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生机之美.docx
中国储跆画中的几之美程万里,1976年5月出生,江苏宿迁人,200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博士,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徐悲鸿研究 会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杜雪之(以下简称“杜”):现在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外来的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程万里(以下简称“程”):实际上,现在很多青少年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接触这些文化的。很多数字媒体的设备仪 器是国外创造的。这些科技手段是时代的选择,当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文化的冲击,从而影响到我们本土的文化选择。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进一步传承与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青少年在应对文化冲击时应该具备的根本态度。国外输入 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我们的传统绘画艺术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各自都有一套不同的呈现方式。西方绘画建立于科学背景之上,创作时 需要符合包括光学、透视在内的一些物理原理。中国绘画那么不然。中国传统绘画更依赖两只眼睛,是一种有秩序的文化 解读下的艺术创造。中国古人为什么会画山水呢?我认为可以从“仙”字来解读。“仙”字是“人”和“山”的组合,最初的时候 是“山”在底下,“人”在上面,这其实显示出一种“神仙思想”。对中国人来说,画山水包含了很多文化思想,既有道家思想, 又有儒家思想。比方我们在一些古代人物画中会发现,主角通常被画得很高大,旁边的侍从那么身材娇小,这表达出的是 我们儒家文化中的“主大从小工中国画讲求“内化”,即看画时要反反复复地看,最后把从中得到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一 种理念。对中国的许多画家而言,他画的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画背后的文化。每一幅中国画背后都蕴藏着文化理念, 需要我们在掌握后去传承和推广。这些文化的种子一旦种下,青少年看待相应事物的方式就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我们今 天必须强调的文化自信。杜:南北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对艺术家的创作有影响吗?程:我们平日所说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在这里按照通常概念中的区域划分来讲一下。 我认为,北方地区以儒家文化为主,讲究“内圣外王”;南方地区以老庄文化为主,奉行“神仙思想”。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 导致人们的艺术感受和对艺术的追求产生了差异。南方的天气比拟炎热,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人们喜欢躺在树荫底下 喝茶,看着天上白云苍狗、变幻莫测,继而能够感受到何为飘飘欲仙。再观北方的绘画,巨石、大川、高山如铁铸一样 苍茫厚重,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文艺创作和所在区域的地理地貌、文化差异息息相关。这里以生活在江南地区的 倪瓒为例。他的绘画作品呈现出一种出尘飘逸的天然气息。因为我是北方人,所以一开始认为倪瓒笔下的树枝都是臆想 出来的。后来去到太湖边一看,我发现那里的树木山石就是长这样的,这确实是倪瓒生活中的常见景物。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区域性的文化是有选择的。不同地域的文化会滋养和培育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艺术范式。地域的差异不仅会对绘画艺术产生影响,而且对生活习性也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杜:在当下,南北方地域文化比重的差异会不会造成某些地域的艺术创作者失去了一些先天性的自然条件?这种 文化交融会不会对固有的文化带来损坏?程:我想通过大运河文化来说明这个事情。众所周知,贯穿中国南北方的大运河使南北方文化产生交流,同时促 进了区域文化的融合。如今,社会已经开展到了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速度非常快。以前我们获取异地文化的信息需要 通过出版周期很长的图书,现在只要把手机拿出来就可以到达目的。所以,区域性文化特色正在逐步让位于文化的交融。 而且,我认为即便某个特定区域的文化产生出了放射性或者交融性,它的精神内核也是不变的。不同文化在不同环境下 是有区别的,这些差异会表达在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对审美的追求中。这种“本能”式的感受是很难磨灭的。吴冠中 认为“笔墨等于零”,这句话里蕴藏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徐悲鸿也是如此。他把外来的一些文化艺术元素引进中国,这一 举动代表的是一种创新和融合,并未损坏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根基。杜:现在各大美术院校都有写生课程,把写生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局部。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程:实际上,“写生”这个词在中国宋代之前就出现了。而我们现在高校里面提倡的写生是从西方引进的课程,和中 国古代的传统写生不同。西方的写生是到户外创作,观察的是自然物的形状。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开工也就是说,中 国传统写生的重点不在于描摹自然物的形状,而是绘写“生气”,即事物的生命力。从看待事物形态的思维角度来说,传 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有着很大不同。这一点从绘画材料上也可以窥探一二。我们中国画的绘画工具以毛笔和水墨为主。 毛笔的主要材料是动物的毛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代表“生发”之意,同样是一种生命力的表达。而中国画里面的水 墨那么代表着“阴阳”。就“阴”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黑夜是可以孕育一切的,包括蛰伏于冬天的“玄武”“龟蛇”等神兽形象, 都是孕育生命的指向。在中国画里,“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表达在画面中就是一种生命原始的神韵和气息。从浅显层 面来看,这里的“生”是一种生命力,然而实际上它不只代表生命力,更代表着中国人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看法。常你能够看懂这种“写生”文化的意义,你在外出写生的时候就会到达“看山还是山”或者“看山不是山”的那种境界。这里的“山”不再只是客观存在、没有生命意识的山,而是活生生的山,是一个生命。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 见我应如是”。有了这样的体悟之后,当你看到山,便相当于它在跟你打招呼。毕竟,艺术是饱含情感的。建立于世界观之上的还有宇宙观。站在宇宙的层面来鸟瞰自我价值,更便于达成一种自我理解,产生出不一样的 生命意识。很多人认为艺术可以提升气质,其实这一看法的本质就是艺术能够最终使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饱满与丰富, 能够令人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获得感。在拥有这种满足感和获得感之后,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某种幸福感。