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三节细胞呼吸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20191211136.doc
-
资源ID:46734688
资源大小:2.2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三节细胞呼吸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20191211136.doc
第三节细胞呼吸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据图可知,经图中“酶1酶2”的催化,代谢终产物是CO2和H2O,为有氧呼吸过程。经图中“酶1酶3”的催化,代谢终产物是乳酸,为无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共同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酶1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又因为无氧呼吸仅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故酶3和酶2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C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都在线粒体中进行都需要酶都需要氧都产生ATP都经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BC D答案:D3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处产生CO2B处产生ATPC处产生HD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解析:为线粒体内外膜的间隙,不产生ATP。处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和H。为线粒体内膜,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2结合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答案:B4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分别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解析:题图中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过程,物质分别表示第二、三阶段的反应物水和氧气;在有氧呼吸的前二个阶段均能产生H;标记葡萄糖中的氧,放射性最终会出现在二氧化碳中;有氧呼吸在无光时也可以进行。答案:A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无CO2产生D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解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试管的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项错误;乙试管的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B项正确;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C项错误;丙试管中可产生少量的ATP,D项错误。答案:B6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有氧呼吸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D一定是无氧呼吸解析: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答案:B7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解析:贮藏种子、果蔬必须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CO2浓度、低温均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答案:A8下列各项中能产生少量的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是()储存久了的苹果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酵母菌的发挥人体剧烈运动时的骨骼肌西瓜植株受水淹出现烂根现象A BC D解析:苹果、酵母菌、西瓜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马铃薯块茎和人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答案:B9.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位于a点时酒精的产生量是6 mol,则CO2的生成量也为6 mol。图中实际CO2的生成量为15 mol,用CO2的总生成量减去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等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有氧呼吸每消耗1 mol葡萄糖产生6 mol CO2,生成9 mol CO2,则消耗了1.5 mol的葡萄糖;无氧呼吸每消耗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 CO2,生成6 mol CO2则消耗了3 mol葡萄糖。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消耗了4.5 mol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是3 mol,占2/3。答案:B10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解析: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来判断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A正确;二氧化碳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该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检验乙醇利用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乙醇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D正确。答案:C11将等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容器中O2和CO2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变化量:O2浓度01%2%3%5%6%7%10%15%20%25%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70.70.7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O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贮藏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条件C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解析:在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但在1%3%时有O2的吸收,说明既有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贮藏种子时应选择有机物消耗最少时,即O2浓度为5%的适宜条件。在O2浓度为15%以内,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超过这个范围则不变。小麦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答案:B12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验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出的。你认为图中代表的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解析:B点表示C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即外界总CO2的变化量为零,说明线粒体放出的CO2正好为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答案:C二、非选择题13.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四项独立的实验,请回答问题:(1)(3)题供选答案:AH2OCO2B乙醇CO2C丙酮酸 D无反应(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 mol)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乙_,丙_。(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 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乙_,丙_。(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乙_,丙_。(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三,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中的_试管。解析:(1)实验一,葡萄糖在甲中首先完成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因有氧存在,发酵作用受抑制,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法按无氧呼吸的过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乙中由于没有使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因而不能进入线粒体完成反应;丙中含有催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种酶且氧气充足,因而丙中的葡萄糖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2)实验二,甲中加入的丙酮酸,因有氧存在,发酵作用受抑制;在乙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丙中的过程同实验一。(3)实验三,在无氧条件下重复实验一。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经发酵作用产生乙醇、CO2;乙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由原来的有氧呼吸改为无氧呼吸。(4)由于荧光素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需消耗ATP。因而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越多发光越强。有氧呼吸放出的能量远远高于无氧呼吸。答案:(1)CDA(2)DAA(3)BDB(4)一丙14图1为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释放量变化曲线。图2为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O2体积变化量曲线。假定图2情况下与图1呼吸速率相同,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图1中氧气的吸收量用a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用b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当O2浓度在_范围时(填字母),ab。O2浓度为A时,a与b的关系式是_。(2)图2为氧浓度为A点时测量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当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可表示为_(仅用字母a表示)。(3)图2中G点处叶肉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4)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_。解析:(1)当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即ab。当O2浓度为A时,由图可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且与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相同,故b2a。(2)O2浓度为A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为2a。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CO2的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7a。(3)G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4)叶肉细胞中消耗的ADP用于合成ATP,黑暗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故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案:(1)CEb2a(2)7a(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15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0510152025萌发的种子0816232934蚯蚓04.5911.513.515.5表1(1)装置图中的Y溶液的作用是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移动(填“左”或“右”)。(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时间/min0510152025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01.53.04.25.05.5表2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越来越_。解析:(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2)甲中是活的生物,呼吸旺盛,有氧呼吸过程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甲内气压下降,所以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连接甲乙装置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将向左移动。(3)小麦种子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但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甲内气压下降;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能放出CO2,而放出的CO2又被NaOH溶液吸收,装置内气压不变。综上所述,注射器活塞应往下移动,才能使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内小麦种子消耗的O2越来越少,说明有氧呼吸速率越来越弱。答案:(1)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2)左(3)下弱-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