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发现与创造》 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4670547
资源大小:436.3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五课《发现与创造》 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docx
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姓名:毛姗 学校:眉山市仁寿县新店镇中农初级中学校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课课业类型:设计 .应用课时:第一课时(45分钟)教材分析:发现与创造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目的是养成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材料的习惯,巧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材料的不同特性,并利用材质的美感进行构思、创意设计,巧手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术作品,进而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脑动手的能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体验其中的新奇,享受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较浓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情趣。因此这节课老师准备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理解到美术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画画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教学方法: 欣赏法,评述法、引导法、讨论法、演示法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各种材料、剪刀、胶水、针、画画用具等。老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具(百宝箱、)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将百宝箱(内含:糖、塑料花、中性笔、毛绒玩具等)带到课堂。指定一人到前边来摸,说出特点,让大家猜,哪组答的准确,将猜到的材料作为奖励送给这个组。2、 新课讲授:(1) 学会感受(板书)让学生触摸、观察自己带来的材料,并说出自己所找材料的特性。(出示课件:不同材料的美感)生:看完课件,组内交流并举手发言。例如:光滑,粗糙;柔软,坚硬;长、短;方、圆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美感。(2) 学会发现(板书)提问:这两款作品,是利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的?是否保留了材料的原有特征?(出示图片)生:看课件小组讨论,指定人回答。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形成设计意识。(3) 学会利用(板书)1、师提问:书中的三款光盘架,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段?给我们怎样的美感?生:小组讨论之后举手发言。2、 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手工艺品,展示并分析所利用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形成设计意识。初步了解设计方法,为学生设计作铺垫,提高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研究,集体协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下节课学生的手工课做好充分的准备。3、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我们不是发现不了,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灵巧的双手,让我们一起动手,把生活中你们随手扔弃的废旧物利用起来,来创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