾门向肾实质凹陷,内有肾盏、肾盂。第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位置成年人的肾位于11胸椎到第3腰椎的高度,左右各一,右肾较左肾稍低。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构造皮质:细粒状,红褐色,伸入髓质的部分为肾柱。髓质:呈锥体形,有1520个,锥体的尖端为肾乳头,有乳头管的开口于肾小盏(78个),每23个肾小盏汇合为肾大盏,最后形成肾盂,移行为输尿管。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二、肾的结构特征及其血液循环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一)肾单位 1、肾小体概述:呈球形,d:200um,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血管球: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A发出35条分支再分支相互吻合形成,最后形成出球小A。肾小囊:杯状凹陷,分脏层和壁层,两层之间为肾小囊囊腔。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脏层为足C,包在毛细血管球的外面,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肾小管(1)近端小管:肾小管最粗最长的一段,分直部和曲部。曲部与肾小囊外层相连,盘曲在肾小体周围。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构成。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细段:单扁上皮围成,管壁薄,利于水和离子交换。它与近端小管直部、远端小管直部形成髓袢。(3)远端小管:分直部和曲部。与尿的浓缩有关,并受激素控制。曲部结构与直部相似,但不如直部发达。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二)集合管可分为弓状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集合管的管径较粗,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有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并有浓缩尿的功能。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三)皮质肾单位与髓旁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分布在肾皮质外层和中层,髓袢很短,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第二次分成毛细血管,几乎全部分布在皮质部分的肾小管周围。髓旁肾单位分布在靠近髓质的皮质内层,其髓袢很长,深入到内髓皮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无明显差异。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分成两种小血管:一种是形成毛细血管网,一种是分成许多细长的”U“形直小血管。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四)肾小球旁器球旁复合体1、球旁细胞:在入球小动脉接近肾小球的一小段上,血管壁的一些平滑肌细胞特化成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含分泌颗粒,能合成、储存、释放肾素。2、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上皮细胞变窄变高变密,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能感受滤液中Na+的浓度,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3、球外系膜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地带内的一群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1、直接发自腹主A,血流量大,压力高,血流量1200ml/分。2、入球小A粗短、出球小A细长,进多出少,有利于原尿的形成。3、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尿的形成。4、在肾的髓质形成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与尿的浓缩有关。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二节 尿的生成尿生成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尿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尿量:正常人尿量为1.02.0 L/d,平均为1.5 L/d。每天尿量在0.10.5L,则为少尿,少于0.1L,则为无尿;每天的尿量长期多于2.5L,则为多尿。1、尿的化学成分95%97%是水,3%3.5%是溶质,Cl-、K+、Na+较多,硫酸盐和磷酸盐次之,尿素等较少。2、尿的理化特性pH在5.07.0之间,摄入蛋白类食物较多时,尿液呈酸性,摄入蔬菜,水果等食物较多时多呈碱性。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成分血浆 原尿 终尿终尿中浓缩倍数水9009809601.1蛋白质80微量0_葡萄糖110_Na+3.33.33.51.1K+0.20.21.57.5Cl-3.73.761.6碳酸根1.51.50.040.05磷酸根0.030.031.240尿素0.30.32067尿酸 0.020.020.525肌酐0.010.011.5150氨 0.0010.0010.4400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血尿屏障):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球时,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到达肾小囊囊腔形成原尿所通过的结构。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层、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层组成。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为正值,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成分除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均能透过滤过膜而成为肾小球滤液(原尿)。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重吸收: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肾小管与集合管的 重吸收选择性重吸收即对身体有用的物质全部(如葡萄糖、氨基酸)或大部分(如70%的Cl-、K+、Na+和水,85%的HCO3)重吸收,而基本没有用的或作用比较小的物质就小部分(如尿素)或完全不被重吸收(如肌酐)。这样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细胞外液中各种成分的稳定。有限性重吸收即当血浆中某种物质浓度过高(如葡萄糖),使小管液中该物质含量过多时,就不能完全被重吸收,从而尿中就出现该物质(糖尿)。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Na+、Cl-的重吸收:小管液中99%以上的Na+被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入血,只有1%由终尿排出体外。Na+重吸收绝大多数在在近端小管通过钠泵主动重吸收,水、HCO3和Cl的随之被动重吸收。