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1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docx
-
资源ID:4663669
资源大小:252.2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2021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docx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一.大气的组成1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2 干 洁 空 气 的 成 分 及 作 用(1)氧气:维护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4)臭氧:剧烈吸取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爱护伞”;(5)水汽和杂质:为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特殊提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使大气成分变得复杂,并由此产生了大气污染现象,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进展变化;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 划分依据 :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1 - / 8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2 各层特点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 对 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最为亲密,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C 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1)氧气为大气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气体组成;()(2)臭氧层因剧烈吸取红外线而对地表生物有爱护作用;()(3)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点相像;()(4)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的存在影响人类的无线电通信;()(5)能够见到各种天气变化现象的大气分层为()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提示 :(1)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2)臭氧层主要吸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3)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为相反的; (4)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信; (5)A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的垂直分层2021 年 1 月 11 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胜利将中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 中星 2D” 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2 - / 8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问题 1(区域认知 )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为较厚仍为较薄?为什么?提示 :较薄;由于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问题 2(综合思维 )“长征三号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面升空时,其所经受的气温变化特点为什么?提示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问题3(综合思维 )发射胜利的“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的大气层有何特点?提示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密度微小,存在如干个电离层;归纳总结 大气垂直分布分层高度范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 3 - / 8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 米 ,地面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低纬:1718气温平均下降0.6 )热源千米该层上部冷.下中纬:101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部热千米几 乎 全 部 的 水对人 类生 活在 对流流层底部, 与人层高 纬 : 8 9千米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类关系最亲密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该层中的臭氧吸平 从 对 流 层 顶流 至 5055 千层 米显递增趋势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收太阳紫外线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平稳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人 类生 存环 境的自然屏障; 利于航空飞行高层从平流层顶大气到 3 000 千米大气密度特别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电 离层 能反 射无线电短波图示懂得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1)对流层- 4 - / 8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2)平流层1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为() AB C D (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 层顶部B 层底部C 层中部D 层(1)B (2)D 第(1)题,从温度变化趋势看, 正确,但 曲线在 层上半部分气温变化显现错误, 故只有 正确;第(2)题,高层大气 (层)中存在如干电离层;2从纽约飞往上海的一航班,正飞行在万米高空,前方突然乌云翻动,为躲避空难,飞行员最好实行什么方法?为什么?答案应快速提升飞行高度进入到平流层中,由于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 5 - / 8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1以下大气成分中,属于生物维护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为()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A大气中的氧气为人类和生物维护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为()A调剂地表温度B维护生物的呼吸C爱护地球生命D构成生物体组成A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既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也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 34 题;3关于图中内容的表达,正确选项()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为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 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畴为20 60 4关于图中层大气的正确表达为() A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6 - / 8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B层因氧原子吸取紫外线而增温C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亲密D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3.D4.C第 3 题,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点,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0 km 处气压值约为80,而近地面约为1 000 不为一半的关系;第4 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平流层升温为由于臭氧吸取紫外线;平流层天气晴朗,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缘由为: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运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5 6 题;5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 3 000 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 3 0006 000 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 6 000 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 6 000 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6飞机可以在5 000 米高度平稳飞行的为() ABCD5.B6.D第 5 题,解答此题的关键为必需明确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 高度每上升100 米,气温降低0.6 ;由 图可知,在 6 000 米.3 000 米.地面的气温分别为 35 . 14 .18 ;运算气温垂直递减率在3 000 米以下为- 7 - / 8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 2021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 2 章+第 1 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答案1.1 ,高于 0.6 ;在 3 000 6 000 米为 0.7 ,高于 0.6 ,故 B 项正确;第 6题,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需使气流平稳;读图运算比较:图 5 000 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 ,而实际气温约为 30 ; 图 5 000 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5 ,而实际气温约为20 ;图 5 000 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 ,而实际气温约为25 ; 图 5 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 ,实际气温也约为20 ,故 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 - 8 - / 8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