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光器件公司总体战略【参考】.docx

    • 资源ID:46812759       资源大小:59.30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光器件公司总体战略【参考】.docx

    泓域/光器件公司总体战略光器件公司总体战略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3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情况3三、 必要性分析10第二章 公司概况12一、 公司基本信息12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2第三章 总体战略14一、 稳定型战略的优缺点14二、 稳定型战略的定义与特征15三、 增长型战略的定义与特征18四、 增长型战略的适用条件19五、 国际化战略的历程22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动机24七、 国际化战略的挑战27八、 技术的变革30九、 全球经济34第四章 法人治理结构3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37二、 董事41三、 高级管理人员47四、 监事49第五章 SWOT分析51一、 优势分析(S)51二、 劣势分析(W)52三、 机会分析(O)53四、 威胁分析(T)53第六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57一、 项目风险分析57二、 项目风险对策59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 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情况根据产品技术含量、成套性及其在大型工业流程中的重要性,风机产品可以划分为高端产品、中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中高端风机产品对设计、生产加工的要求较高,因此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轨道交通装备铁路建设是我国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更是我国“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预计将在未来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满足城市人群通勤及出行需求的重要手段。根据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轨道交通运营城市达45个,运营线路总里程7,969.7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轨交通累计配属车辆8,342列,比上年增加1,347列,增长19.3%。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我国城轨车辆数量从24,058辆增长至45,245辆,复合增长率17.11%,预计2021年我国城轨车辆数量或将达到50,443辆。未来,随着大中城市继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系统、更多城市将建设轨道交通以缓解交通压力等因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配套产业仍将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必然带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铁路车辆数量显著增加,相关配套需求也随之扩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指出,在未来15年(2021年2035年),中国还将建设5.37万公里的铁路,其中高铁3.21万公里,平均年增长高速铁路2,140公里。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我国动车组数量从15,590辆增长至32,569辆,复合增长率20.22%,预计2021年我国动车组数量有望达到36,723辆。从更长一段时期看,中国高速动车组数量仍将以每年200组以上的增速快速增加。截止到2020年,中国动车组配置标准为9.87组/百公里,以此计算,未来15年,每年新造动车组需求在211组左右。至2035年,动车组增加总量在3,165组左右。2、新能源装备领域(1)风力发电相比于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我国风电资源禀赋更加优良,且项目建设期更短,是更快速地提高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方式,因此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加速风电的发展受产业政策及抢装潮等因素推动,风电行业迎来井喷式增长,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1.67GW,其中陆上风电新增68.61GW,海上风电新增3.06GW。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1年年度可再生能源统计(RenewableCapacityStatistics2021)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为34.57GW,同期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为733.28GW,海上风电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战略增长点。根据中国“十四五”电力规划发展研究中的内容,我国将大力发展陆上风电,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增陆上风电装机289GW,新增海上风电24GW。按照目前我国陆上风电常见机型3-4MW/台,海上风电常见机型8MW/台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增陆上风电主机7.23万台,新增海上风电主机3,000台。按照陆上风电主机配备1台通风机、1台通风冷却系统,海上风电主机配备3台通风冷却系统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领域通风机需求量为7.23万台,通风冷却系统需求量为8.13万台。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伴随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风电整机配套的通风冷却设备市场空间将快速增大,未来市场空间广阔。(2)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目前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呈现增长形势,并且将在电力、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以及环保政策的带动下长期保持。燃气轮机广泛应用于燃气发电、船舰和机车动力、管道增压等能源、国防、交通领域,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高技术核心装备。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天然气勘查开发、西气东输和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等,启动了燃气轮机国内市场需求。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此对于环境的影响相对温和。2019年,我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据全国火力发电量的比重为3.17%,与全球约24%的比1-1-101重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在碳减排的背景下,全球燃气轮机快速的技术进步和对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日益关注推动全球行业的增长。