但在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并伴随Cl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K+K+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原尿中约原尿中约9494的的K+K+被重吸收,大约被重吸收,大约65657070的的K+K+在近端小管,大约在近端小管,大约25253030在髓袢被重吸收,在髓袢被重吸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既重吸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既重吸收K+K+也能分泌也能分泌K+K+。K+K+的的重吸收是逆电重吸收是逆电-化学梯度的主动重吸收,其机制不清。化学梯度的主动重吸收,其机制不清。终尿中的终尿中的K+K+则绝大部分是由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分则绝大部分是由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血泌的,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血K+K+浓度,并受醛浓度,并受醛固酮的调节。固酮的调节。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HCO3的重吸收正常由肾小球滤过的HCO3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其中近端小管重吸收约8090%,余下的则主要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随尿排出的HCO3量极少。第三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葡萄糖的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相同,但葡萄糖在流经近端小管时往往全部被重吸收(其它各段小管无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所以终尿中几乎不含有葡萄糖。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水约99被重吸收,仅排出1。如果水的重吸收减少1,则尿量将增加1倍。故水重吸收量的微小变化就会对终尿量多少产生很大影响。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一)H+的分泌进入小管液的H+可与小管液中的HCO3结合生成H2CO3,而H2CO3再分解成CO2和H2O。CO2能迅速透过管腔膜而扩散进入细胞,成为细胞内合成H2CO3来源的一部分。小管细胞每分泌一个H+,就可以吸收一个Na+和一个HCO3回血,这对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NH3的分泌NH3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来源于谷氨酰胺的脱氨反应。NH3是脂溶性物质,能通过管腔膜扩散到小管液中。分泌的NH3能和此处分泌的H+结合生成NH4+,NH4+再与小管液中Cl结合生成NH4Cl并 随尿液排出。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K+的分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造成管腔内为负电位,造成细胞内与小管腔之间的电位差;另外,该部位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Na+泵活跃,是形成上皮细胞内高K+的基础,在细胞内与小管腔之间也产生了浓度差。这样K+可顺电化学梯度由管腔膜上的K+通道分泌入小管液内,因此,K+的分泌是被动过程。体内K+代谢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其它物质的分泌经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还有代谢产物如肌酐、尿酸、以及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酚红、青霉素、速尿(呋噻米)等。进入体内的酚红、青霉素、速尿等,它们在血液中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很少能被肾小球滤过,主要是是近端小管分泌。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三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尿液浓缩和稀释的概念:如果终尿的渗透压比血浆高,称为高渗尿,表明尿液被浓缩;反之,排出低渗尿,表明尿液被稀释。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 1.1.尿液的稀释尿液的稀释当体内水分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NaCl等溶质继续被重吸收,使小管液溶质浓度进一步降低,于是形成了低渗尿。尿量增加,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第三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尿液的浓缩 机体缺水,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集合管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增加。当低渗的小管液流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时,由于髓质组织液渗透压高,小管液中的水在管内、外渗透压差的作用下可被“抽吸”出管外而后重吸收入血。这样小管液中溶质被浓缩形成高渗尿,即尿被浓缩,从而保留体内水分。第三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当人体剧烈运动或在病理情况(如严重缺氧、大出血、中毒性休克)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并且交感神经还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大出血时还伴有血管紧张素和血管升压素等激素的生成和释放增多,以上神经及体液因素均能使肾血管收缩,且入球小动脉收缩强于出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尿及终尿减少。第四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二、神经体液调节抗利尿素第四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第四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五节 排尿及其调节一、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构造第四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一)输尿管1、概述:肌性管道,长2530cm,直径0.40.7cm2、行程:起于肾盂腰大肌前方下行小骨盆上口与髂血管交叉盆侧壁弯向后下膀胱底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的输尿管口。三个狭窄:1、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2、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 3、壁内部第四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二)膀胱第四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概述: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位于小骨盆前部,耻骨联合后方。贮尿300500ml,最大达800ml。形态:中等充盈时,呈三棱锥形,分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膀胱颈、膀胱顶。膀胱三角: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粘膜光滑,无皱襞,为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第四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讲稿.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