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技术的通信代维管理方案的研究.pdf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IT技术的通信代维管理方案的研究姓名:张成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指导教师:刘琚;许宏吉2008100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新产品推出、网络基础建设,还是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维护,都需要合作伙伴强有力的支撑。为了实现精益运营,我公司逐步将低端的维护工作进行外包,引进代维公司参与日常的网络运维工作。传输线路是通信行业的“动脉”,承载各类业务,为整个电信网正常运行提供基础。随着网络大规模建设的逐步实施,主要框架结构已经成型并逐步规范,承载能力也保持适当超前的利用率,随之而来的日常的维护管理成为日渐突出的运维重点。通过引入代维公司,将部分维护工作进行剥离,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传输网络分层维护不失是一种合乎当今发展潮流的维护模式。但代维公司管理及业务能力良莠不齐,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电信行业的精细化要求。结合我公司提出构建“集中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针,针对传输专业特点和当前的业务需求,采用新的I T 技术,分步实施通信代维管理,通过平台来规范代维操作,提高管理水平,最终能够实现传输维护水平的飞跃。本论文基于I T 技术,从代维单位、代维人员、维护流程、维护质量、备品备件、代维考核六个纬度研究了实现通信代维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集中化的方法。提出了利用I T 技术并结合山东移动综合网管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代维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代维单位资料和代维人员信息,标准化管理维护流程和维护质量,同时规范化管理备品备件使用、代维考核奖惩,实现了通信代维管理集中化;本论文同时提出了利用G P S 技术对代维单位的主要工作“线路巡检”进行实时监控管理的方案,将代维人员的巡检过程呈现在G I S 地图上,实现了代维单位巡检工作透明化。本论文设计方案规避了传统粗放式代维单位管理的弊端,实现了基于r r 技术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集中化、精细化代维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代维工作质量,进而确保了运营商线路质量。既为运营商全网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又达到了运营商与合作单位双赢的目的。关键字:线路,代维,G I S,G P S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S T R A C T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 s,f o rt h er e l e a s eo fn e wp r o d u c t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n e t w o r kb a s i s,t h em a i n t e n a n c eo f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n e t w o r k,t h e ya l ln e e dp o w e r f u ls u p p o r tf r o mt h ec o o p e r a t i o np a r t n e r s I no r d e rt or u nf a v o r a b l y,o u rc o m p a n yw i l lg r a d u a l l yh a n dt h el o w e r-e n dm a i n t e n a n c ew o r ko u tw i t h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o r p o r a t i o n(S M C C)T r a n s m i s s i o nl i n k sb e a rav a r i e t yo fs e r v i c e s,a n da l s op r o v i d e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n o r m a lo p e r a t i o nf o rm ee n t i r e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n e t w o r k s,w h i c hi sa n a l o g o u st ot h ea r t e r yo fh u m a nb o d i e s T h em a i nf r a m es t r u c t u r eh a sa l r e a d yt a k e ns h a p ea n di sg r a d u a l l yb e i n gs t a n d a r d i z e dw i t ht h en e t w o r k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al a r g es c a l e W i t ht h ec a r r y i n gc a p a c i t yb e i n ge f f i c i e n t l yu s e di na d v a n c e,t h ed a i l ym a i n t e n a n c em a n a g e m e n ti sb e c o m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T h em o d e lo fr e a l i z i n gt h el a y e r e dm a i n t e n a n c eo ft r a n s m i s s i o nn e t w o r k st h r o u g h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S M C Cc o n f o r m sw i t ht h et r e n do ft o d a y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x t e n s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 lC a n ts a t i s f yt h es u b t l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b e c a u s et h eS M C C Sa b i l i t yo fm a n a g e m e n ta n ds e r v i c ep r o v i d i n gd i f f e r e n tw i t he a c ho t h e rg r e a t l y A i m i n ga tt h ep r o p e r t yo f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t h ec u r r e n ts e r v i c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u s i n gt h en e wI Tt e c h n o l o g i e s,w ea d o p t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s c h e m es t e pb ys t e pt os t a n d a r d i z et h e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o p e r a t i o na n de n h a n c et h em a n a g e m e n tl e v e l T h i st h e s i sd o e ss o m er e s e a r c hO i lm e t h o d so fr e a l i z i n gs u b t l ea n ds t a n d a r d i z e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f r o ms i xa s p e c t s: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u n i t,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p