2015-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为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预计到2023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燃气轮机能够取代运行在煤炭或石油上的热力设施的旧技术,并且由于天然气的碳密度低于其他传统燃料类型,对环境友好度较高,随着我国“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加速燃气轮机市场的增长,应用于燃气轮机行业的通风冷却产品市场空间广阔。(3)核电随着华龙一号全球首个核反应堆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于2021年1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达到49台,总装机容量5,105.816万千瓦,仅次于美国的94台9,655.3万千瓦和法国的56台6,137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2030碳排放达峰、2060碳中和的中远期目标下,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将是未来主要电力能源之一。核电在全球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自核事故第二年后基本就稳定在10%左右,2019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占比9.9%,我国占比为4.8%,低于全球整体水平。我国近年来核电发电量持续上升,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按照单个核电站每期2台机组约250万千瓦以及三代机组约1.8万元/千瓦的单位造价预估,每一期工程将拉动约450亿元的项目投资额。风机系核电机组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按照每台核电机组风机投入额2,000-3000万元投资额计算,仅上述99台在建、规划核电机组将为核电风机提供19.80-29.7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按照每个核电厂址4-6台机组的可承纳容量以及2台机组的扩建裕量,国内核电发展潜力巨大。3、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近年来,全球新船订单结构由传统三大主流船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向五大主流船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液化气船、客船)均衡发展,LNG船和客船(含豪华邮轮)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受疫情影响,航运市场出现集装箱船一船难求的现象,各大船东纷纷启动造船计划。自2020年开始,大型集装箱船市场迎来了新的造船高潮。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至三季度,集装箱船新接订单约为去年同期14倍,迎来了井喷式增长。随着疫情逐步缓解,遭受沉重打击的邮轮旅游业逐步恢复,国内外邮轮公司逐步启动了邮轮的制造。邮轮因需保障其乘坐的舒适性,对通风产品的噪音要求极高。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南海开发进程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上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空间开发等相关装备的需求更为急迫,也对我国高端海洋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的通风冷却产品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4、冷却塔和空冷器领域冷却塔是以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某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来降低温度的装置;基于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冷却塔分为工业冷却塔和民用冷却塔,其中工业冷却塔是现代工业企业循环冷却系统的重要装备,用于工业冷却水的冷却;民用冷却塔一般为大型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冷却装置。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冷却塔市场规模为99.3亿元,2017年冷却塔市场规模达到了118.9亿元,2018年我国冷却塔市场规模约为132.6亿元。未来随着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电厂数量的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家用和商用领域建筑市场的活跃性大幅提高预计将会推动冷却塔产品的需求,根据GrandViewResearch调查机构的最新报告,到2025年,全球冷却塔市场预计将达到48.5亿美元,冷却塔和空冷器行业应用产品将有广阔市场空间。5、制冷行业近年来,随着制冷行业的不断发展、涉及领域不断拓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以农产品及食品冷冻冷藏用制冷风机为代表的中高端制冷行业配套风机需求规模持续增长。除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及食品的保存外,制冷风机还可应用于液体、化工、医药、科学实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储藏,市场规模庞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企业10,850家,完成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出全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5.3个百分点,实现较高速增长。冷冻冷藏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占食品工业比重达到24.9%,比2018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有力发挥出基础民生产业重要作用。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制冷风机市场的销售量为14.2万台,同比增长15.91%,连续6年呈上升趋势。随着人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将倒逼市场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除此之外,受疫情影响,冷冻冷链食品安全要求日益提高,各地纷纷建立冷冻工厂以方便冷链物流运输,制冷领域的业务量出现较快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在冷库、冷链物流领域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带动下,制冷行业所需风机配套产品在行业内也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三、 必要性分析(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二章 公司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邓xx3、注册资本:13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6-97、营业期限:2011-6-9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5769.684615.744327.26负债总额3372.272697.822529.20股东权益合计2397.411917.931798.06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8543.7014834.9613907.78营业利润3769.793015.832827.34利润总额3207.252565.802405.44净利润2405.441876.241731.9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05.441876.241731.92第三章 总体战略一、 稳定型战略的优缺点1、稳定型战略的优点稳定型战略意味着保守稳妥地向前发展,并不是不发展,归纳总结,稳定型战略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由于企业基本维持原有的产品和市场领域,从而可以用原有的生产领域、渠道,避免开发新产品核心市场的巨大资金投入、激烈的竞争抗衡和开发失败的巨大风险。