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蟋蟀在时报广场 作家作品简介素材 语文版.doc
-
资源ID:46818578
资源大小:25.50KB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蟋蟀在时报广场 作家作品简介素材 语文版.doc
作家作品简介乔治·塞尔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929年生于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德,1951年在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著有多种儿童文学作品,如能潜水的狗(1956)、海底公园(1957)等,但最负盛名的是蟋蟀在时报广场(1960),这部作品受到美国图书馆杂志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版的好评,荣获纽伯利儿童文学奖第二名。近时作者又出版了两本有关小蟋蟀切斯特故事的续集:蟋蟀切斯特鸽背上的旅行(1981)、蟋蟀切斯特的新居(1983)。蟋蟀在时报广场被誉为当代新童话的标本。它既以不落窠臼的幻想出奇制胜,又和美国当代现实社会生活画面融合。作品中,正直的蟋蟀、精明的老鼠、宽厚的猫儿,无不形象鲜明,生动可爱。如果说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是城市流浪者的拟人化形象,那么蟋蟀切斯特无疑是乡村流浪歌手的化身。正是这些患难中的朋友与报童马里奥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友谊乐章。作品告诉人们一个真理: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此外,作品还表现了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意识。作者对考古学和人类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有意在作品中展示了艺术与商业、自然与人工、城市与农村、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对立和联系,并通过小蟋蟀切斯特对城市生活的惊奇感和失落感,说明西方现代文明固然能给人带来丰裕的物质享受,却是以牺牲人的心灵自由和个性完整为代价的,因此,对于那些心地纯朴、酷爱自由的人来说,他们更向往的是人类古老的乡土家园。(摘自20世纪儿童文学名著精粹·童话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