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6和7的认识公开课.docx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这些内容不仅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中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 是全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科书相对集中地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由于数"10是两个数字组合而成的, 学生认识它相对要难一些。同时,10是两位数的起点,它将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有重 要作用,因此教科书单独安排了 10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本单元的“解决问题”都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体会 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教科书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和情境,以此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 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各值o对于学生来讲,数的概念的学习已经不陌生了,通过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数与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 刻,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和良好思维习惯还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环节进行渗透和培养。由于一 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连加、连减这局部内容仍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 计算时,更容易因前后两个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产生计算不能顺利进行的困 难,因此要利用连续的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看清运 算符号,顺利完成计算。L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 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 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各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2 .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 减法;二是通过学具的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 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 行加减法计算。3 .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本单元解决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一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不能仅仅列式计算;二是用大括号表 示总数,用问号表示所求问题,这是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读懂题意后,自己选择 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第1课时6和7的认识A教学内容教科书P39-40,完成教科书P43 “练习九”第13题。a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 物体的个数,会比拟它们的大小。1 .通过观察直尺图,掌握数的顺序,理解6和7的基数、序数的含义。2 .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用数学 交流的意识。a教学重点建立6和7的概念,会读、写6和7,会比拟6和7的大小。A教学难点能够区分6和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a教学准备课件、小棒、07的数字卡片、计数器。a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朋友?(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能帮这些数朋友排排队吗?【学情预设】学生会按顺序数出0、1、2、3、4、5,还有的学生能倒着数。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认识这两个数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 两个数。(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05各数,通过给数朋友排队,体会数的顺序,也为 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6和7的基数意义.课件出示教科书P39情境图。师:请仔细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数一数。【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数的。有的学生可能是从左往右数出有6个同学在做值 日;有的学生可能是先数男生,再数女生,最后合起来。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师:大家都数出了教室里有6个同学在做值日,可以用“6"来表示。(出示卡片,贴在黑 板上)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学情预设】学生自由数数,并交流,能够回答出教室里有6张课桌。师:6个同学、6张课桌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6还可以表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6还可以表示6朵花、6个水杯、6根粉笔等,生活中的许多物品的 数量都可以用6来表示。课件出示6个同学的图片以及点子图。师:请你数出6根小棒,摆成你喜欢的样子。【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摆成一个正六边形,还有可能摆成小房子的形状只要摆得对,都 要予以肯定。师:看见同学们在积极地清扫卫生,老师非常高兴,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清扫起来。现在教室 里有儿个人在清扫卫生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教室里有7个人在清扫卫生。有的学生是从1开始数,有的学生是在6的基础 上接着数。7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7?【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教室里还有7把椅子。(教师追问:7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7个人的图片以及点子图。师:请你数出7根小棒,摆成你喜欢的样子。【学情预设】学生自由摆小棒,只要摆得对,都要予以肯定。【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数出人和物的数量,使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 础上逐步抽象出6和7,理解其基数的含义。1 .用计数器拨出5颗珠子。师: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5”)教师又拨1颗珠子,让学生说出现在有几颗珠子,用几表示,再拨几颗珠子就是7颗珠子。 【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5颗珠子又拨1颗珠子就是6颗珠子,用6表示,再增加1颗珠子就是7颗珠子。2 .课件出示直尺图。课件出示0 I 2345()()师:先填一填,再说一说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与6相邻的数是几和几。【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数的顺序填空,回答6的前面是5, 6的后面是7,与6相邻的数是5和7o【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使学生理解7以内数的顺序,掌握07各数的大小 排列和相邻两数的关系。三、教学6和7的大小比拟课件出示教科书P40点子图。课件出示OOOOOOOOOOO o OO o OOO OOOOO先让学生用数表示出三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然后提问:5和6相比,谁大谁小?(2)6和7相比,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再交流方法。【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通过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比拟,也可能通过数序进行比拟。引导学生 说出 5<6, 6>5, 6<7, 7>6o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6,6>5,6<7, 7>6o【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原有比拟15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比拟5、6、7的大小,进一步理解6、7的含义。四、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L游戏。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做游戏,请7个同学排队。游戏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师:请前面5个同学蹲下来,第6个同学到讲台上来拿6支粉笔,再请第7个同学把手举起 来。2.课件呈现教科书P40情境图及问题。课件出示一共有一共有从左边数第7妞有让学生先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再汇报交流。【学情预设】一共有7缸鱼,从左边数第7缸有5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6缸。师: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并回答出7缸是指一共有7缸,第7缸是指排在了第7的位置上, 只有一缸。师:你能提一个问题让同桌回答吗?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并回答,教师巡视指导,选几名学生代表汇报,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将6和7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比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数、序数的理解。 五、教学6、7的写法1.6、7的书写要求。师:现在我们对6和7这两个数朋友比拟熟悉了,首先观察一下6和7分别像什么。(课件 出示)5维什幺?地子7律什么?方I 5617|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写这两个数。(播放6和7的书写视频)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两 个数字。【学情预设】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边写一边指导。“6”是一笔写成,从“日”字 格的右上角出发向左下角画曲线,它的下半局部像个0,这个0要写在下边的小格里,注意 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7”时同时可展示“7”的儿歌:7、7、7像镰刀,一笔写成7, 横要短而平,折要斜而直。2,完成教科书P40的书写练习。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中的田字格中描写。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要表扬、展示,写得不正确 的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设计意图】对于6和7的书写,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基础,通过教导学生规范的书写方法 及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六、应用练习1 .完成教科书P43 “练习九”第1题。师:请按顺序填数。【学情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拟轻松。2,完成教科书P43 “练习九”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在数方块的数量时可能出错,只数了能看到的方块,没有数看不到的(被 挡住的)方块。填写出方块的数量后,还需提示学生要从上面的答案中任意选择不同的两组 数进行比拟。3.完成教科书P43 “练习九”第3题。指导学生读懂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情预设】理解题意后,学生完成此题比拟轻松。教师还可以追问“6只”和“第7只” 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了数数、数的大小比拟、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让学生巩 固已学知识。七、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跟哪两个数做了好朋友?这两个数朋友在我们身边还藏有好多秘密呢! 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6和7。a板书设计6和7的认识口 QQQ n 口 QQQQU再(zGi)比(bi) (yi)比(bi)。)个三、填(tidn) 一(yi)填(tidn),圈(quGn) (yi)圈(qudn),涂(til) 一(yi)涂(。A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数物体的个数,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 象出数等,这些都是在培养数感。教学中让学生根据鱼缸图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要注意指导学生模仿教师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A作业设计一、看(kin)图(til)写(x语)数(shfi)。)个L一共有()只刺猬。从左边数,是第()只。2.把左边的6只刺猬圈起来。把从右边数的第7只刺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