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资料.doc
-
资源ID:46702140
资源大小:7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资料.doc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2015 5-20202020)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推进落实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践行“四个全面”国家战略,主动对接落实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定位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对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支撑力与贡献度,特编制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一、一、学校现状问题的基础分析学校现状问题的基础分析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 1960 年秋创建的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专科学校。2001 年 4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院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院。2013 年 8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院划转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学院抓住全国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经过三年建设,于 2014 年 4 月通过了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全国 200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目前,学院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专业为主体、财经大类与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学院现有专业 29 个,全日制在校生 8000 余人,专兼职教师近 500 人。专任教师中,中高级以上职称占 90%,双师素质教师占 91%。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 98%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 4 项、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2 项、市级教学团队 5 支、市级教学名师 5 名、市级精品课程 12 门,承担部、市级各类技术开发项目和科研项目 100余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奖项合计 80 余项。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实践创新了多种“植根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工学交替、循序递进”板块式人才培养模式;通信技术专业的“校企联动,工学融合”全程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全程项目、工学结合”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根植行业生成动态响应,学做一体融入发展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商务专业的“全真全程实践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德学院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航标嵌入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与学院保持长期合作的企业达 100 多家,如航天、地铁、通用、宝钢、仪电等,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学院已建成为仪电控股的人力资源培育基地、上海电子信息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输送基地,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效带动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学院的发展也面临着以下方面的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专业结构的优化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如何进一步适应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理念和机制如何进一步创新以激发活力,作为电子信息类院校如何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领先一步。通过前期大量深入的调研走访、座谈讨论、综合梳理,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认为制约学院下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二级管理深化机制创新,以及智慧校园的系统性、先进性建设。在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国家重点专业教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中,如何凸现专业特色;校企合作方面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热情,解决技术服务与创新项目偏少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面前,人才跨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质量如何监控等。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师资的引进聘任制度环境;专任教师按专业发展规划配置与培养规划;专业带头人数量充实与水平提升;专任教师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成果;教师收入多元化和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与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等。在二级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进一步深化二级管理制度创新、以机制进一步激发二级管理中系部(二级学院)的责任承担,如何发挥其二级管理的主体作用。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数字化校园建设如何体现整体性、智能性、先进性、一致性的系统解决方案;互联网新业态下在教与学变革中的及时应用、融合与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信息化平台“孤岛现象”;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推进的环境营造等。二、二、深化综合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基本目标深化综合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基本目标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是未来一个时期我院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和纲领,围绕上海市一流高等职业院校为目标的内涵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这条主线,学院要以建设现代职教体系为基础,以改革师资人事制度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性突破口,以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优化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管理效能和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一)深化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化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处理好学院与市场、政府的关系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建设与科研体制、学生工作体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后勤社会化与可持续发展校园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委领导等保障措施,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释放活力和创造力,为全面推进上海市一流、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最终通过综合改革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增强学院创新创业能力与办学活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水平。(二)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思路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思路主动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解教育教学、人事管理难题和瓶颈问题,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攻坚方向,找准着力点,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三)深化综合改革目标深化综合改革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三个面向”,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充分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适应经济发展为先导,以国际标准为引领,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创新载体,促进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突出特色、追求卓越。三、三、深化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深化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一)改革专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改革专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考虑基本考虑:一是专业建设发展宽基础、重技能、强技术、显应用、促融合(跨界),实现专业发展科学合理定位。二是专业建设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工程化和互补化。进一步打造双专业带头人引领的专兼结构的师资队伍。三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多途径、深融合、谋共赢。教育教学适应产业与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实现途径和方法。重点任务重点任务:一是按照教育部最新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深入调研、全面分析、科学决策,对各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形成新的专业体系。二是与专业发展相适应,调整与增加教师编制,引进有企业经验高水平复合型技术人员,完善师资结构,实现教学活动与企业技术活动对接;继续实施教师培养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借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挥国际化引领作用,高起点、高水平体现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孕育特色培养体系。具体的实施举措包括:1根据技术发展要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根据技术发展要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越来越趋向融合,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重点专业领域的综合应用,信息通信技术 ICT 的逐渐成熟,促使学院的专业应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解决缺乏骨干教师、实训室重复建设、提升使用率等问题。2 2.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机制建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机制建设。在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企合作途径等方面,与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合作,既有师资保证,又有实习保障。应注重找准企业与学院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用制度保障企业的真正融入。同时激励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实施和质量监控等。3.3.不断不断丰富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丰富深化校企合作内涵。