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资源ID:46757220
资源大小:30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创新方案】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2.doc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2(2015·武汉调研)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被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旋酶作用于两处B该基因中(CG)/(AT)为32C若处后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D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3/43(2015·蚌埠模拟)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4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占40%,一条链(左链)中A占10%,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的一条链中G的含量为40%B高温条件下该DNA分子结构不易被破坏C该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大于嘧啶碱基数D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的含量为5%5将一个用15N标记的、含1 56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在14N溶液中复制4次,已知该DNA片段中有腺嘌呤750个,则()A复制完成后,具有14N的腺嘌呤有1 500个B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2 150个C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占1/15D含15N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15N6某同学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而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下列关于这两个菌种DNA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X菌的鸟嘌呤含量为15%BX菌的胞嘧啶及鸟嘌呤碱基组成总和为70%CY菌的腺嘌呤的数量较X菌的低D将X菌DNA解旋所需能量较将Y菌解旋所需能量高7(2015·宿州模拟)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D若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原料C 300个8. 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9(2015·衡阳六校联考)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 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A3次 B4次 C5次 D6次10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示意图。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DNA分子复制约需 30 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 16 s。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的场所与真核生物的DNA分子复制场所不同B实际复制的时间之所以减半,是由于该DNA分子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的C把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D如果甲中碱基A占20%,那么其子代DNA中碱基G的比例为30%11(2015·江淮十校联考)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B从图中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C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碱基突变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12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 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黑色表示深蓝色,白色表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C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D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二、非选择题13(2015·徐州检测)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酶,B是_酶。(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4)乙图中,7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原则。14(2015·锦州模拟)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DNA分子呈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_。(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图2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用简图表示复制1次和复制2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3)有人探究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_。(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_起点复制的。答案1解析:选D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DNA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2解析:选BDN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作用部位是题图中的,A错误;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A与T配对,G与C配对,由题干可知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占30%,因此G占30%,A与T各占20%,故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G)/(AT)为32,B正确;处后T变为A,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C错误;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所有的DNA分子都含14N,D错误。3解析:选C双链DNA分子中每一条单链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每个DNA分子中含腺嘌呤30个,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43090个;由于4种碱基的比例已经确定,因此该DNA中碱基排列方式远小于4100种。4解析:选BDNA双链中G占40%,每一条链中G的含量不一定等于40%;该DNA分子中GC的含量相对较高,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结构相对比较稳定,高温不易破坏该DNA分子的结构;嘌呤碱基数和嘧啶碱基数相等;DNA双链中(GC)的总比例为40%×280%,DNA双链中AT180%20%,所以(AT)占所有碱基比例(A左链T左链)占左链碱基的比例20%,T左链20%10%10%,又因为T左链A右链,所以另一条链中A占10%。5解析:选B复制后具有15N的还是母链上的750个腺嘌呤,A错误;已知该DNA片段含1 560个碱基对,即含3 120个碱基,其中A有750个,T也有750个,那么GC(3 120750×2)/2810(个),复制4次后,共消耗G(或C)810×(241)810×1512 150(个),B正确;复制4次后共有16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15N,所以不含15N的DNA分子占14/167/8,C错误;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含15N的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链有15N,一条链无15N,D错误。6解析:选B选项A,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说明胸腺嘧啶的含量为15%,胞嘧啶和鸟嘌呤的含量均为35%。选项B,由选项A可知,X菌的胞嘧啶及鸟嘌呤碱基组成总和为70%。选项C,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说明腺嘌呤的含量为8%,但具体数量不能确定。选项D,胞嘧啶和鸟嘌呤之间存在三个氢键,氢键越多,解旋所需的能量就越多,但X、Y菌中胞嘧啶和鸟嘌呤具体数量不定,因此无法判断。7解析:选D酶是解旋酶,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复制完成后,甲、乙两个DNA分子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若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 200个,则C有800个,因此图示过程完成共需原料C 800个。8. 解析:选D据图可知,此生理过程是DNA的复制。该过程不需要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真核生物发生此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中(AG)/(TC)的比值与c中的比值呈倒数关系。9解析:选C已知该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300个鸟嘌呤,则A与T均为200个;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3 200个A,因此,最后一次复制净产生的DNA分子为3 200/20016(个),则经过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总数为32,因此,这个DNA分子共进行了5(2532)次复制。10解析:选B由图可知,该环状DNA分子从一个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复制,导致复制速度加倍。真核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环状DNA。后代DNA分子中,至少含有1条新合成的单链,因此子代DNA分子均含有15N。双链DNA分子中,AG50%,A为20%,则G为30%。11解析:选B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是有丝分裂,染色体平均分配,而不是随机分配。12解析:选B 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基本原理,可知图a中1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都为深蓝色,其实,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中都含有1条母链(不含BrdU,深蓝色)和1条子链(含BrdU,浅蓝色),由于母链深蓝色掩盖了子链的浅蓝色,故整个DNA分子即染色单体表现为深蓝色。以此类推,b、c图中的深蓝色都是不含BrdU的母链颜色所致,另1条子链含BrdU,但浅蓝色被掩盖。只有当两条链上均含有BrdU时,浅蓝色才能表现出来,如图b、c中的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有一部分表现为浅蓝色。3次复制产生了8个DNA分子,分别位于4条或8条染色体上,而不是2条染色体。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仍有2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13解析:(1)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保留了母链的一条。(2)A酶是解旋酶,破坏了DNA分子中两条链中的氢键,使DNA分子解开螺旋;B酶催化DNA子链的合成,为DNA聚合酶。(3)图甲为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4)图乙中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三者构成的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1)半保留复制(2)解旋DNA聚合(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氢键碱基互补配对14解析:(1)因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所以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复制起点数量。(2)因为DNA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1次所得的2个DNA分子中,1条链带放射性标记,1条链不带。第2次复制所得的DNA分子中,1个DNA分子的1条链带标记,1个DNA分子不带标记。(3)由图示可以看出:该DNA分子有1个复制起始点,复制为双向进行。(4)由图4可知:该DNA分子有1个复制起始点,即单个复制起始点。答案:(1)(规则)双螺旋复制起点数量(2)如图(3)DNA复制是双向的(4)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