e r s o n,m a i n t e n a n c ep r o c e d u r e,m a i n t e n a n c eq u a l i t y,s p a r ep a r t s,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e x a m i n a t i o n T h ee f f e c t i v e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s y s t e mi sc o n s t r u c t e db a s e do nI Tt e c h n o l o g i e sa n dt h ep r a c t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o fS h a n d o n gM o b i l eC o m m t m i c a t i o nC o r p o r a t i o n,w h i c hC a l lm a n a g et h eS M C C Sa n dt h e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p e r s o n Si n f o r m a t i o ns u b t l y T h i ss y s t e mc a na l s os t a n d a r d i z et h em a i n t e n a n c ep r o c e d u r ea n dq u a l i t y,t h eu s a g eo fs p a r ep a r t s,a n dr e w a r d sa n d3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 u n i s h m e n to f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w h i c hr e a l i z e st h ec e n t r a l i z a t i o n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a l s op r e s e n t sar e a l t i m em o n i t o r i n gs c h e m ef o rt h eS M C C Sm a i nw o r ku s i n gG P St e c h n o l o g y,w h i c hC a np l o tt h ei n s p e c t i o np r o c e d u r eo ft h ew o r k e r so nG I Sm a p T h ed e s i g nm e t h o di nt h i st h e s i sa v o i d st h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e x t e n s i v e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u n i tm a n a g e m e n t,a n dr e a l i z e st h es u b t l em o d e lo f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w h i c he n h a n c e st h eq u a l i t yo f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a n dg u a r a n t e e st h el i n kq u a l i t yo fo p e r a t i o nb u s i n e s s T h i ss c h e m eC a np r o v i d et h ep o w e r f u ls u p p o r tf o rt h ew h o l en e t w o r kt or u ns t a b l ya n da c c o m p l i s ht h ed o u b l ew i nt a r g e tf o rt h eo p e r a t i o na n dp a r t n e ru n i t 4K e y w o r d s:L i n e,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G I S,G P S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 M C通信代维管理G S 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 P SI TB SC S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技术缩略语简表S u b s t i t u t eM a i n t a i n i n g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G l o b a lS y s t e mf o rM o b i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G l o b a lP o s i t i o n i n gS y s t e mI n f o r m a ti o nT e c h n o l o g y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 r o w s e r S e r v e r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C l i e n t S e r v e rG P R 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 e n e r a lP a c k e tR a d i oS e r v i c eV P NG I SA P I企业虚拟网络服务V i r t u a lP r i v a t eN e t w o r k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编程接口R&T T E 无线电及通讯终端指令I PU D PT C PG e o g r a p h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g r a mI n t e r f a c eR a d i oa n d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T e r m i n a lE q u i p m e n tD i r e c t i v e互联网络通讯协议I n t e r n e t P r o t o c o l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控制协议U s e rD a t a g r a mP r o t o c o lT r a n sf e rC o n t r olP r o t o c ol,5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毯挚叠日期:确!:!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盈逸整导师签名: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1 论文背景第一章概论截至2 0 0 6 年底,我国电信用户达8 2 亿户,光缆4 2 4 万公里。全国运维从业人员达到3 0 多万,从事运维服务的企业达到2 0 0 0 多家,但是现有的电信运维服务尚不能满足运营商持续发展和转型的需要。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以运营商业务重点的转移,运营商对服务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而各相关厂商的重心也随之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转移,为运营商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未来电信运维服务应当继续向集中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电信企业适当扩大了运营外包范围。近几年不断变革的电信网络运维体制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从事后的监控性维护到事前的预防性维护的转变,由此带来以网元、网络为中心的维护架构向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服务架构的转变。相应地,支撑系统建设重心从以专业网管为中心的生产支撑系统向以综合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业务支撑系统转变。第二,运维向运营延伸,进而发展到面向市场的运维,网络运维部门随着支撑手段向业务体系的不断延伸,越来越走向前端,开始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开展网络运维相关工作。