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3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 比例尺(2)教学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x
-
资源ID:46652801
资源大小:285.5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3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 比例尺(2)教学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x
最新资料推荐第2课时 比例尺(2)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过程与方法 在综合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例尺知识的价值,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难点 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 教法 教材教学,公式引导。 学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归纳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题比例尺(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概念、种类、计算公式等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例尺知识的。重点是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新课伊始,对比例尺的概念、特点等知识进行了复习,为学生顺利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比例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并理解多种解题策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 1.什么是比例尺? 2.你能说说下列比例尺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吗? (1)比例尺1500000 (2)比例尺 今天,我们就用比例尺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与北京相距约8厘米,求两地的实际距离。 答案:解:设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8/x=1/6000000x=8×6000000x=4800000048000000cm=480km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80km。 2.下面是小明家的平面图,设计师按1300的比例尺绘制出来,请你帮小明完成下面各题。 (1)量一量平面图中卧室B的长是(1.5)厘米,宽是(1.3)厘米。 (2)卧室B的实际面积有多大? 答案:1.5÷1/300=450(cm)=4.5(m) 1.3÷1/300=390(cm)=3.9(m) 4.5×3.9=17.55(m2) 答:卧室B的实际面积是17.55m2。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引导学生读题,获取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怎样求出实际距离呢?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此题解答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计算得到,也可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教师应让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解答理由,使学生明白其原因。 3.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指名学生板演。 教师强调:计算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1.已知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图上距离大约是7.8cm,比例尺是1400000,求实际距离。 2.方法一:要求实际距离是多少,先利用“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再化成千米为单位的数。 方法二: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求解。由于要求的实际距离的单位是千米,而已知的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所以可以先设实际距离为xcm,这样算出的实际距离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化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即可。 3.方法一:7.8÷1/400000=3120000cm=31.2km 方法二: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cm。7.8/x=1/400000x=7.8×400000x=31200003120000cm=31.2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km。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7页第5、6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对比例尺的应用,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过程和方法。教学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思考能力。教师点评和总结: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八月四日2021年8月4日星期三22: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