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解释作品谁就是创造者———解读苏教版国标本五下《古诗两首》.doc
-
资源ID:46645849
资源大小:19.0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谁在解释作品谁就是创造者———解读苏教版国标本五下《古诗两首》.doc
1谁在解释作品谁在解释作品,谁就是创造者谁就是创造者解读苏教解读苏教版国标本五下古诗两首版国标本五下古诗两首x 解读文本:苏教版国标本五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两首古诗,分别是: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是对盛春的描写,此时正值春意盎然,要体会这首诗中描绘的春色,要抓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想象。宿新市徐公店是对暮春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派田园风光,有满眼的黄,那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有清新淡雅的绿,那是繁花褪去之后嫩叶的酝酿;有稀疏的篱笆;有弯弯曲曲,一直伸向远方的羊肠小路;有在油菜花丛中捕蝶的欢乐儿童;有翩翩飞舞的蝴蝶。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两首诗作个对比,让学生感受虽都是描写春天,但却是两种景致。如果说游是浓妆艳抹的春天,那么宿则是纯净疏淡的春天。游带给人的是视觉冲击,宿则让人细细品味。游对春的描绘未着一字,但其文字背后涌动的是春意盎然。2宿则是简单的勾勒,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山水画。如果游的春意盎然是人工的雕琢,那么宿则完全是大自然的写真。欣赏游时,我们是啧啧赞叹。欣赏宿时,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那儿远观。游是春景图,宿不仅有春色,更重要的是有儿童的加入,儿童天真活泼好奇,他们有时小心翼翼地走到蝴蝶旁;有时见蝴蝶飞走了,又急着追赶;有时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因为是金黄色的菜花,金黄色的蝴蝶,眼前一片金黄色,急得他们抓耳挠腮,心想:去哪儿了吗蝴蝶呢怎么不见了远处见蝴蝶又飞出来,急忙兴奋得去追赶,还招呼着同伴:快看,在那儿呢!接下来大家一齐去了。教学预设:一、谈话导入在描写春天的古诗中,你最喜欢哪首呢为什么二、揭题1、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请同学告诉我它们的题目。并板: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2、释题。三、初读感知1、古诗都具有一定的音乐美,因此读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把握诗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出诗的节奏。并给出标节3奏的记号。2、请生朗读,要做到字音准确,节奏准确。3、这两古诗你已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读完这两首诗,请分别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见到了怎样的春天四、精读感悟1、虽然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了春天的景色,那么它们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春色呢请再读读这两首诗,并结合书中的插图来谈谈。2、生读诗。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师的引导主要依据文本解读)五、朗读升华,品味古诗。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开学以来上得最轻松的一篇课文。我以为轻松是来自以下原因:首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透彻,那么必定为上好课打下基础。对于这篇课文,我写下了解读,这对于调控课堂,引导学生起到了很大帮助。我想上课之前若能坚持写下解读,上课之中的困惑必定能减少许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发挥,这种发挥是学生自主性的4体现。有时学生不是体会不出,更过的时候是懒得表现。这种懒一是心理原因,怕出错;二是思维懒惰,怕思考,只想听老师,其他同学讲;三是思维混乱,这种混乱不是糊涂,而是愤悱状态,不激发就消失了,激发就能使思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