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天津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46647305
资源大小:58.1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天津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天津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总分值10分,每题2分)1.(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玉簪花(zan)攒成(zdn)弹子(ddn)弥漫(mi)A.蝉蜕(tui)B.系上(ji)C.桑根(shen)D.菜畦(qi)尴尬(gon ga) 斑螫(mao)拥肿(yong)倜傥(ti tfing) 木屐(ji)*缠络duo)花圃(pu)*拗过去(So)2.(2分)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1)心儿永远(憧憬 渴望 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 (留恋怀恋怀念)。(3)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 (行人 人们 旅人)的足迹。A.憧憬怀念旅人B.渴望留恋人们C.向往怀念行人D.向往怀恋旅人.(2分)选出对以下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开展带动了网民规模的增加。修改:“增加I”改为“扩大”。B.中科院研究员邓李才在10亿年星团中观测到首次不同寻常的蓝离散星。修改首次”调到“在10亿年星团”之前。C.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再利用资源,本钱高、检测难,制约市场良性开展。修改:“良 性开展”改为“良性循环:D.正确的国家幅员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表达了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 场。修改:“在国际社会”前加上“国家”。3 .(2分)选出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为实现零碳技术要求是个体系,包括建筑设计、节能材料、碳排放、太阳能,还要 懂电器、风能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懂才做得起来,而现在找一个这样的人才很难。B.世界首个“人造生命”日前在实验室诞生。英国“每日邮报”做的小调查中,57%的 读者认为科学家不应该创造这一生命。C.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除萧山休博园主会场外,还首次增设了滨江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等8个分会场,主题是“动情都市,漫优生活”。D.水是世间最无私最美丽的物质之一 -如何善待她、善用她?是我们恒久的命题。第1页共26页 饥渴一样盼望得到。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到达的意思。比 较三个词语的意思,向往比憧憬 渴望的程度更深,是强烈要得到地意思, 而憧憬和渴望都只是停留在期待和盼望的程度。所以选向往贴切;(2)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怀念:思念,关心;或对失去的不复返的时光、日子或者 往事或人强烈的想念。怀恋:在怀念的基础上加了情感。一般怀恋的话,是指对恋人, 亲人,朋友,或者关系很好的人。原句有对过去的事情亲切的怀念,饱含情感,用依 恋合适;(3)小路人迹罕至,也就不是人们常去的地方,也没有行人,只有那些旅行在途的人才 会经过,所以选“旅人”恰当。应选:Do【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 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 合适。3 .(2分)选出对以下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开展带动了网民规模的增加。修改:“增加”改为“扩大”。B.中科院研究员邓李才在10亿年星团中观测到首次不同寻常的蓝离散星。修改:“首次” 调至U “在10亿年星团”之前。C.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再利用资源,本钱高、检测难,制约市场良性开展。修改:“良 性开展”改为“良性循环”。D.正确的国家幅员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表达了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 场。修改:“在国际社会”前加上“国家工【分析】此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D.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应把“再利用资源”改为“资源再利用”。应选:Co【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 .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第10页共26页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2 .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 .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4 .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4 .(2分)选出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为实现零碳技术要求是个体系,包括建筑设计、节能材料、碳排放、太阳能,还要 懂电器、风能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懂才做得起来,而现在找一个这样的人才很难。8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日前在实验室诞生。英国“每日邮报”做的小调查中,57%的 读者认为科学家不应该创造这一生命。C.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除萧山休博园主会场外,还首次增设了滨江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等8个分会场,主题是“动情都市,漫优生活”。D.水是世间最无私最美丽的物质之一-如何善待她、善用她?是我们恒久的命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 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 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解答】A.有误,省略号不能与“等等”连用;9 .有误,每日邮报是报纸,不能用引号,应该用书名号;C.正确;D.有误,“如何善待她、如何善用她”是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所以不能用问号。应选:Co【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 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另外, 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5 .(2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以下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第11页共26页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 “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分析 1此题考查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 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 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 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 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 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 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解答】ABC.正确;D.本诗情景交融,情感真切,尾联在前三联描绘的壮丽景色基础上,集中表达了作者飘 泊羁旅的思乡之情,而非D项所提及的“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所以 D错误。应选:Do【点评】“一帆悬"中“悬”字是本诗用的妙字,写船帆笔直高挂,富有形象感,以小见 大,表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佛、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总分值6分,每题6分).(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J读书可 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 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那么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第12页共26页 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 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J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 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 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 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 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又如,马克思、恩格斯 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 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 荡涤心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 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 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 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 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 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 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 历史趋势。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 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I)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为第段横线处补写一个道理论据,写在下面。第13页共26页【分析】这篇文章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引出论题,从而作为道理论据引出本文论点: 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接着引用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话阐述了 “经典”的含义, 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品读经典的意义,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解答】(1)此题考查理解开头语段的作用。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 题)的作用,具体答题规范格式可参考: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 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合第一段内容可知, 引用林语堂的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激发阅读兴趣,同时, 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此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比照论证 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 合第三段内容可知,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 体有力地论证了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这一分 论点,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明力。