(2)能避免因改变战略而改变资源分配的困难。由于经营领域主要与过去大致相同,因而稳定型战略不必考虑原有资源的增量或存量的调整,相对于其他战略态势来说,显然要容易得多。(3)能避免因发展过快而导致的弊端。在行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企业无法看到潜伏的危机而盲目发展,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4)能给企业一个较好的修整期,使企业积聚更多的能量,以便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适时的稳定型战略将是增长型战略的一个必要的酝酿阶段。2、稳定型战略的缺点但是,稳定型战略也有不少缺陷。(1)稳定型战略的执行是以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内外条件基本稳定为前提的。一旦企业的这一判断没有得到验证,就会打破战略目标、外部环境、企业实力之间的平衡,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如果环境预测有问题的话,稳定型战略也会有问题。(2)特定细分市场的稳定型战略也会有较大的风险。由于企业资源不够,企业会在部分市场上采用竞争战略,这样做实际上是将资源重点配置在这几个细分市场上,因而如果对这几个细分市场把握不准,企业可能会更加被动。(3)稳定型战略也会使企业的风险意识减弱,甚至形成害怕风险,回避风险的文化,这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对风险的敏感性、适应性和冒风险的勇气,从而增加了以上风险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稳定型战略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相对的,企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权衡利弊,准确估计风险和收益,并采取合适的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稳定型战略的优点充分发挥。二、 稳定型战略的定义与特征稳定型战略,又称为防御型战略、维持型战略。即企业在战略方向上没有重大改变,在业务领域、市场地位和产销规模等方面基本保持现有状况,以安全经营为宗旨的战略。稳定型战略有利于降低企业实施新战略的经营风险,减少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为企业创造一个加强内部管理和调整生产经营秩序的修整期,并有助于防止企业过快发展。应用较为广泛的稳定型战略主要有三种:暂停战略、无变战略和维持利润战略。1、暂停战略暂停战略是指在一段时期内降低成长速度、巩固现有资源的临时战略。暂停战略主要适用于在未来不确定性产业中迅速成长的企业,目的是避免出现继续实施原有战略导致企业管理失控和资源紧张的局面。2、无变战略无变战略是指不实行任何新举动的战略。无变战略适用于外部环境没有任何重大变化、本身具有合理赢利和稳定市场地位的企业。3、维持利润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是指为了维持目前的利润水平而牺牲企业未来成长的战略。很多情况下,当企业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时,管理人员会采用减少投资、削减一些可控费用(如研发费用、广告费和维修费)等方式维持现有利润水平。维持利润战略只是一种渡过困境的临时战略,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会产生不利影响。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来说,稳定型战略的风险是相对较小的,对于那些曾经成功地在一个处于上升趋势的行业和一个不大变化的环境中活动的企业会很有效。稳定型战略从本质上追求的是在过去经营状况基础上的稳定,它具有如下特征。(1)企业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经营目标。比如说,企业过去的经营目标是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市场领先者的地位,稳定型战略意味着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依然以这一目标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2)企业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的比例递增。与增长型战略不同,这里的增长是一种常规意义上的增长,而非大规模的和非常迅猛的发展。例如,稳定型增长可以指在市场占有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总的市场容量的增长,企业的销售额的增长,而这种情况则并不能算典型的增长型战略。实行稳定型战略的企业,总是在市场占有率、产销规模或总体利润水平上保持现状或略有增加,从而稳定和巩固企业现有竞争地位。(3)企业准备以过去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产品或劳务服务于社会,这意味着企业在产品的创新上较少。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稳定型战略主要依据于前期战略。它坚持前期战略对产品和市场领域的选择,它以前期战略所达到的目标作为本期希望达到的目标。因而,实行稳定型战略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过去的战略是成功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稳定型战略也许是最有效的战略。三、 增长型战略的定义与特征增长型战略,又称为扩张型战略或发展型战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当经历长短不一的增长型战略实施期,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增长型战略才能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从竞争力弱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与其他类型的战略态势相比,增长型战略具有以下特征。(1)实施增长型战略的企业不一定比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快,但他们往往比其产品所在的市场增长得快。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可以说是衡量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增长型战略的体现不仅应当有绝对市场份额的增加,更应有在市场总容量增长的基础上相对份额的增加。(2)实施增长型战略的企业往往取得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水平。由于发展速度较快,这些企业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超额的利润率。(3)采用增长型战略态势的企业倾向于采用非价格的手段同竞争对手抗衡。由于采用了增长型战略的企业不仅仅在开发市场上下功夫,而且在新产品开发、管理模式上都力求具有竞争优势,因而其赖以作为竞争优势的并不会是损伤自己的价格战,而一般来说总是以相对更为创新的产品和劳务以及管理上的高效率作为竞争手段。(4)增长型战略鼓励企业的发展立足于创新。这些企业常常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工艺和产品的新用途,以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谋求更大的风险回报。(5)与简单的适应外部条件不同,采用增长型战略的企业倾向欲通过创造以前本身并不存在的某物或对某物的需求来改变外部环境并使之适合自身。