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资源ID:46731539
资源大小:50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滑轮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动滑轮。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3能够根据滑轮的特点,进行有关力的计算。学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2杠杆可以分为 、 、 三类。二、新课学习(一)认识滑轮:认真观察滑轮,了解滑轮的结构。(二)组装滑轮:用铁架台、滑轮(一个)、细线(一根)、钩码组装滑轮,利用你组装的滑轮将钩码提升一定的高度,你能想出几种组装方法?各种组装方法有哪些异同点?结论: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 (三)定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使用定滑轮拉起重物(钩码)的拉力F,改变拉力F的方向多次测量,并记下每次拉力的大小,比较拉力F的大小与物重G有什么关系?(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G = N; (2)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3)在线的一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与钩码重(G)进行比较:F G ( 选填:>、<、= )。(4)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移动的方向 (填:相同、不同)(5)比较拉力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S h( 选填:>、<、= )不断改变拉力的方向,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结论:使用定滑轮 省力,但可以 。动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S与重物移动距离h的关系: 。2定滑轮的实质是什么? 画出下面各个定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析总结出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由图可知, 定滑轮实质上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 拉力和物体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 。(四)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1先猜想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钩码)时拉力的大小,然后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比较拉力的大小与物重有什么关系?(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G = N;(2)组装滑轮,使其成为一个动滑轮。(3)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钩码,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与钩码重(G)进行比较:F G ( 选填:>、<、= )(4)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移动的方向 (填:相同、不同)(5)比较拉力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为: S = h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 改变力的方向。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是重物移动距离h的 。2动滑轮的实质是什么? 画出右上图中动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析总结出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由图可知,动滑轮实质上相当于一个 杠杆, 因此拉力和物重的关系是: 。即使用动滑轮可以 。三、巩固练习1、定滑轮实质上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物体重力的关系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 。2、动滑轮实质上相当于一个 _-杠杆,因此拉力和物重的关系是: 。即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是不能_ 。3. 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那些是定滑轮,那些是动滑轮。在图上标明4、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提起一水桶,已知桶及水共重250N,如要把水桶提高2m人需要用多大力?绳自由端应移动多大距离?(不计动滑轮重及绳与轮间的摩擦)四、拓展延伸1. 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那些是定滑轮,那些是动滑轮。在图上标明.2、如下左图所示,把重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拉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摩擦,则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分别是 ( )A 、10N、4N B 、12N、24N C 、12N、4N D、24N、12N3、如右上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60N和140N,当AB物体都静止时,它们所受的合力分别为( ) A60N,140N B0,140N C60N,0 D0 ,04如上图4所示装置中,不计滑轮摩擦,当水平向右拉力F=5N时,物体恰能匀速向右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5、如下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_N。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_N.6.在右上图中,物体A的重力为G,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 ( )A、0.5G B.2G C. 0.5f D.2f7、如下图所示,当F=100N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A. 100N B. 200N C. 50N D. 150N学习目标 1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和实质。3能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学会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名称实质好处缺点拉力与物重的关系定滑轮动滑轮二、新课学习1、能否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提起重物?试一试,看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请在下面画出你所设计的滑轮组。2、猜想:使用滑轮组省力吗?省距离吗?能改变力的方向吗?_3、合作探究:将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按图1组装起来,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滑轮组物重(G)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绳子股数(n)拉力(F) 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一动的距离(s)一动一定将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按图2组装起来,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滑轮组物重(G)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绳子股数(n)拉力(F) 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一动的距离(s)一动一定将一个定滑轮与二个动滑轮按图3组装起来,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滑轮组物重(G)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绳子股数(n)拉力(F) 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一动的距离(s)一动二定4、分析数据,交流合作:(1)使用滑轮组时,在忽略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拉力F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G总的 。表达式为: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重物移动距离h的 ,表达式为: 。(2)使用滑轮组时,在忽略动滑轮和绳所受的重及摩擦的条件下,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拉力F就是物重G物的 。表达式为: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重物移动距离h的 , 表达式为: 。(3)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_缺点_小组讨论:如何确定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5.合作探究;如何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根据图3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方法指导:滑轮组的组装方法:、根据题意,利用确定绳子段数n、确定所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 n ( n = )、确定绳子固定端的位置:“奇动偶定”原则当 n 为奇数时,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当 n 为偶数时,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三、总结四、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若物重1000N,不计摩擦和滑轮重,要用多大的拉力?2、如右下图,物体重500N,动滑轮重10N,则拉力F是多大?3、下列各图中,物体均重400N,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各是多少?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是( )A小于200N B等于200NC大于200N D大于300N5、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 )A. 动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B. 动滑轮半径越小越省力C. 定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D. 用力的大小跟滑轮半径大小无关6、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1000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第3题图 第4题图7、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五、拓展延伸1、如右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 kg。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3、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5、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6、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如图所示,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 D30N7、如图所示,G1=1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A18N B36N C9N D6N 第6题图 第7题图8、一条绳子最多能承受1×103N的拉力,请设计一个滑轮组,用这条绳子吊起2.6×103N的重物,要求向上拉绳子,画出滑轮组安装示意图.(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