(3)此题考查补写道理论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段落内容的基础上,围绕着段落 的论点来补写。结合第五段内容可知,本段的论点是“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合前面的内容,可以引用诗歌来补写,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更 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的例子,充分论证了 “品读 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 有说明力。(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活力和万物复苏的新意,使人们倍加 感到生命的美好。(意思对即可)【点评】议论文开头作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作为道理论 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引出下文论述。三.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总分值26分)7. (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第14页共26页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时,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 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岁衣缴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 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注释】,Wjian: 一种丝织品。令:美好(1)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DA.不以物喜/以养群从之贫着 B.或异二者之为/为义庄 C.而或长烟一空/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 D.然那么何时而乐耶/既贵时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4)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以下问题。【甲】文中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烘托出了迁客骚人 因物而喜 的心理。(概括回答)【乙】文中范文正公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理。(原 文回答)【分析】【参考译文】【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 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 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 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 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 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第15页共26页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 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 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那么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 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 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 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 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辈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 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 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 废止。【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 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 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句意:不因外物好和自己得而喜。以:因为。/句意: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 的人。以:用来。B.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为:指心理活动。/句意:当做义庄。为,作 为。C.句意: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长:大片。/句意:选出一个辈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 主管他的(资金)出纳。长:辈份高。D.句意: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时:时候。/句意:他已经富贵了之后。 时:时候。应选:Do(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 法是“增、册I、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浮,晃动。跃,闪耀。璧,玉璧。句意: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 沉入水中的玉璧;重点词:轻,轻视。好,喜欢。尤:尤其、特别。于:对于。句意:范仲淹轻视财富,第16页共26页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3)此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 句子割裂开。句意为: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 规矩做法。故句子断为: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4)此题考查比拟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而或” 一句就 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登斯楼也” 的心境也是“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这一切源自迁客骚人”因 物而喜”的心理。【乙】范仲淹在富贵之后做义庄,养活族人的事迹来看,可以看出他心 忧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答案:(1) D;(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 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3)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4) “因物而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忧天下)。【点评】“以”的用法: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先帝不以臣卑劣。(以:因为)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4分)默写。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颍黄鹤楼)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V论语十二章)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第17页共26页龚自珍辞官以后,于镇江丹阳云阳书院教书育人,直至病逝,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 中的诺言: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醉翁亭记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送东阳马生序写自己不羡慕同学的原因: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 假设人也。杜牧在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集中表现了 微小的事件对历史命运的改变的观点。【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鹦鹉洲”的写法)博学而笃志(注意“笃”的写法)蓬舟吹取二:山去千里共婵娟(注意“婵娟”的写法)再而衰欲渡黄河冰塞川水何澹澹(注意“澹”的写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作”的写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意“郎”的写法)【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8. (6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第18页共26页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2)刘子骥寻“未果”,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社会。请问:你是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 构出的理想社会的?【分析】译文:(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 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 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 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 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 To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 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 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 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 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 高的隐土,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 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解答】(1)此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 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 个句子的意思是:(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 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故停顿应为:见渔 人/乃大惊/问所 从来/具 答 之。(2)此题考查分析文章主旨。作者在文中描绘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表 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但在阶级社会中,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 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答案:第19页共26页5.(2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以下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总分值6分,每题6分)6.(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 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 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那么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 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 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 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 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 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 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又如,马克思、恩格斯 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 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 荡涤心灵。