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论语,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2、孔子思想,2、孔子思想,(2)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朗读 注音,人不知而不愠(yn) 不亦说(yu)乎 吾日三省吾身(xng) 传(chu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i) 一瓢饮,在陋巷(lu) 博学而笃志(d)知之者不如好(ho)之者,分析文义(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先生说:“学习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课文探究,第1句讲第2句讲第3句讲,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个人修养,分析文义(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先生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是不是真诚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课文探究,本章强调品德修养,多反躬自省。 学习方法:传不习乎,分析文义(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就知道那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就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但不会超出规矩。,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黄口:10岁以下 加冠:20岁花甲:60岁 古稀:70岁耄耋:8090岁 期颐:100岁(垂髫、始龀、总角:童年、幼年的泛称。豆蔻:14、15岁),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课文探究,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方能达到。,分析文义(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先生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发现,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分析文义(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先生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分析文义(六),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先生说:“颜回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课文探究,道德修养: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第七章,分析文义(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先生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课文探究,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学习为快乐,。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分析文义(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先生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课文探究,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分析文义(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先生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分析文义(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课文探究,学习态度: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勤奋)。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来比喻时间的飞逝,指出时间的宝贵。,分析文义(十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先生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课文探究,道德修养: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分析文义(十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课文探究,学习方法、道德修养:广泛学习、讲坚定信念。,总结,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习方法:,学习态度: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修身做人,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 6、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人在其中矣,、,成语归纳,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三十而立温故知新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其志,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古今异义,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古今异义,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天天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词类活用,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当、做,替,了解,懂得,一词多义,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转折,顺承,并列,它的,他人,成语归纳,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三十而立温故知新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其志,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孔子,1、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分析文义,子曰:“学 而 时 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按时(名词作状语),复习,温习,同“悦”,喜悦,顺承并且,转折却,生气,也是,了解,分析文义,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习乎?”,我,每天名词作状语,多次,反省,替,谋划,转折,却,转折,诚信,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分析文义,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同“又”,顺承,就,顺承,顺承,迷惑,独立做事,顺承,自然规律,顺承,顺承,超过,规范,规矩,分析文义,子曰:“温 故 而知 新, 可 以 为师矣。”,复习温习,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顺承,并且,新的领悟形容词作名词,可以,凭借,成为,做,分析文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转折却,迷惑,转折,有害,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先生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分析文义,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品质高尚,忍受,读书的快乐,碗,分析文义,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学问,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名词的意动用法,分析文义,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饭名词作动词,粗粮,冷水,弯着胳膊,顺承,乐趣,正当手段,对于,分析文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于之,在其中,顺承,跟从、学习,选择,分析文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逝,这,舍弃,分析文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普通人,分析文义,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并列,坚守,恳切,仁德,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