由此带来以企业为中心的维护体制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维护体制转变;同时,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比、客户收益分析、互联互通分析等方面的运营指标逐步落实在网络运维的日常工作之中。第三,合作运维走向深层,全方位运营体系雏形渐现。代维工作已经变的越来越重要,有全面深入网络运维各项工作的可能,进而希望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及服务提供商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运维支撑系统的直接管理之中,实现全方位的运维监控与业务协作。第四,集中化、标准化与精细化的运维体制正在越来越好地落实在I T 系统中,各省纷纷迸行管理咨询与流程梳理,运维管理体制及管理流程进一步整体化、体6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系化,进而进一步缩短、简化流程并固化到I T 系统中。各地市、科室也在进一步落实、细化K P I 与考核工作,服务质量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之中,资产管理、费用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功能成为网络运维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f-j p 呈现、移动办公、统一的用户管理与安全管理等相关功能成为网络运维支撑体系必不可少的实施重点。基于此,山东移动提出建设集中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突出强调的是为电信网络的管理、运营、维护提供支撑性的平台,而不仅仅是单独的某个专业网管系统或者是针对性解决某个问题的系统。借此机会,结合日常的代维管理办法和经验及业务现状,决定对传输线路代维工作实施I T 化管理【1】【2】。1 2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本论文进行了以下工作:1 本论文描述了基于I T 技术通信代维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建设方法。重点阐述通信行业传输代维管理的现状和系统建设参考的规范、代维管理的主要业务需求、实现技术及实际应用等相关内容,以及通信行业传输代维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归纳出需要通过系统来解决的主要业务需求点。2 系统设计是整个系统搭建的基础,本论文详细描述了系统设计的各项要求,并将其作为系统建设的规范。系统实现的技术参考目前行业内成熟但又适度领先的技术,通过整合各类技术实现代维管理的业务需求,阐述系统实现的技术架构,明确系统的部署指导体系。对各项具体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了G P S 终端机等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指导和规范项目的实施。3 对业务需求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实现技术和方法。详细说明了各个功能点的业务要求和实现规范;通过此部分清晰的阐明代维系统最终实现的具体系统功能点。这是本论文最核心的部分。4 介绍实现系统用到的关键技术,如N E T 平台、G I S、G P S 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灵活使用,代维系统能够突破传统信息系统的不足,在确保快速可靠开发的基础上实现实时全方位的管理,确保达到系统设计的预期。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 总结实际应用情况。选择一个试点地市进行实验。开发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线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使得系统能够很好切合实际的业务需求。通过对具体应用情况的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 对线路代维公司进行全面的I T 化管理,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国内各运营商的线路代维管理平台。2 将G I S 和G S M、G P S 技术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传输线巡,设计具有通用性的手持巡检仪及内部业务软件。3 梳理代维合作流程,打通了代维公司和运营商之间的业务流程,将代维公司有效的融于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管理内。4 归纳出了一套线路巡检考核办法,通过信息技术将考核办法进行了有效固化,为运营商提供了完整的管理考核模板。5 关注代维公司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将电子学习及网上考试纳入系统,为代维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支撑管理工具。1 3 论文的组织结构本文第一章描述了论文的背景,主要阐述了通信行业的现状和传输维护的现状,分析了通过I T 技术进行通信代维管理的必要性。第二章介绍了山东移动的代维管理现状,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山东移动代维管理中引入I T 管理系统的价值,介绍了山东移动代维管理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系统设计要求。第三章是系统实现部分,阐述了系统实现过程和各个功能点。第四章介绍了山东移动代维管理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结合系统介绍了相关产品的特性。第五章介绍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并进行了应用总结。第六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对中国移动通信代维管理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代维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21 需求分析分析需求首先要从需求提出的目的 于,需要了解需求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而提出的,而问题又是与企业的哪些目标相关的;同时,需求也是与特定的用户群相关的,不同的用户,具备小I 司的角也和职责在面对相同问题时,期待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的需求,需求要明确其服务对象。在弄清需求目的及需求用户之后,还需明确用户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直接关系到功能设计。针对以上原凼,提出需求分析四步走的方法从业务需求到用户需求,从用户需求到功能需求,从功能需求到系统需求 1 8 1 9 2 3 2 4】。罔2 l 需求分析方法论2l _ 1 山东移动代维管理系统现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通信事业的改革、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移动通信尤其虫此。通信部门加强自身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起到关键作用。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维护考核体系,是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目前山东移动的网管系统,经过数期工程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生产操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工具,为运行维护提供了丰富的摹础数据支持,在各种工作环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节的标准化、工作的流程化改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网络经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持。