这种去引导或创造合适的环境是由其发展的特性决定的:要真正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势必要有特定的合适的外部环境,被动适应环境显然不一定有帮助。四、 增长型战略的适用条件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增长是一种求生的手段。不断地变革能够不断地创造更高的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从而能在不同的环境生存并发展。企业增长得越快,企业管理者就越容易得到升迁或奖励,这是由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集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决定的。所以,采用增长型战略与其企业生存发展和经营者自身的利益相关。但增长型战略的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增长型战略容易忽视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其使用的条件。(1)企业必须分析战略规划期内宏观经济景气度和产业经济状况。企业要实施增长型战略,就必须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如果未来阶段宏观环境和行业微观环境较好的话,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这些资源,所以就降低了实施该战略的成本。另一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如果宏观和微观环境的走势都较为乐观,消费品的需求者和投资品需求者都会有一种理性的预期,认为未来的收入会有所提高,因而其需求幅度将会有相应的增长,保证了企业增长型发展战略的需求充足。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选择增长型战略之前必须对经济走势做一个较为细致的分析,良好的经济形势往往是增长型战略成功的条件之一。(2)增长型发展战略必须符合政府管制机构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的约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因而一般来说这类企业可以考虑使用增长型战略。(3)公司必须有能力获得充分的资源来满足增长型战略的要求。由于采用增长型战略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因此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获得资源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的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资本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在资源充分性的评价过程中,企业必须自己问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在实行增长型战略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暂时受阻,它是否有能力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表明企业具有充分的资源来实施增长型战略,反之则不具备。(4)判断增长型战略的合适性还要分析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以稳定性为其主旋律的话,那么增长型战略的实施就要克服相应的文化阻力。当然,企业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事实上,积极和有效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必须以企业战略作为指导依据。这里要强调的只是企业文化可能会给某种战略的实施带来一定的成本,而并不是认为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战略。增长型战略遵循这样一种思路:首先,在现有业务范围内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其,次,如果所在的行业仍有前途,重新整合供应链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也可以分析建立和从事某些与目前业务有关的新业务的可能性,考虑通过一体化增加新业务;最后,如果原来的经营框架已无法发展,或有更好的机会,也可以考虑发展与目前业务无关但是有很强吸引力的业务,实现多元化。这样就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增长战略:密集发展战略、一体化成长战略(纵向、横向)和多元化战略。五、 国际化战略的历程国际化经营区别于传统国内经营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企业是否直接参与了商品、劳务、资源和技能的跨国转移与转化。也就是说,现代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真正内涵不仅在于其产品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企业的经营视野、经营范围乃至管理水平真正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而跨越国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本身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纵观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区分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是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1865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在美国纽约投资开设了一家苯胺工厂,此外还有制造甘油炸药的瑞典诺贝尔公司以及前面提到的美国胜家公司等,它们的跨国经营活动拉开了现代公司国际化的帷幕。当时,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主要以进口贸易为主,跨国投资的方式较少且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也十分有限,此时的跨国投资主要是被当作各发达国家企业保卫各自海外市场的防卫手段。第二阶段是“二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这是现代公司国际化经营活动空前大发展的时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空前广阔,各国企业,都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国际化经营的产物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经济活动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在这一阶段里,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著名的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绝大多数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它们控制了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高水平、高技术、大规模的贸易、服务和投资活动,成为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另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崛起,如韩国的三星公司、巴西的石油公司、墨西哥的石油公司等,成为国际化经营中的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信息化和全球竞争的空前加剧,现代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跨国公司通过无所不包的全球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在全球竞争环境剧变和经济信息化的冲击下,90年代国际化经营的视野、理念、方法等都出现了大的变化,现代公司开始迈进“无国界经营、全球竞争”的新时代。