除继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兼职带头人、兼职教师外,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质岗位和真实项目的实际锻炼,帮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提升实践技能。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广泛参与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技术革新或项目建设等合作事项。通过创新合作机制,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丰富合作内涵,深化合作程度,密切合作关系,达到校企深度融合。四是改造培养人才的核心理念,树立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全院教职工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革新理念、更新思想、创新思维、途径与方法,协同配合,提升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水平。(二)(二)完善人事薪酬管理机制完善人事薪酬管理机制、加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本考虑基本考虑:一是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教师的分类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潜能并增强其岗位责任和目标意识;二是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员工队伍的分层管理,有效激发各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任务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完善强化各教学系部(二级学院)的主体意识,盘活校内人力资源,促进其自由流动,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二是改革现有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结果运用顺势推出更加灵活的聘用制度。具体的实施举措包括:4 4.构建专任教师分类管理体系。构建专任教师分类管理体系。通过专任教师分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现能够促进专任教师发挥所长、尽其所能的聘用机制,并将其作为专任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专任教师引进的重要依据,以体现对专业建设配置的针对性。5.5.培养高潜质青年教师。培养高潜质青年教师。继续出台高潜质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措施,拓展渠道,加大培养力度。6 6.积极构建行政管理团队分层管理体系。积极构建行政管理团队分层管理体系。通过行政管理团队分层体系的构建实施,逐步对管理队伍进行分层,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7 7.优化绩效考核优化绩效考核与与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优化绩效考核,实现按劳、按质分配制度,将教学评价、科学研究(注:突显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含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技术服务、技术创新等)、教学成果以及业绩考核等与教师职称评聘、员工岗位聘任和绩效收入水平等挂钩;同时,推行教师收入构建多元化。优化引进高层次专任教师的条件,吸引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的、高水平人才加入职教队伍。积极探索协议薪酬制度(适应绩效工资的实施),通过外引内培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三)创新学院内部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三)创新学院内部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基本考虑:基本考虑: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改革创新二级管理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实现系部(二级学院)在专业改革、教学科研和各类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具体的实施举措包括:8.8.经费经费、人事及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二级学院人事及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二级学院。确保按照发展规划确定的学生规模核定教职工编制数以及院部下拨二级的经费,人事权、财物权、管理权进一步下移,二级学院、系部独立核算、盈亏自责。与此同时完善抓实二级管理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决策议事制度,促进二级系部管理团队在权责明晰的基础上有效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管理与运行的关系,创造宽松、活力的制度氛围,激发系部(二级学院)的领导活力和创新工作能力。9 9.充分调动现有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充分调动现有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调动和发挥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作用,以“点”带“面”,以项目为纽带,打通专业基础平台,建立动态项目工作制,在探索中促进教学与管理及人的作用最佳结合。强化资产使用效益,建立资产绩效考核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资产管理制度。1 10.0.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机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机制。根据中外合作项目及学院有关要求,完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水平。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跟踪机制,促进特色发展与开放办学相统一,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四)推进智慧型(四)推进智慧型数字数字校园建设校园建设基本考虑基本考虑:用“互联网+”打造智慧校园,实现系统化顶层设计、集约化全面管理和智能化运用平台,解决现代化管理飞速发展需要。重点任务:重点任务:一是加快互联网+的顶层设计。互联网办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完成各个部门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将加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设计,连通现有平台应用系统之间的各个“孤岛”。二是动态推进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提升互联网运用水平。三是加强互联网+智慧校园硬件建设。具体实施举措包括:11.11.加速完善信息化发展规划。加速完善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实施工程中要把握住统筹规划、循序推进原则,以基础平台建设为先导,以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密切结合业务需求,按照总体规划推进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1 12.2.尽快建成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尽快建成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符合学院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支撑服务体系,信息化基础服务重点采用购买外包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将信息中心的专业力量解放出来以更多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集成整合等建设工作中。同时还要完成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移动校园、网上办事大厅、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等建设。13.13.用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法实践及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用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法实践及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展。随着信息化技术对教与学的变革的渗透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由教学工具变革成为育人环境的趋势下,积极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泛学习语境,用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法实践及课程全面改革,重点在于促进教师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四、四、综合改革保障支撑综合改革保障支撑(一一)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确保学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学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秀英组员:顾剑锋、徐松鹤、吴依本、周俊瑜、林春方、胡国胜、曾本聪、封萍1.1.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综改办)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综改办)综改办设在党办/院办,为日常工作机构。主任:曾本聪组员:封萍、兰小云、宋长海、邵菁、谭克清、陈红旗、李涛、马宏亮办公室主要负责深化改革工作重要文件和综合性文稿起草,宣传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与上级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沟通,分解任务、督促检查和信息报送。2.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组工作组组长:林春方工作由教务处牵头,督导室及各系部(二级学院)协助。主要负责本专项深化改革工作的情况研判、方案优化、推动落实、总结报告。2)完善人事薪酬管理机制完善人事薪酬管理机制、加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工作组组长:顾剑锋工作由人事处牵头,教务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和各系部(二级学院)协助。主要负责本专项深化改革工作的情况研判、方案优化、推动落实、总结报告。3)创新学院内部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创新学院内部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工作组工作组组长:杨秀英副组长:胡国胜工作由党委办公室牵头,院办、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资产管理处及各二级学院(系部)协助。主要负责本专项深化改革工作的情况研判、方案优化、推动落实、总结报告。4)推进智慧型推进智慧型数字数字校园建设校园建设工作组工作组组长:杨秀英工作由学院信息化工作小组牵头,各相关部门及系部(二级学院)协助。主要负责本专项深化改革工作的情况研判、方案优化、推动落实、总结报告。(二二)争取理解支持争取理解支持 创造更好环境创造更好环境深化改革涉及各方面关系和广泛的利益调整,如果没有全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就很难形成合力。第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群众路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第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学院的全局和长远利益。要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发挥其工作覆盖面广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工会等组织要明确定位实现职能作用,主动联系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及时反映他们的合理诉求和意愿,同时,做好思想引导、释疑解惑工作,形成推动改革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第三,加强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导向。深化改革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要积极做好改革内容的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深化改革的重大的意义和必然性,宣传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部署,宣传其它高校的改革举措、进展和成效。让广大教职工了解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营造出有利于深化改革的良好校园环境。2015 年 8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