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46787826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 D科举制2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度3“(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功臣4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5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宗法制遭到破坏 分封制遭到破坏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 郡县制受到挑战A B C D6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郡县化7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 )A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皇位独尊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8“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A BC D9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10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1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益,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4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15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6“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7.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18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19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C明代的内阁制 D元代的一省制2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2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22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23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24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25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中国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C清朝延续明朝内阁制 D清朝设置军机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四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职责。(4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4分)(4)你同意材料四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27地方政权组织的建立,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对于国家统一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观察下列历史地图 图春秋时期 图唐朝 图元朝请回答:(1)图和图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4分)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4分)(2)概述秦朝、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3)简述行省制度的意义。(6分)(4)从上述材料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 史 答 题 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4,第27题26,共50分)26.(1) (2) (3) (4) 27(1) (2) (3) (4)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BCCBA610CCBDB1115DCBAC1620DACCB2125CBDBD二、非选择题26(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4分)(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8分)(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4分)(4) 同意。影响: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轻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8分)27(1)制度:分封制和节度使制度。(4分)危害:使国家陷于分裂或严重的割据,导致严重的战乱(或社会动荡)。(4分)(2)秦朝:郡县制。(4分)北宋: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4分)(3)行省制度意义:方便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基本为后世所沿用。(6分)(4)总体上呈现中央集权的趋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4分)-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