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从区域化到全国化再到国际化变的历史。在美国,其总部在美国,但年利润50%以上来自于在国外企业的大公司就有IBM、花旗集团、可口可乐等。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大公司的专利,本节主要研究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问题。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动机雷蒙德弗农在阐述国际化战略的典型原理时指出,一般来说,公司都是先在本国市场上进行产品创新,诸如德国、法国、日本、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公司更是如此。然后,创新产品的需求才会扩展到其他国家,于是公司开始把本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以满足这些国家的需求。随着国外市场需求的逐步增加,这些公司开始决定在国外运营。因此,弗农认为,这些以国际化战略的形式采取的行动有助于公司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另一个原因是获取需要的稀缺性资源。在某些行业中,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尤其是矿物和能源,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产品生产。当然,能源和矿业公司为了获取原料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然后再将获得的资源卖给生产商。力拓矿业集团是全球矿业公司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国际化公司,虽然力拓的大部分资产都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洲,但是它在欧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也有自己的业务。力拓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原料,包括收购露天和地下矿藏、钢厂、炼油厂和冶炼厂等。而在其他一些行业,人力成本在公司总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这些行业的公司会将一部分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如服装和电子制造业。与日俱增的全球化整合运营的压力也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另一个原因。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一些产品和商品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相似。这种对国际品牌产品的无差异需求,可能是由发达国家相似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全球沟通的不断增加也提高了不同国家的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和模仿能力。宜家在41个国家共计拥有超过12.7万名员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零售品牌,销售各式各样的家具和相关产品。通过全球一体化运营(包括营销和广告),宜家以组件的形式销售家具,这些家具组件被购买者包装在平板包装箱内运送给顾客,由顾客自行组装。这种商业模式为运输和装卸提供了便利,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品牌的发展。宜家还凭借其创意和有效地全球化广告,荣获了2011年戛纳广告节的年度广告大奖,这一荣誉再次证明了宜家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成效。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技术成为驱动公司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因为要使规模经济达到能降低成本的程度,经常需要比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大得多的投资规模。另外,在新兴市场上,技术的采用速度不断加快,如互联网和移动应用,从而将交易、资本、文化和劳动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讲,技术是将全世界的不同市场和运营活动连接在一起的基础。国际化战略可以使公司充分利用技术条件,将其经营整合得天衣无缝。中国和印度这种新兴市场上潜在的巨大需求也强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总部位于法国的家乐福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家乐福是全球第二大(仅次于沃尔玛)和欧洲最大的零售商,主要运营着四种模式的商店一一大型超市、超级市场、折扣店和便利店。最近,家乐福收购了三家中国大陆零售商的少量股权,以此来提高它在这一地,区的知名度,因为该公司意识到,这个市场对它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印度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系统的认知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却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并且政府部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然而,这些方方面面的差异仍然给国际化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公司,在寻求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时,必须学会如何管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风险。七、 国际化战略的挑战国际化战略通过贸易和直接投资会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和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进行的趋势是从保护向其他类型转变。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度得到保护的许多产业都受到了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冲击,比如银行业、保险业、零售业、电信业和水泥业等。目前,仍属于保护产业的主要是一部分不连续服务行业(如干洗和汽车汽修)、小规模制造行业(如手工艺品和家庭维修),以及非贸易品制造行业(如鲜牛奶、冰淇淋和家具)。如果一项产品是可贸易的,国际差异不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那么国际化就有可能通过贸易得到发展。民用飞机、造船和计算机主机就是贸易性产业。如果贸易受到运输或贸易壁垒的限制,产品的国际差异很大,或者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那么国际化就有可能通过直接投资得到发展,克洛格早餐食品、联合利华、安达信咨询就是这样的跨国产业内的经营者。在全球产业中,贸易和直接投资同样重要。为了说明国际化对产业的影响,我们来看一看1970年和1992年的英国汽车市场,这其中有两个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竞争的加剧。在美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和在1970年为0.78,而到了1992年则下降到0.65,英国的对应数字分别为0.66和0.52。