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透明与不透明练习题(含答案).docx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11.透明与不透明透明与不透明这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我从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年龄特 点入手,对教材进行合理地整合,采用新理念新教法进行教学。首先,以“玩各种透明 镜子”导入激趣,创设探究情境,以学生常见“凸透镜点火”的现象,引导学生大胆质 疑,集体讨论释疑,以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仔细观察,深入探究“物体的透光 性”的关系。其次,将教材中的“观察一”、“观察二”进行有机合并,通过学生动手 实验,感受探究的乐趣。第三,恰当运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一、填空题.外界物体在人眼睛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的、的。近视眼的人外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 0.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1 .眼球就像一架精密照相机:具有调节光线的作用;相当于镜头, 相当于底片。2 .光是沿 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 分钟。3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 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也叫 0.我们可以用直管和弯管比照的方法来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用,光从 这头射进去,就会从另一头射出来;如果用的是,光从这头射进去,就不会 从另一头射出去。4 .晚上,在房间里,翻开电灯,能在墙壁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关电灯,不能看见自己的 影子。这说明产生影子需要两条件:和不透明的物体。5 .透明玻璃外罩的灯泡看起来比塑料外罩的灯泡发出的光 o.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的玻璃;卫生间的门选择 的玻璃;收纳柜的门选择的木板;装饰柜的门选择 的玻璃。6 .玻璃杯是 的,塑料袋是 的,笔记本是 的。二、选择题.近视眼是因为 发生病变,导致凸度过大而形成的。()A.视网膜B.晶状体C.瞳孔.我们可以用 感知物体的颜色。()A.眼睛B.耳朵C.鼻子.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A.字把光线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里B.我们的眼睛把光反射到了黑板上C.黑板上的字反光能力强.潜望镜利用的是 原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 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分钟。()A.48B.480C.8.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耳发现了()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用塑料包书皮包书的好处是()A.缩小书的体积B.方便看出书名C.改变书的重量.卧室里安装的灯泡,最好是()A.不透明外罩的B.透明外罩的C.半透明外罩的A.A.5 .收纳柜的门应该选择的材料是()B.C.三、判断题.近视眼镜可以是半透明的。()1 .纸鞋盒不如塑料鞋盒好。().透明伞看起来好看,但不实用。()2 .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创造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 制光的路线。().在确认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时,涉及的数学知识是直线。()3 .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反射时出现的影像就越少。()4 .人的眼睛发出的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5 .我们的红领巾是红色,是因为红领巾吸收了红颜色的光。四、连线题五、简答题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三种制作彩虹的方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倒立;实像;前方2.镜头;底片3.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4.直线;30万;8 5.反射;反光6.直管;弯管7.光8.亮9.半透明;不透明;透明10.玻璃;塑料; 纸质二、选择题1.B2. A 3. C 4. A 5. A 6. C 7. A 8. B 9. C 10. C三、判断题1. X 2./3. X 4,5./ 6. X 7. X 8. X四、连线题五、简答题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我 们可以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来制造彩虹。利用水棱镜来制造彩虹,利用三 棱镜来制造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