“网管系统是运营商重要的、必须的支撑系统”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另外,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和使用,网箭系统积累的大量的业务数据,为深层次的数据挖掘钻取、不同专业不同业务之间横向数据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这部分数据,使用规范的建模方法,可以归纳出适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业务模型,使I T 化业务处理规则的建立成为可能。对于传输专业,重点是通过流程的梳理,固化流程、规范管理,促进新形式下线路维护向“三集中”过渡,实现光缆线路维护部门的科学化管理。当前比较突出的是:线路巡检难以量化管控、代维公司考核标准不统一、代维门槛较低、代维公司管理混乱、维护流程同生产流程割裂、资源管理混乱、代维评价难等。2 1 2I T 技术在移动传输代维管理领域的价值B S(B r o w s e r S e r v e 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 n t e r n e t 技术的兴起,对c s 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 r o w s e 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 e r v e r)实现,形成三层结构。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少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c s(e l i e n t S e r v e r)结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 l i e n t 端和S e r v e 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将代维公司的日常工作流程进行固化,能够有效的对相关工作环节进行规范和约束,实现流程贯穿,构建移动公司、代维公司一体化的维护体制;同时,将维护相关的人员、设备、资源、技术资料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的规范代维管理的主要业务点,确保有效的资源投入和储备,提升代维公司的代维门槛,增强技术和经验沉淀,支持代维的日常维护数据需求。通过I T 技术的引入,借助移动内部网C M N E T、V P N 等技术手段,各级人员只需要通过一个管理终端就能登录平台进行操作。其中B S 部分是免安装的,C S 部分可以通过主服务器提供的自动更新程序,在每次登陆时进行自动更新。为了实现对维护人员的远程监控,需要引入定位技术。G P S(G l o b a lP o s i t i o n i n gS y s t e m)技术是当前主流的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由三部分构成:l O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地面控制部分,由丰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的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卫星注入寻电文)、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讯辅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2)空间部分,由2 4 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 个道平面上;(3)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 P S 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2 4 颗G P S 卫星在离地面l 万2 千公里的高空上,以1 2 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它具有以下特点:(I)全天候;(2)全球覆盖;(3)-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 P S 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 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 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 Y 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 个未知数,X、Y、Z 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 颗卫星,形成4 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 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每组4 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由于卫星运行轨道、卫星时钟存在误差,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对信号的影响,以及人为的S A 保护政策,使得民用G P S的定位精度只有1 0 0 米。为提高定位精度,普遍采用差分G P S(D G P S)技术,建立基准站(差分台)进行G P S 观测,利用已知的基准站精确坐标,与观测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修正数,并对外发布。接收机收到该修正数后,与自身的观测值进行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实验表明,利用差分G P 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 米。引入G P S 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工作质量低下,日常作业执行水平低的问题,为集中管理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 l o b a lS y s t e mo f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就是众所周知的G S 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到2 0 0 5 年全球超过2 0 0 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 0 亿人正在使用G S M 电话。G S M 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手机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目前国内的G S M 网络覆盖率达到近9 9,通过G S M中短信技术可以有效的将定位信息及时传到控制中心。目前,市场已经具备定位精度在1 0 米左右的手持的G P S 设备,对其改造后,借助移动的G S M 网络,通过短信的方式实时发回位置数据,有效的实现了线路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检的实时监控。通过在手持设备上进行二次开发,制订巡检相关的业务软件,实现巡检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 e o g r a p h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G I S)是能够收集、管理、查询、分析、操作以及表现与地理相关的数据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为分析、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平台。它广泛地应用于地学、资源管理、土地规划、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电力行业、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科研、教育和国防等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入基于地理系信息系统的巡检监控,能够实现全省集中监控管理和调度,有效的实现对代维公司及代维人员、车辆端到端的集中式可见管理,并且能够支持有效调度。同时借助标准的服务接口,打通运营商内部生产系统和代维系统的接口,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提高故障响应水平,提升故障处理的效率。M a p I n f o 全球G I S 开发平台排名第二。M a p I n f o 提供低价高效、强大的A c t i v e X组件,可以很方便地集成到使用标准可视化编程工具开发的商业应用中。