第2页共26页(1)见渔人/乃大惊涧所从来/具答之。(2)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了作者的 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在战乱不断的东晋末年能提出这样的“理想社会” 是难能可贵的,有其积极意义。但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 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空想。【点评】句子划分停顿:1 .主谓之间要停顿。2 .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 .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 .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 .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 .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10.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母亲的目光小乔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纵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饱 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 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 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 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一天,我正在里间午唾,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 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清楚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 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 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 "我很纳闷。“不怎么J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 ” 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第20页共26页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 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 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 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 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 受孩子的心情?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象 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 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 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搅母亲。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 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1)第段画线局部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品味第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这段把母亲比作天空、礁石、河床,突出了母亲目光的执著和深 情。“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 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 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分析】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 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 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告诉我们: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 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所以我们要理解并珍惜亲情。【解答】(1)此题考查揣摩藏在语言背后的深层含意。仔细分辨两句语言文字上表达的 不同,两个“没有”指向内容是不同的,第一个是“母亲看过我”,第二个是多了 “让我 发现。第二句内容含有“母亲看过我”第21页共26页(2)此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本体和喻体及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天空” “礁石”“河床” 比喻母亲,“白云”“海浪” “小鱼”比喻作者,作者用几喻体之间的关系来形容母亲对作 者的爱。三个比喻句又组成了排比,丰富了 “爱”的含义,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抒情 色彩。此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由“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她已经病逝了,可见我 当时的悲伤,也为抱怨母亲的行为而感到内疚。(3)此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 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根据第一段中“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 会”一句和第九段“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 ” 一句来理解两种幸福的交融。(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悟,此题为开放性质题目,能够把主题表达出来,结合我 们的实际生活分析即可。根据全文内容重点从最后两段,从“给他人(亲人)享受幸福 的机会”或其它有关的角度来理解感想。答案:(1)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 “我”的烦怪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隐蔽。(2)天空礁石河床执著深情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3)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儿,也 是一种享 受和幸福。(4)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当你拥有某种东 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理解并珍惜亲情等。【点评】本阅读含义丰富,文与理都值得欣赏。几个小题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思考点,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精彩的思想意蕴。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总分值4分,每题4分)11.(4分)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 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 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 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 6元的,调整到0.16元; 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 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第22页共26页 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 ,从第二 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 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 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分析】此题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细读这那么新闻可知,从3月1日起,电信资费都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邮资各项收费那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概括为:电信费、邮资费3 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解答】答案:电信费、邮资费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 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 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 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 自己的见解。五.名著阅读(共2小题,总分值4分,每题2分)(2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 面三那么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 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局部步行。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 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 呢? ”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分析】此题考查对名著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三那么材料分别给出了 “红色革命必将胜利”的理由,只要概括每那么材料的主要 内容和表现的红军的精神即可。答案:红军领导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红军帮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第23页共26页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点评】名著考查比拟注重细节,要注意加强阅读和积累,对重点的篇目的文学常识,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情节等要总结性的归纳记。12. (2分)(1)三打祝家庄被认为是水浒传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请根据提示填空。 一打: 宋江 为救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因不熟悉地形中了埋伏,兵败而归;二打:矮脚虎王英被女将扈三娘捉住,而这女将被林冲活捉,双方勉强打 成平手;三打:梁山英雄智拆祝家庄的联盟,并采用 让孙立打到敌人内部去,和梁山好汉里 应外合 的计策,最终胜利。(2)在很多人心中,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盖世英雄,但英雄在小说中亦曾屡次流泪。请 比拟分析以下三段选文中孙悟空流泪的原因有何不同。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噫泪叩头辞长老,含 * 悲留意嘱沙僧。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 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 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沙僧滴泪道:“哥啊!师父被妖精等不得蒸,就夹生儿吃了!”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 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