第二个变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出现趋同化。那些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厂商,比如西特、海盗船和美国汽车,都被全球性大厂商所吞并。在其他产业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趋势,有的产业甚至表现得更加明显。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开始于20世纪的初期。在20世纪最初10年间,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汽车厂商向全世界出口汽车。20世纪20年代,福特和通用开始在欧洲、亚洲和澳洲建立工厂生产汽车。银行、保险、电力等行业的国际化出现得比较晚,但速度则快多了。国际化竞争的后果几乎都是不利的。虽然国际化增加了企业直接投资和营销的机遇,但它同时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对部分产业而言(如汽车和钢铁),国际化对赢利的冲击显而易见,但对大多数行业来说,由于过去几年中的大幅度降低和进一步强调股东价值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国际竞争的加剧所导致的不利影响得到了部分抵销。国际化对竞争和产业利润的冲击可以用波特竞争的五力量框架来分析。如果我们将市场设定为国内性质的,而产业则是向国内市场供货的供应商集合,那么国际化就会对市场进入、内部竞争和买方力量产生重要的影响。1、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国际贸易的增长从一个侧面表明,进入一国国内市场的壁垒已经有了相当大幅度的降低。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多轮双边关税削减、运输成本的下降、外汇管制的取消、标准的国际一体化和消费者偏好的趋同,使得一国的生产商更容易进入另一国市场,为该国的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对于在海外建立了生产基地的潜在进入者来说,那些有效阻止了国外进入者的壁垒已经不再有效了。2、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由于国际化降低了卖方集中度,使得相互竞争的企业更加多样化,所以产业内部的竞争程度有所提高,企业间竞争有所加剧。1)卖方集中度国际贸易意味着每一个国内市场上都有更多的供应商在互相竞争,美国汽车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70年,通用汽车、福特、克菜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占了全美汽车销售额84%,市场占有率超过2%的汽车厂商只有5家。到了1996年,三大汽车公司的份额下降为65%,日本丰田汽车对美国的汽车造成巨大的冲击。我们能够发现,国际化在降低国内市场集中度的同时,提高了国际市场的集中度,因为国际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要么退出,要么合并,而别无其他选择。2)竞争对手的多样化现有企业间竞争程度加剧的原因何在呢?进入壁垒和集中度的降低只能对这种现象做出部分解释,另一原因就是竞争对手多样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协调和合作的难度则大大提高。20世纪60年代,在许多供过于求的产业里,企业间的定价行为表现出一种有意识的互相看齐的趋势,这实际上表明,国内企业间在成本、战略、目标和判断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当海外企业也进入国内市场后,由于成本、目标,和战略各不相同的企业缺乏共同利益,这种协调模式就失去了基础,并且遭到了彻底破坏。不过,这并不是说,协调,甚至是合谋,在全球范围内就没有可能性,但实际发生的国际合谋实例,大部分都只是涉及少数几家企业。3、买方的议价能力经营国际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大买家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它们的议价能力。汽车制造商们越来越多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零部件采购。大型零售商可以对国内供货商进行威胁,以海外采购来迫使它们接受更加不利的条件。八、 技术的变革目前,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类:技术扩散和突破性技术、信息时代,以及不断增加的知识密度。通过这一分类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正在改变竞争的本质,并影响多变的竞争环境。1、技术扩散和突破性技术技术扩散的速度是指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能够实现和利用的时间,在过去的1520年间,速度得到了飞速提高。在美国,电话用了35年进入25%的美国家庭,电视用了26年,收音机用了22年,电脑用了16年,而互联网只用了7年的时间。“持续创新”一词就是用来描述信息密集型的新技术是如何快速和持续替代旧技术的。新技术的快速扩散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把竞争的优势赋予那些能够快速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公司。事实上,当技术的传播和扩散使得产品同质化时,或许只有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创新不断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以创新为中心不断运转。新技术的另一个标志是公司可能只需要1218个月就可以收集到竞争对手的研发和产品决策的信息。在全球化经济下,竞争对手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可以模仿企业的成功竞争行为。这就意味着,技术扩散速度降低了专利的竞争优势。如今,只有少数几个行业中的专利能够成为技术保护的有效手段。突破性技术是指能够摧毁原有技术并创造新市场的技术。在当今的竞争市场上经常会出现突破性技术,例如,iPod、iPad等产品的技术被认为代表了全新的、突破性的技术。虽然一项突破性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但同时它也会损害原有产业中的公司,例如电子阅读器与电子书等对传统图书业的冲击。原有产业中公司可以在优势资源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借助多元化手段来获取新技术。2、信息时代最近几年,信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个人电脑、手机、电话、人工智能、虚拟世界、大型数据库、社交网站等,这些仅仅是其中几个由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使用多样化的例子。这些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正确、高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只要能有效利用技术,中小企业就可以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信息技术的变化和扩散的速度还在继续加快。截至2015年,全球个人电脑已超过10亿台,智能手机出货量14.4亿部。在目前的竞争格局下,信息技术的成本不断下降,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低价计算机的增加及其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扩散。因此,在全世界,包括新兴经济体,任何公司都可以获得信息技术的潜在竞争力。互联网是导致超级竞争的另外一个技术创新。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可供任何一台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据统计,目前,互联网网民

    注意事项

    本文(光器件公司总体战略【参考】.docx)为本站会员(ma****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