M a p I n f o支持将地图功能添加到任何应用中,来显示和分析基于位置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进行商业决策,更有效地管理资产和运营,与V B、D e l p h i、A S P N e t、c#等应用开发平台无缝连接,可以很方便地将地图功能集成到各类商业应用中。最终这一切,都是基于开放的N e t 平台进行开发,通过此平台的引入,极大的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和风险,提高了开发效率【2】【3】【4】5】。2 1 3 系统建设目标分析传输线路是指所有杆路、管道和光缆组成的移动通信传输物理网络;传输线路的巡检维护,是通信行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保障安全是管理者对巡检维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本项目实现的目标具体如下:1、在省中心建一套代维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巡检手持终端以短信或其它方式采集巡检和资源信息,巡检和资源信息数据在系统中心集中储存分析;分公司巡检监控人员通过M D C N 网络以W e b 方式或C i l e n t 方式访问相关数据。2、减少线路巡检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进一步推进工作内容的标准化、加强流程的固化,通过电子化流程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1 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合理利用运营商内部的网管系统和数据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资源管理手段科学有效的管理传输线路资源,提高运维的精细化管理水平。4、提供在线的巡检调度、故障处理及相关资料查询的功能。系统需要重点实现以下管理功能:令实现代维公司、代维人员等基本信息的管理通过此功能实现对基础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代维相关的资源管理如巡检监控的基础线路信息、路段信息、基准点信息。令实现日常代维工单管理可以派发部门工单或个人工单。工单发送之后,当工单接收者为部门时,要在详细信息页面中增加接收人员显示内容,把本部门的可以接收的人员都显示出来。提供增加工单催办功能。实现维护故障管理。提供故障上报功能,将故障原因注释附注到工单归档框内,以便归档时能够正确选择原因归类。故障总结模块,可以允许使用者按照标准的故障总结模板进行标准化的上报。实现相关信息发布维护功能。提供公告发布的功能,可以将代维相关的新闻,管理公告等信息进行统一的发布。夺实现对代维公司的考核管理。通过此功能,制定统一的评价尺寸,实现对代维公司的月度、季度等不同维度的打分评价,地市公司和省公司可以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代维考核评价的规范管理。实现对制度、经验及相关技术文档的统一管理。借助文档中心和公告,可以实现对相关维护制度、技术资料、经验教训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发布。实现对代维费用的统一管理。通过此功能,能够清晰的获取各类代维费用的支出情况,便于省公司进行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中的管理,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杜绝暗箱操作及资金浪费。实现线路巡检专题及维护计划管理。借助G P S 和G I S 手段,实现日常巡检的监控和管理。可以指定日常的维护作业计划,并进行质量核查和分析。实现车辆、仪器仪表及备品备件管理。对全省代维相关的日常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从而能清晰掌握代维的设备配置情况和备件使用、库存情况,支持集中化的调度管理。打通了同电信网管平台的接口。代维系统可以获取网管平台相关基础数据,并提供权限、短信接口等通用功能的支持。2 l】【2 2】2 1 4 分析结论从上面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I T 手段构建代维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规范维护体制,解决目前代维管理混乱,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也是通信网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和方向。代维管理系统可以将代维公司纳入移动公司的末端管理,建立功能完善的代维系统完成作业计划、故障派单、人员的考核和管理、备品备件、仪表管理、考核和会议记录、技术支持等,并与线路巡检系统相结合来提高维护效率和考核力度。基于此,内部申请立项,联系第三方厂家启动代维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线路代维管理的透明化和扁平化。2 2 代维管理系统设计围绕集团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应用的建设原则,为了方便移动公司和合作伙伴的使用以及满足后续系统新的建设要求,在有限的资源下,将人员,技术,流程有效的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能。代维管理系统建设尽量将各个子专业进行统一规划,控制投资,兼顾发展,按照各类国际标准、中国移动电子运维技术规范和(S O X 法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扩充性,开放性,安全性等方面。为了提高项目研发的成功率,我们在该项目开发过程中采用增量模型进行渐1 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进式开发,这样即可以增进项目团队和客户的沟通,保证项目团队提供的成果确实是客户所需要的:又可以使客户清楚的了解项目的进度,为后期的模拟测试奠定基础。2 0 2 2 1 技术路线代维管理系统软件在设计上为B S 模式和C S 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层:架构,在业务上紧密配合,在结构上采用松耦合方式实现。系统选用先进的中1 件、数据库平台。为了适用后续新的需求,引入通用开发平台、W e b S e r v i c e 服r 等新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以下几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应用层,应用展现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主要完成各类系统数据的集中存储,如代维公司资料、相关合作文档信息、知识经验信息、流程信息、资源基础信息、巡检作业数据等,它主要完成基础的数据存贮功能。令数据服务层:围绕着上层的应用,数据应用层完成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为上层程序提供基于业务的操作管理功能,主要实现各类基础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运转,数据的整合分析等功能。应用展现层:应用展现层为系统用户直接提供易用的展现界面,为系统使用者提供丰富灵活、友好的人机界面。【3】【5】2 2 2 系统结构设计代维管理系统采取省集中建设的建设模式,数据库等服务器集中设置在省中心,进行全省的工作部署和考核,各地市设置本地监控终端和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本地市的工作部署和考核,并向省中心提供各种基础数据。1 5图22 代维管理系统架构223 代维管理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一、系统硬件技术要求系统硬件包括数据库服务器、采集服务器、_ e b 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P c 机和G P S 终端设备、短信猫或短信网关、周定外网I P 地址等。夺系统选择的硬件平台,必须满足国家行业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规程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功能及性能指标;夺系统硬件的选择,必须选用市场主流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应选用开放性能好、具有良好维修服务支持的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其配置必须符合传输网线路巡检管理系统(G P 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